如果用0-1刻度模型来体现车辆电动化程度,0是传统燃油车,1是纯电动车,HEV是1/2刻度,PHEV接近1,48V轻混系统接近0,其中的3/4刻度,就是e-POWER。

本届上海车展,东风日产发布e-POWER技术,搭载e-POWER技术的轩逸将在年内发布,到2025年,东风日产预计将在6款车型上搭载e-POWER技术。



e-POWER以车辆仅靠电机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充电的方式,开创了油电融合的全新方案,颠覆了外界对“电车必充电,长续航必须电池容量高”的认知,不用充电,也可以实现纯电驱的效果,电池容量小,也没有里程焦虑。这样的车型,就像自带超级充电宝,无论在哪里都不用担心。


e-POWER采用发动机与电机串联的连接方式,但它不需要外接充电,相比PHEV使用更方便,相比HEV,e-POWER电动化程度更高。e-POWER技术的到来,不仅会带来整体碳排放的降低,同时未来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电驱但无需充电


e-POWER是一套汽油发动机与电机以串联形式结合的动力总成,这种结构与增程式混合动力非常相似,电机驱动车辆,发动机负责充电,二者各司其职,但仔细对比发现,e-POWER与增程式混合动力大有不同。



首先,e-POWER动力电池组仅为1.5kW·h,这也就意味着它的电池组重量会更轻,体积更小,和PHEV(增程式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都是PHEV)相比,电池给车辆增加的重量负担和占用车内空间的更少,从而带来更好的车内乘坐空间布局。


其次,小容量电池组由发动机直接供电,当电池组电量不足,发动机会快速补电,闪充闪放,实现万分之一秒的起步加速响应,与EV车型驾驶感受非常相似。无需外接电源,只需加油即可,相比PHEV车型使用更加方便。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PHEV车型的百公里油耗大部分在1-2L,搭载e-POWER的车型油耗水平是怎样的?



据官方数据显示,搭载上代e-POWER的日产Note在JC08测试(日本油耗测试循环)下,百公里油耗就可以做到2.67L,如今e-POWER的发动机热效率已达到50%,除了电池组轻量化之外,逆变器部分体积减少40%,重量降低33%,预计这些会让车辆整体油耗进一步降低,与PHEV车型不相上下,而且相比HEV车型有明显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参与驱动车辆的HEV、PHEV车型由于结构复杂,在油电切换上会出现顿挫,虽说现在主流PHEV车型已将这种顿挫感消除,但也有部分PHEV车型依然会出现顿挫问题,而e-POWER的发动机只负责充电,车辆完全由电机驱动,结构决定了其平顺。


单从技术差异来看,e-POWER技术可以在无需外接充电的状态下,实现与PHEV相当的油耗和驾驶体验,是一种创新且实用的油电融合方案。


“3/4刻度”黄金用户体验点


e-POWER的出现也势必引发外界对PHEV、HEV、e-POWER孰优孰劣的讨论,而在汽车行业,任何一项技术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体验,只要能做到这些,就不存在优劣之分,HEV、PHEV、e-POWER都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选择HEV的用户,一般都是认为传统燃油车油耗过高,而希望选择一种省油的出行方式,同时他们家里也不便安装充电桩,或者不习惯在充电桩旁边等待。从最终结果来看,HEV车型虽然省油了,但百公里油耗降低幅度并不大,以广汽丰田雷凌为例,燃油车最高油耗相比HEV最低油耗,差值仅1.6L。



PHEV车型可以看做是一辆燃油车和一辆EV车型的结合体,EV模式上下班就相当于开着一辆纯电动车,全程混合动力模式驾驶百公里油耗一般都在1-2L,满油满电可跑千里。而很多PHEV用户最后懒得充电,把PHEV车型中的“EV车型”搁置了,靠发动机给电池充电,想要达到“行千里”时的油耗水平就比较困难了。



既然大家嫌充电麻烦,有里程焦虑症,又嫌油价太贵,那e-POWER就来满足广大消费者这一需求,在e-POWER这里,发动机只为电机充电,全部由电机驱动车辆,相比HEV车型,电动化程度更高,整体油耗更低。相比PHEV车型,电动化驾驶体验相当,而且不会出现电池亏电现象,百公里综合油耗非常稳定。



所以综合对比可见,在用户从燃油车向EV车型过渡的起步阶段适合HEV,PHEV则适合家有充电桩的用户,e-POWER适合不喜欢充电的用户,但从当前中国消费者的实际用车场景来看,e-POWER的适用范围更广,可以说是电动化“3/4刻度”黄金用户体验点。


除了切中“3/4刻度”黄金用户体验点外,e-POWER还是由GT-R研发团队和LEAF研发团队联合打造而成,GT-R研发团队让e-POWER“战神”附体,电机可在瞬间爆发相当大的扭矩,峰值扭矩可达500N·m,LEAF研发团队赋予e-POWER优质电动化体验,系统运转时的声浪极低,静谧性媲美纯电动汽车。可见在用户体验上,e-POWER很好地拿捏了。


未来前景广阔


e-POWER未来前景几何?这个问题在日本汽车市场已经有了答案,在日产Note于2016年搭载e-POWER技术后,销量节节攀升,2017、2018年、2019连续3年夺得日本1.6L排量以下小型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优于竞品丰田AQUA、本田Fit。据悉目前e-POWER车型销量已超越燃油车型。



在国内,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规划也越来越理性,“禁燃”过于激进,电驱化才是未来行业的主流趋势,而e-POWER不仅提供了优质的电驱化方案,而且能够在静谧性、驾控体验、使用便利性上满足用户需求,未来在中国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


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东风日产(含日产、启辰品牌)今年4月销量突破10万辆(101,762辆),同比增长4.5%,1-4月累计销量390,916辆,同比增长46.5%,相信随着e-POWER技术的普及,东风日产整体销量还会进一步提升,在中国市场复刻日本市场的成功,同时e-POWER也将与Zero Emisson日产纯电一起,助力日产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