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海日報 本報訊(記者 陸威)“聽說學院要選派優秀大學生到鄉鎮或村(社區)團組織任職,我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北海康養職業學院學生徐志鵬說。這是去年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以來,共青團銀海區委創新團的工作力量選用機制,進一步拓寬團的幹部骨幹來源渠道、增強基層團的工作力量的生動體現。

據瞭解,今年以來,團銀海區委積極拓寬基層團幹來源渠道,實施“1+N”結對模式,以銀灘鎮、僑港鎮16個基層團組織爲試點,與北海康養職業學院團委結對共建。通過實行學生選崗和崗位擇人的雙向選擇,綜合考慮面試情況、個人特長、個人意願及崗位需求等方面因素,決定選派錄用18人到基層團組織任職,進一步把地方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與學院的專業優勢、人才優勢、學科優勢緊密結合,充實基層團幹力量。同時,對18名新聘任的鎮、村(社區)團組織兼職副書記實施項目化契約式管理模式,簽訂團區委、個人、用人單位、選派學校四方服務協議,將兼職副書記工作情況納入年度考覈,並將考覈結果反饋高校,作爲學生團員參評各項團內榮譽、推優入黨、骨幹培育的重要參考。新聘任兼職副書記到職後,即在基層治理、就業創業、生態環保、文化傳承、政策宣傳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意見建議50餘條。

近年來,銀海區主動與北海康養職業學院、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北海職業學院等高校對接聯繫,外引高校資源,內植銀海平臺,促進校地共青團工作融合,累計開展各項活動560場次,服務青少年超5000人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