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听到有人议论“鲁迅文学奖”,我就想问,当年的鲁迅,曾经获过什么奖?他的《阿Q正传》,是不是获得了短篇小说奖?他的《朝花夕拾》,是不是获得了优秀散文奖?他的《野草》和《热风》,是不是获得了时代杂文奖?他的《自题小像》和《自嘲》,是不是获得了全国诗歌奖?

答案是没有,一个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忙着打仗,没有人去评这些奖项。

要说获奖,还真有一个。那是1899年,鲁迅从江南水师学堂转入矿务铁路学堂。当时学堂有一个规定,每月考试一次,凡是成绩第一名的,就发一个三等奖章。四个三等奖章,可以换一个二等奖章;四个二等奖章,可以换一个一等奖章。一等奖章是金质的,能值很多钱。而全班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就是鲁迅。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鲁迅拿到金质奖章之后,就把它卖了。然后用这些钱,买回很多的书。当时的鲁迅,只有20岁。

如果说这时候鲁迅“不珍惜荣誉”,是因为“年轻”,那么到1927年的时候,他已经46岁,过了不惑之年,应该深知荣誉之贵了。而就在这一年,鲁迅却拒绝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来中国考察。在上海,他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巨大影响以后,便找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委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

没想到,鲁迅却婉言谢绝了。他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都还没有得到。——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由此推断,即便鲁迅活到今天,也不会获得“鲁迅文学奖”。因为他自己就不去申报,更不会为了获奖而四处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请他去当“鲁迅文学奖”的主要评委?如果真得如此,以鲁迅的眼光和标准,可能很多的评奖结果,都得推倒重来。

中国现在有四大文学奖,分别是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和曹禺戏剧文学奖。这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最高荣誉,也是很多作家戏剧家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获了奖,不仅鲜花和掌声随之而来,自己的身价也会陡然倍增。

但是不是每个登上了最高楼台的人,都是“大作家”和“名作家”,也不尽然。因为鲁迅文学奖评选的,都是单篇和单部作品,不是整个的创作成就。比如,一个人写了100部作品,只有1部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其他的都不咋样,那我们能说他是“伟大的文学家”吗?而且这个获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偶然性。

获奖的作品中,肯定有很多精品,但绝不会每篇都是精品。没有获奖的作品中,也绝非没有精品。不管谁获了奖,我们都应该祝贺,并认真学习研究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参评技巧。但作为获奖者,千万不要因为一篇两篇作品获奖,就飘然自得。

像唐代的章孝标,好不容易考了个进士,便趾高气扬,给家乡人写诗:“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而他的朋友李绅,则毫不客气地指出:“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是啊,十载长安,方得一第,有什么值得吹嘘和炫耀?

有人说,荣誉就像驴鸣,只有自己觉得好听;有人说,荣誉就像萤火虫,远看闪闪发光,近看不热也不亮;还有人说,荣誉就像放大镜,既放大了成就,也放大了不足。更多的人则认为,巨大的荣誉就是巨大的负担。而其享有者如果同时又受着嫉妒的话,那他便是背负着双重的重压。

鲁迅没有获过文学奖,而且总是放低自己的身段,但也正是这样的胸怀,成就了他伟大的形象。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