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彭蘇平

編輯丨李勤

去年年底,蔚來內部開會,幾位高管被要求投票,選出最能推動今年銷量的業務,換電站得票最高。

這是蔚來的獨門武器。今年年初開始,以特斯拉爲首掀起4輪降價,比亞迪等大部頭車企快速跟進,其他行業玩家也只能降價迎戰。

一片踩踏中,蔚來通過自家的換電站堅守住了“不降價底線”。但代價不菲,蔚來原本計劃今年只小幅新增400座換電站,現在這個目標已經急劇上調了2倍多,達到1000座。

蔚來總裁秦力洪近日接受了36氪專訪,他對此表示,1000座並不是今年建站的絕對數量,而是一種決心,“頂着能力邊界儘可能多建站。”

換電服務是蔚來的專屬招牌。行業的通行做法是佈局超快充,“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是理想狀態下的能力,但在蔚來換電站,5分鐘可以換到一塊滿電電池,補能體驗接近燃油車。

數年的經營下,一套涵蓋1300多座換電站的補能體系已初步建成,它頂着重資產投入的爭議,幫助蔚來實現了超30萬臺交付,在中國高端純電市場站穩腳跟。而市場正進入激烈的對抗期,蔚來也在加固這個護城河。

蔚來今年規劃的1000座換電站中,高速站400座,城區站600座。

在高速上,蔚來換電站之前是間隔150-200公里建一個,現在秦力洪爲蔚來的加電體驗提出了新指標,“說走就走,以至於用戶不需要注意加電這件事”。新指標下,蔚來高速換電站的間隔縮短到100公里,密度進一步提升。

除了在高速場景“補密”,對之前沒有太多觸及的三四線城市,蔚來也想借助換電站這塊招牌去撬動,而不是牛屋或者NIO Space。

秦力洪透露,蔚來用戶中一二線城市的佔比高達70%。所以,600座城區站中,三四線城市會佔到不小比例,“有些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沒有穩定的客流,其實不需要建門店,定期去搞活動就行了。”

純電動車的補能短板一直是行業發展的最大掣肘,市場玩家沒有捷徑可走。今天國內電動車保有量已超過1000萬輛,但仍未形成加油站那樣成熟的補能生態。與蔚來同航道的另一家造車新勢力,計劃2024年大規模進軍純電市場,比起蔚來推遲了近十年,但依然要重金投入100億元打造超充基建。

因此,從建立市場競爭力的視角看,蔚來已經佈局了業內相對完善的補能網絡,除了換電站,也建設了充電站、移動補能車等服務方式。

據36氪瞭解,新建1000座換電站的同時,蔚來今年還有一個新建10000根充電樁的計劃。這同樣是一個不小的目標,要知道,特斯拉入華7年,才完成了上萬根充電樁的建設。

蔚來激進的補能基建背後,是一套運營、管理、財務等各項能力的綜合試煉場。銷售及綜合管理費用是蔚來的傳統支出大項,2022年的財報顯示,這項費用已高達105.37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21.4%。

這也讓“蔚來不計成本做服務”的評價迭起。但秦力洪向36氪直言,“蔚來的帳算得很清楚。”

在他看來,包括補能在內的一系列服務,是支撐蔚來品牌高端的重要方面。他透露,如果將免費的換電都按照市場價覈算,NIO Power已經能夠盈虧平衡。但蔚來的理念是,高端品牌“一定要有一些增值且免費的東西”。

另外,今年雖然在營銷服務體系的投入繼續增加,但效率也在提升。

據介紹,蔚來內部設立了單用戶服務成本、單用戶發展成本、單用戶社區成本等指標,來衡量營銷投入效率。

換電站被計入用戶服務成本,秦力洪表示,2023年單用戶服務成本能夠做到2018年1/4的水平,而廣告、門店運營等被計入用戶發展成本,單用戶的這項成本也會逐年優化。

營銷和服務的效率優化,一方面來源於不斷擴大的存量用戶,另一方面也得益於蔚來在服務運營體系的更高效運作。

比如,今年重點鋪設的三代換電站,據稱單次服務成本便會降低很多。秦力洪表示,三代站的建設成本與二代站相當,但二代站的單日服務能力是300多次,而三代站則有400多次,“就相當於一個小炮艇換了個導彈戰艦,它在海上的作戰半徑不一樣。”

不過,從財務指標上看,單用戶運營成本的優化,轉化爲營銷費用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下降,中間還需要足夠體量的新增用戶或銷量支撐。蔚來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實現盈利,仍是一項相當艱鉅的任務。

以下是36氪與秦力洪關於蔚來今年補能體系建設的對話內容(有刪節):

補密和下沉

36氪:從之前宣佈的400座到現在的1000座,除了考慮用戶體驗外,有行業形勢的考慮嗎? 

秦力洪:這倒是很次要的。中國那麼大,你要說搶佔堂口,讓別人無路可走,做不到。可能局部高速公路的服務區有一些小爭搶,但都不是主流。主要還是根據用戶的需求。

蔚來的換電站分兩種,一種是城區站,一種是城際站。

城區站有幾個關鍵指標。一是覆蓋度,就“電區房”這個概念,半徑三公里,過去只看住宅,後來發現公司也挺重要,現在講職住地的半徑三公里。

城際站就是跟着路網走了,路網乘以交通量。過去我們提過一個指標,200公里間距必須要有一座,算基本開通,小於等於150公里,叫完全貫通。現在要提高這個標準,做到100公里間距。

我給大家提了個體驗指標,叫說走就走。我們支持靈活換電,加上局部的補密,用戶對說走就走的行程就不用操心了。

36氪:新增的換電站有不少是在下沉市場,您之前提到,蔚來的用戶80%在一二線城市,這個數據有變化嗎?

秦力洪:變化不大,現在可能70%左右。

我們曾經在三四線城市開過門店,後來效果一般。因爲即便開了店,當地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還是需要過程,所以現在調整了策略。

三四線城市的換電站有兩個作用。一是用它來替代門店,有一些市場,客流不穩定,其實不需要門店,定期去搞活動就行了,但是換電站一建,大家又天天都看得到。

二是很多地方,它不一定能產生大量的銷量,但它又是中心城市的人出行目的地,比如上海的崇明,要看消費力量,崇明是低的,但上海的人經常會去崇明過個週末。

36氪:超充今年有什麼樣的佈局規劃?

秦力洪:超充主要是三類。第一是作爲換電站的配套,充換一體站會是我們的主流佈局;第二是布在一些不需要換電站,但又有一定需求的交通樞紐上,比如穿越河西走廊的G60高速,它的交通量還沒那麼大,超充作爲一個階段性的佈局,有需要了再切換成換電站;第三是職住地,就是市內交通的一個節點,包括商場的一些停車位等等。

第三點大家都在看,還經常狹路相逢。所以我們呼籲,至少城區的超充樁應該開放給別的品牌,哪怕你多收錢。

36氪:充電站可能換成換電站,當800V高壓快充很普及,換電站有沒有可能切換到超充站?

秦力洪:沒有必要。現在很多人在誤導,說我有800V的樁、800V的車,你問過國家電網它有800V的電沒有?基本上都沒有。再加上如果是多樁多臺車,同時充,一分流就更慢。

即便超快充進一步發展,也需要換電站。我們爲什麼把換電站的儲備電池數不斷提高?其實二代站電池數量基本足夠週轉了,主要還是爲了儲能,提升充電的效率和體驗。

進攻和效率優化

36氪:爲什麼外界總有一種感覺是蔚來不怎麼算賬?現在看算得還挺細的。

秦力洪:之前我們對外一般說體驗,大家覺得我們不太算賬,其實算得挺清楚的。

36氪:李斌在內部信中說,今年的預算不會明顯增加,但是能源體系、服務體系還是需要投入不少資源去做的,怎麼平衡?

秦力洪:假設蔚來今年賣20萬臺車,銷量接近翻倍,保有量也翻倍,服務體系投入的絕對數不變,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的單用戶服務成本必須下降,必須下一個目標。

蔚來算賬算得比別人複雜,在我日常管理的大營銷的賬裏面,除了正常的廣告費、公關費、維修費這些標準的指標外,還有幾個特別的指標。

第一個叫單用戶發展成本,就是爲了賣車的一切,我們要求逐年優化。但它不會有特別大的規模效應,比如說廣告費,不是說投得越多就越便宜,蔚來就算在易車也是官方價;

第二個叫單用戶服務成本,就是維修、保養、取送、充換電等,大家所謂蔚來喪心病狂燒錢的這一切,它是逐年下降的。具體數字我不方便說,但是2023年能做到的水平是2018年的1/4。

道理很簡單,2018年蔚來一共就1萬多用戶,假設今年賣20萬輛,年底保有量接近50萬。當前我肯定不需要50倍的人力財力,甚至還能優化不少。如果展望3~5年,今年新建的600座換電站,肯定幫蔚來多賣車,唯一的區別就是能多多少。我們內部是有一個模型做預測的,一定是看到它的邊際效益增加,才做這個事的。

第三個指標叫單用戶社區成本,就是APP這些,因爲我們做的是用戶全生命週期的生意,我們是批發+零售+運營+二手車運營,這些美好愉悅的生活方式,用戶會很容易再次選擇蔚來。它的效果要放到幾年以後看,復購的比例有沒有高於行業平均。

很多人覺得蔚來傻,其實是還沒有看透,因爲確實商業模式不一樣。

36氪:像單用戶服務成本這些指標,會每年畫一條線,在上下一個區間浮動嗎?

秦力洪:這肯定是動態的,有遠景的預期,有近期的波動,也有經常的調整。因爲蔚來畢竟還是一個初創公司,機制也比較靈活,我們內部是用VAU來評估工作,value不能變,action隨時應該調整,因爲外部環境變化太大,需要你不斷迭代。

公司管理層要看全局,下面各個部門有他階段性的任務。有些部門這個階段就是要拼命添油加柴,像能源部門,今年就該打大仗,像開門店的部門,今年就要稍微緩一緩。今年我們還會增加100多家門店,去年是200多家,對於那個部門來說,今年增加300家他纔夠,但是我們稍微慢一點,把質量提高一下。

全局上,今年在營銷服務上肯定保持進攻態勢,沒有理由去收縮高標準、高速度,但效率肯定在優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