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建行業績發佈會現場 建行/供圖

3月30日,建設銀行在北京、香港兩地同步舉行2022年度業績發佈會,這是時隔三年以來業績發佈會首度迴歸線下形式。

在香港發佈會現場,建行行長張金良帶領副行長王兵、董祕胡昌苗、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出席;北京會場有副行長崔勇、紀志宏、李運、首席風險官程遠國。

時隔三年重回面對面形式與媒體和分析師交流經營業績,張金良在開場白中也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今天再次來到香港,見到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和大家面對面交流由衷感到高興。”

對於過去一年的成績,張金良的評價是“來之不易”。“去年非常不容易,我們很好地平衡了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

2022年,建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224.7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3238.6億元。ROA(平均資產回報率)和ROE(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等經營效益指標保持可比同業領先水平。

基於良好的業績,建行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現金股息每股0.389元(含稅)。自2005年H股上市以來,建行已累計向股東派發現金股息超1萬億元,近年來分紅比率一直維持在30%,2022年度派發現金股息總額將達972.54億元。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建行管理層圍繞信貸投放、房地產金融、促消費、資產質量、歐美銀行業風險衝擊等熱點問題作出詳細回應。

經營效益保持市場前列,貸款新增2.39萬億元

去年,建行資產負債規模實現較快增長。截至2022年末,集團資產總額34.60萬億元,增幅14.37%;其中,集團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21.20萬億元,較上年增加2.39萬億元,增幅12.71%。負債總額31.72萬億元,增幅14.77%;其中,吸收存款25.02萬億元,增幅11.81%。

經營效益保持市場前列,建行2022年實現歸屬股東淨利潤3238.6億元,增幅7.06%。ROA和ROE分別爲1.00%和12.27%。

對於去年中國銀行業所面臨的經營形勢,建行年報分析稱,2022年銀行業總資產穩健增長,信貸資產質量總體穩定。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保持穩健,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利潤保持增長。受房地產等行業下行影響,銀行風險管控壓力增大。淨利息收益率和資產回報率不斷下降,銀行經營壓力有所增加。

建行年報顯示,受貸款重定價基準轉換、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等因素影響,貸款收益率下降;債券投資收益率因市場利率下行低於上年;存款成本受市場競爭持續加劇影響保持剛性。淨利息收益率(NIM)爲2.02%,同比下降11個基點。

“雖然建行NIM這個‘考試科目’在成績單中顯得不理想,但NIM下降與同業趨勢一致,且在可比同業中保持領先。”生柳榮稱。

張金良表示,儘管受LPR(貸款報價利率)下調等影響,去年NIM下降11個基點,但生息資產餘額增長了超11%,有效對沖了NIM下降的影響。

展望今年的NIM變動趨勢,生柳榮預計,2023年中國銀行業的淨息差仍有下行壓力,尤其是一季度影響會大一些,因爲大量貸款重定價會在一季度實行轉換,但後三個季度NIM下行趨勢預計會放緩。

“今年我們將從增收、降本兩方面提高經營效益。”張金良稱,一方面,要穩住淨利息收入大盤,發揮自身資本充足率較高的優勢,保持信貸投放和債券投資合理增長;目前資產規模接近35萬億,結構調整餘地很大,今年會通過壓降低息資產佔比、提高信貸和債券類高息資產佔比等方式向結構調整要效益。另一方面,從資金成本、經營成本、信貸成本三方面全面加強成本管理。

公司類貸款大幅高增,個貸需求將有恢復性增長

去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有大行發揮“頭雁”作用,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多家大行去年新增信貸投放規模創歷史新高,這一趨勢延續至今年信貸“開門紅”。

建行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境內公司類貸款11.0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43萬億元,增幅14.87%。從具體投向看,基礎設施領域、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戰略新興產業、普惠金融等領域是重中之重,貸款增幅明顯。

1、基礎設施行業領域貸款餘額5.71萬億元,增幅12.62%;

2、投向製造業的貸款餘額2.24萬億元,當年新增超過5500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近萬億元,當年增速超過48%,遠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3、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1.47萬億元,增幅59.80%;

4、監管口徑普惠金融貸款餘額2.35萬億元,較上年增加4776.76億元,增幅25.49%。市場份額佔比近10%。

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峯表示,從去年建行的貸款投放結構看,呈現“對公強、零售弱”局面,與同業趨勢一致。新增對公貸款中,製造業中長期、民企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明顯高於全行對公貸款增速,對實體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大。零售貸款主要受信用卡貸款、住房按揭貸款增速放緩拖累。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建行境內個人貸款8.24萬億元,增幅4.37%。支持住房消費,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個人住房貸款6.48萬億元,增幅1.46%;深耕消費信貸,創新推出汽車、裝修、旅遊、教育、留學等領域消費信貸服務,信用卡貸款餘額9248.73億元,增幅3.20%,個人消費貸款2954.43億元,增幅26.81%。

儘管去年銀行業整體的個人貸款增長乏力,但從同業可比角度看,去年建行個人貸款投放成績不俗。

“去年零售信貸市場整體不是很理想,但建行還是保持了不錯的增長。今年我們將抓住市場回暖的機遇,進一步加大零售信貸的投放力度,保持零售信貸第一大行的市場地位。”張金良稱。

今年以來,建行繼續保持信貸投放高增態勢。據崔勇介紹,今年信貸投放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開年以來信貸需求比較旺盛、價格競爭充分。建行在信貸投放節奏上適度靠前,“前三個月我們的信貸投放節奏趕在同行前面”。

對於今年個人貸款的需求變化,崔勇透露,未來一段時間個貸需求預計會有恢復性增長,建行今年將重點在個體工商戶、農戶領域打造個人經營貸新賽道,力爭在個人貸款上實現明顯增長。

此外,記者瞭解到,爲助力擴內需促消費,建行緊盯文旅、體育、健康、教育、養老等消費民生重點領域,將消費民生行業及幸福產業列入全行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在信貸政策中明確將幸福產業全部行業定位爲優先支持類行業,在客戶及項目准入、審批授權、考覈激勵、業務辦理條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足額保障優質房企用款需求

自去年下半年金融監管部門出臺“金融16條”、“地產三支箭”等支持政策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逐漸轉好。2022年10月,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正式註冊成立,基金首筆出資款50億元實繳到位。目前住房租賃基金已簽約項目13個,總資產規模42億元,向市場提供長租公寓約7600套。

近年來,建行在同業中率先進軍住房租賃領域,探索集股權投資、融資支持、管理運營、REITs上市爲一體的“投、融、管、退”服務閉環。截至2022年末,公司類住房租賃貸款餘額2421.92億元,較上年增加1087.31億元,增幅81.47%。

除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外,程遠國表示,爲支持改善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建行主要從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做好優質房企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通過信貸、債券、股權、資管類的產品多種方式滿足優質房企的合理需求,對優質房企的用款基本上足額保證。

二是不斷提升工作效率,簡化業務流程。對符合政策要求的房地產項目在項目准入、項目評估、審批和放款等環節實行綠色通道。

三是持續優化房地產融資業務的規定。根據市場變化的情況不斷地優化房地產開發貸的經營策略,區分房地產集團和項目風險的不同,不搞“一刀切”。

四是要做好保交樓配套金融服務工作,對於納入保交樓的新增配套融資的項目和客戶積極落實“金融16條”的相關要求,支持保交樓項目及時交付,保障住房消費者的合法合理權益。

此外,對於個人住房貸款,程遠國表示,積極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力度,去年按揭貸款投放規模超9200億元,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硅谷銀行、瑞信無風險敞口

近期硅谷銀行破產、瑞信集團被收購等歐美銀行業風波備受市場關注,記者瞭解到,多家中資銀行內部緊急摸排風險敞口。建行也對歐美銀行業發生的風險事件作出回應。

“近期美國硅谷銀行和瑞士信貸銀行相繼發生風險事件,本集團對上述兩家銀行均無風險敞口,集團受此直接影響非常小,間接影響、衍生風險也非常有限。”紀志宏稱。

據紀志宏介紹,建行對外幣資產負債錯配風險的管理更爲嚴格,外幣資產佔比小、久期短,全集團市場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健全。不過,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因素還在發酵,特別是美元高位加息對金融不穩定性的影響還在延續,下一步建行將做好監測研判,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堅決守住一張乾淨、健康的資產負債表

建行去年資產質量保持基本穩定。截至2022年末,不良貸款餘額2928.25 億元,較上年增加267.54億元;不良貸款率1.38%,較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佔比2.52%,較上年下降0.17個百分點。其中,境內公司類不良貸款率2.08%,個人類不良貸款率0.55%,境外和子公司不良貸款率2.18%。

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2022年末,按照《商業銀行 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計量的資本充足率18.42 % ,一級資本充足率14.40%,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3.69%,均滿足監管要求。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較上年增長0.57、0.26和0.10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41.53%,增加1.57個百分點。

“建行的撥備額超過7000億元,是不良貸款餘額的2.5倍,這反映出我們有充足的能力覆蓋當前風險,以及有充足的信心應對潛在風險。”張金良稱,今年將繼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堅決守住一張乾淨、健康的資產負債表。

具體來說,在控制增量風險方面,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和“全面穿透”原則,有序推進信用風險統一管理。實施客戶全口徑業務全面穿透管理,防範客戶通過多種產品、複雜交易結構融資帶來的隱性集中度風險和交叉傳染風險。存量風險化解則繼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加快信貸資金流轉等。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類風險挑戰,今年資產質量運行仍會保持在合理區間。”張金良稱。

責編:汪雲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