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骨科脊柱類耗材集採中選結果落地。

央視財經報道,近日,山東、湖南、江西等地陸續落地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骨科脊柱類中選結果,截至目前,已經有25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正式落地降價後的中選產品,其餘省份也將於5月底前陸續開始執行。此次集採相關產品平均降價84%,按約定採購量計算,預計每年可節約費用260億元。

據瞭解,隨着人口的老齡化,骨科退行性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

近年來,集中帶量採購聚焦骨科類耗材,實現了骨科類耗材三大領域的全覆蓋,通過以量換價的方式擠壓虛高價格水分,讓患者用上質優價宜的骨科耗材。

具體來看,骨科高值醫用耗材主要分爲關節類、脊柱類和創傷類三個領域。我國一年關節置換類手術約60萬臺,脊柱類手術約100萬臺,骨科創傷類手術約100萬臺。此前,人工關節的集中帶量採購從原來的3萬元—5萬元下降到了5000元—7000元左右,目前大部分公立醫療機構的關節置換手術都採用了集採中選產品;河南省牽頭開展了12省份的創傷類耗材的聯盟採購,未參加聯盟採購的省份也對標聯盟省份的中選價格開展了價格聯動,骨科創傷類耗材的價格迴歸了合理的水平;此次脊柱類耗材集採落地,實現了骨科類三大領域醫用耗材集採全覆蓋。

值得注意的是,3月1日,國家醫保局還發布《關於做好2023年醫藥集中採購和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持續擴大藥品集採覆蓋面。開展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採並落地實施,適時推進新批次藥品集採。規範國家組織集採藥品協議期滿接續工作,指導上海、江蘇、河南、廣東牽頭開展聯盟接續採購,鼓勵同一品種由多家企業中選,促進價差公允合理。紮實推進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則開展新批次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做好脊柱類耗材集採中選結果落地執行,參照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價格專項調整的做法,優先調整與脊柱類耗材集採相關的手術價格。    

從行業情況來看,隨着國家集採政策的推進,相關上市公司受到不小影響並給出了應對策略。

例如,大博醫療主營業務系醫用高值耗材的生產、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骨科創傷類植入耗材、脊柱類植入耗材、口腔種植類植入耗材等。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34億元,同比下降28.09%;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9221.90萬元,同比下降86.30%。公司表示,在集採“提速擴面”的總基調下,骨科耗材帶量採購範圍持續擴大,對高值耗材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面對集採帶來的行業變革,公司將堅持創新引領,把握髮展機遇,立足骨科,推進醫用高值耗材領域多產品線發展。

再如,2022年三友醫療實現營業收入6.49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主要產品脊柱類植入耗材實現收入5.38億元;同時公司歸母淨利潤爲1.91億元,同比增長2.38%。談及集採影響,公司闡述,報告期內,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正式公佈,公司主要產品在本次脊柱帶量採購中全線A組中標。這是脊柱類耗材首次開展的全國性的集中帶量採購,公司將憑藉本次集採中標和療法創新研發進一步開拓新增入院,增加醫院手術量,全面提升公司市場覆蓋率,帶動公司療法創新產品在相關醫院的銷售。

行業未來會呈現何種趨勢?研究機構紛紛給出觀點。光大證券此前發佈研報認爲,自支架續約、骨科國採等政策陸續推出後,可以看到招採規則的制定趨於審慎,“唯低價中標”不可取,對企業來說,穩定可控的質量和供應鏈管理能力也將成爲集採中標的重要考量。

“此外,我們也看到2022年以來在藥耗的集採中,創新產品如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仍受到政策的扶持,常規集採之外,政策爲創新產品開拓市場留出空間。我們建議順應行業變革過程中的轉型和挑戰,基於政策引領的方向,重點關注差異化/真正滿足臨牀需求的創新藥械,此外也建議關注由傳統仿製藥積極轉型創新的龍頭藥企。”該機構表示。

湘財證券在3月份的一份行業點評報告中指出,在涉及民生的醫療領域集採將繼續常態化,並將逐步從藥品向器械延伸,建議短期規避有集採壓力的相關品種。從邊際變化看,自2018年開展集採以來,當前已經進行了七批藥品集採,覆蓋294種藥品,集採藥品價格降幅趨緩,且政策明確表示創新藥械臨牀使用尚未成熟、難以實施帶量採購,北京DRG支付也將兼具創新、臨牀獲益、且對DRG按病組支付標準有較大影響的創新藥械及診療產品,可以獨立於DRG付費模式之外等都已經表明集採當前已邊際緩和且“創新”仍是主旋律,建議關注創新產業鏈醫藥外包服務產業。

中信建投在4月中旬的《集採後醫用耗材企業轉型案例研究》研報中認爲,市場對於耗材集採常態化進行已有預期,且隨着集採規則的持續優化,悲觀預期邊際改善。短期來看,集採對部分高值耗材公司收入利潤可能帶來一定影響,部分領域價格未觸及出廠價或對出廠價影響有限,同時集採可能有助於中標企業加快入院進度。中長期來看,集採有利於行業集中度提升,利好行業龍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