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南宋皇帝,重慶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宋光宗趙惇。趙惇於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封恭州王(渝州曾名恭州),他後來當上了皇帝,覺得從封王到當皇帝是雙重喜慶,於是下詔升恭州爲重慶府,這便是重慶得名的由來之一。

除了宋光宗趙惇,南宋還有一個皇帝與重慶關係特殊,他就是宋度宗趙禥。趙惇是南宋第三個皇帝,趙禥是南宋第六個皇帝。他們在時間上相距了好幾十年,但卻有一點相同:都是先封王於今重慶地區,後來才當了皇帝。

宋度宗趙禥

天生智障,25歲登基做皇帝

趙禥本來是沒有帝王命的,他母親不過是榮王趙與芮府中的一名小妾,因出身賤微常受欺負,懷孕後被夫人逼着服打胎藥,打胎不成,孩子還是出生了,這孩子就是趙禥。因爲在娘肚子裏中了毒,趙禥天生體弱,很晚纔會走路,七歲纔會說話,智力低於正常人。

智障兒能夠當上皇帝純屬偶然,那是因爲前任皇帝理宗趙昀沒有後人,不得不把他作爲接班人來精心培養。首先是請最好的老師來教育,然後就是要他到基層去鍛鍊。這樣,趙禥在20歲時,被封爲忠王來到了忠州(今重慶市忠縣)。

趙禥來到忠州後,並沒住在州城裏,而是深入到了更基層的地方——距州城水路30裏的長江江心一座四面環水的小島上。由於他的駕臨,那裏沾了王氣,後來就叫做“皇華洲”,也叫“皇華城”或“王化城”。

25歲那年(1264年),趙禥榮登帝位,是爲度宗,次年改年號爲鹹淳。這時,他想起了忠州和他曾經住過的那座小島,爲了體現皇帝的尊嚴,便下詔將忠州升爲鹹淳府,與他的年號同名。同時,府治要從以前的州城移到那座小島上去。這一來,只有2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島馬上就修築城牆、府衙、街道、學宮,儼然成了一個功能齊備的新州府。

皇華島上立有“皇華城遺址”石碑 據重慶日報

蒙軍壓境,智障皇帝沉迷酒色

趙禥登基前後,中國是一個什麼國情呢?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軍隊開始全面南下,宋蒙之間展開拉鋸戰。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正月,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大汗親率大軍猛攻釣魚城,守將王堅據城死守,城中軍民愛國熱情高漲,鬥志昂揚,寧死不降,重創蒙古軍隊。七月下旬,所向無敵的蒙哥中炮,後死於釣魚城下。正是這一年,被封爲忠王的趙禥來到了忠州。這時離他當皇帝還有五年。

五年後的形勢更爲嚴峻。釣魚城保衛戰已經進行到了第21年,堪稱艱苦卓絕。由於長期困守孤城,宋軍消耗過多,外無救援,已經很難堅持。這一年二月,蒙古元帥按東率軍與宋軍激戰於釣魚城,大敗宋軍,獲戰艦146艘。同年,蒙古軍隊多方入侵南宋領土。八月,蒙古元帥阿術率兵至廬州和安慶諸路,宋統制範勝、統領張林、正將高興、副將高迪迎戰,全部戰死。九月,蒙古元帥劉元禮在四川三臺擊潰宋軍夏貴五萬人馬,復大戰於蓬溪,宋軍大敗。

又過了五年,蒙軍阿術自白河以兵圍樊城,京湖都統張世傑率水陸兩軍馳援,於赤灘圃爲元軍擊敗。接着再遣夏貴率軍五萬、戰艦三千艘馳援,並遣范文虎率軍自漢水北上,依然失敗。再遣一支舟師護送食鹽和糧食前往襄陽,仍被蒙古軍截獲。總之,南宋已在蒙古鐵騎的強勢進攻下節節敗退,國土逐日淪陷。

此時的趙禥在做什麼呢?趙禥雖然天生智障,但對於享樂尤其是好色卻無師自通。山河破碎,狼煙四起,他卻整天宴坐後宮與妃嬪們飲酒作樂,就連批答公文也交給四個最得寵的女人執掌,號稱“春夏秋冬”四夫人。

每次讀到這段歷史,我都會掩卷深思,江山社稷竟然掌握在一個如此智障昏庸的皇帝手裏,國家和民族何等不幸。當釣魚城那些愛國軍民用血肉之軀去和兇殘的蒙古軍隊搏殺,高喊着保衛大宋王朝慷慨赴死時,皇帝卻在寵妃的芙蓉帳裏蕩魄銷魂。這樣的政權值得他們用生命去捍衛嗎?這樣的皇帝值得他們去獻出耿耿忠心嗎?智障者一旦成了皇帝,就可以爲所欲爲嗎?

奸臣當道,天怒人怨苦了百姓

趙禥治國無能,只好依賴太師賈似道,把文武朝政全部拱手交給賈似道掌管。賈似道是兩朝元老,先是理宗的國舅(他姐姐是理宗的寵妃),後是度宗的太師,權傾一時。他爲兩朝皇帝制定過很多治國方略,是十足的帝王智囊。他最重要的方略就是所謂的“公田法”,即以強硬手段阻止富人囤積穀物,限定所有人地產的數量,超出限定的土地由國家收購變成公田,然後將公田的收入作爲軍需,通過削弱私產增加公費的做法來緩解中央財政危機。

這種削私爲公的做法怎樣實施的?又導致了什麼後果呢?據《宋史》載,賈似道用四十緡(古代貨幣計量單位)的低價就將價值千緡的田畝強行買過來,幾乎等於搶奪。各地官員爭相迎合,買田越多功勞越大,都以七八斗冒充一石(十鬥爲一石),爲了督促買田,甚至不惜採用肉刑。於是“六郡之民,破家者多”。那年秋天,天上出現了彗星,古人認爲彗星是不祥之物,人們議論紛紛,都說這是強推公田法引起了天怒人怨。

公田法對於緩解財政危機、籌集軍需確實起到了作用,只是削私爲公苦了老百姓。

與賈似道同時期的文天祥在《社稷第一》中說:“三百年宗廟社稷,爲賈似道一人所破壞,哀哉。”而《宋史》則毫不留情地將賈似道列入了《奸臣傳》。

爲政十年,35歲便一命嗚呼

智障皇帝趙禥遇上奸臣賈似道,更兼蒙古虎狼之師強勢入侵,南宋豈有不亡之理。爲政十年後,趙禥因爲縱慾過度,年僅35歲便一命嗚呼。有趣的是,他死後的尊號竟然是“端文明武景孝皇帝”,真不知他的文武之纔在哪裏。

趙禥去世的次年(1275年),蒙古金吾上將軍在攻破萬州天生城後,以降兵爲前鋒逆長江而上猛攻鹹淳府——皇華城。蒙古軍隊志在必得,宋軍則誓與皇帝府邸共存亡,雙方的戰鬥異常激烈,戰鬥相持兩個月未分勝負。進入秋季後長江水位下降,蒙古軍便佔領了島周的河灘,將皇華城四面圍成鐵桶一般。宋軍糧盡援絕依然士氣高昂頑強堅守。臘月,蒙古軍趁夜用雲梯登城打開城門,趁勢蜂擁而入,雙方在城內殊死搏殺,血流成河。宋軍首領爲六郡鎮撫使馬堃、軍使包申,二人誓死效忠大宋王朝,身先士卒頑強抵抗。包申在巷戰中戰死,馬堃重傷被俘,拒降,慷慨就義。守城軍民大多壯烈殉國。此時距釣魚城淪陷只剩下不到一年。

趙禥的三個兒子趙顯、趙昰、趙昺先後繼任皇位,是爲恭宗、端宗、懷宗,三朝相加,總共只有五年。趙昺是南宋最後一個皇帝,登基時只有7歲,在位僅一年即遭遇著名的崖山海戰,宋軍全軍覆沒。1279年二月初六,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便揹着滿8歲的趙昺跳海殉國,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景象至爲慘烈。前此一年已被囚禁於敵國的文天祥被帶到海上敵船中目睹了崖山之戰的慘景,他號啕大哭,自雲:“崖山之敗,親所目擊,痛苦酷罰,無以勝堪。”寫下了極爲悲壯的詩篇《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爲之詩》:“……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屍漂血洋水渾。”

至此,宋朝徹底滅亡。推其原因,固然有多種說法,而智障皇帝趙禥無疑應負重大責任。他不僅葬送了大宋的江山,還把自己的兒子都搭了進去。

隨着南宋的滅亡,鹹淳府複名忠州,治所也從那座小島遷回了忠州古城。但是鹹淳府城廓如故,戰場依舊,石壁上“保江處”三字題刻仍赫然在目。幾百年後,清代忠州知州王爾鑑前往憑弔,曾有詩云:“聞說遷州處,皇華尚有城。當年資戰守,此日見樵耕。四面江灘合,一洲煙樹橫。頹垣猶斷續,斜日射波明。”

旅遊景點,處處美景彷彿桃花源

20世紀50年代,皇華洲改名忠縣順溪人民公社皇華大隊,改革開放後叫皇華村。

由於三峽水庫的修建,皇華村在海拔175米以下部分屬於淹沒區,村民已於20世紀末外遷,175米以上部分仍有村民居住。庫區蓄水後江面比以前寬闊了許多倍,皇華洲如同一片綠色的翡翠嵌在萬頃煙波之中。居住在這裏的村民彷彿桃花源中人,除了坐船,他們無法到外面的世界去。這也使得島上保持了較好的風貌,其景色正如清代人柳福培所描述:“其上有甘泉盤石,修竹茂林。當夏溪漲,兩江夾流,四周環繞,紅塵不到,遠隔人煙。高高下下,松柏出乎層霄;密密疏疏,竹木傍乎淺水。”

現在,皇華洲已開發成旅遊景點,如果你去旅遊,當地人一定會自豪地告訴你,這裏曾經住過一個皇帝。但是絕沒有人告訴你,那皇帝是個智障。

文/虞廷 作者系重慶詩詞研究院院長、重慶市楹聯學會副會長 本稿件版權歸《重慶晨報》所有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萬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