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工智能全天强势CPO概念爆发

新热点有望为市场赋能

周四,沪指早盘在金融、石油等板块的带动下强势拉升;科创50指数亦上扬,创业板指弱势下探;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4%,报3297.32点;科创50指数涨0.5%,报1034.82点;深证成指跌0.12%,报11078.28点;创业板指跌0.68%,报2277.97点。沪深两市成交总额879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85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8.36亿元。市场人士认为,操作上适合从低位板块开始布局,三季度前后关注业绩兑现情况,再适当增配经济相关的板块。

“中特估”引领市场节奏

周四,A股市场震荡中重心有所回稳。早盘出现了相对强硬走势,各路资金萌动。体现在盘面走势中,不仅仅是个股行情活跃度迅速提振,拓尔思等调整充分的AI投资主线的龙头品种开始冲击20%;上证综指更是节节走高,早盘收复3300点整数点位且有进一步拓展涨幅的态势。AI投资主线活跃,激发了短线多头的反弹意愿,投资主线反弹,个股行情活跃,成交金额持续放大。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也渐趋加大建仓力度,在午市收盘时净流入14.38亿元。但在午市后,形势突然转变,在早盘还持续净流入的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突然转向,持续大力度净卖出,尤其是一些食品饮料股、医疗产业股。在周四A股收盘时,净卖出18.36亿元,也就意味着午市后的两个小时,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净卖出逾30亿元,短线多头的做多激情有所降温。

“中特估”回暖明显,中国一重涨停,中科信息中科曙光中瓷电子中天火箭等涨超5%。电力设备板块跌幅靠前,中国动力金龙羽泰胜风能科达利百利电气等跌超4%。农林牧渔全线下滑领跌两市,国联水产牧原股份等跌超5%,绿康生化新希望温氏股份等跌超2%。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中特估”阵营中多只大象股目前位于中期均线附近反抽阶段,一旦再度回调,需要有对应容量行业站出保证指数层面消化。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樊继拓表示,前期“中特估”的调整,主要原因是股市从3月就开始担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而经过近1个季度的调整,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已经被市场消化了大部分,因此在调整的后期,强势板块需要最后的补跌。增量资金不足加上前期博弈性资金阶段性获利了结,也加剧了板块的波动性。而经过了两个月的调整期,市场调整的时间和幅度都已经比较充分,经济担忧带来的调整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在股价分化背景下,市场资金接下来更可能会由泛入细,寻找真正具备长期价值的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投资意义层面的“中特估”行情,可能才刚开始。

人工智能概念不断创新

在板块方面,AI概念回暖,光电封装技术概念出现井喷行情,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华工科技等涨停或涨超10%。虽然在午后市场的指数层面,短线多头的追涨意愿有所收敛,但部分产业热点领域,仍有资金在持续加仓。AI投资主线与人形机器人相结合的具象AI,也称具身智能,即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如家用服务机器人、无人车等。也就是说,AI投资主线不仅包含了图片识别、文字生成等文字处理等领域,还包含了机器人以及未来的智能驾驶等实体或者实践操作领域。这些新的概念为A股市场带来更为充沛的做多能量。投资主线不断推陈出新,就会保持着强大的活力,进而拉长产业投资的生命周期。

机器人板块同样表现活跃,鸣志电器2连板,丰立智能优德精密大涨20%,昊志机电埃夫特涨超10%,远大智能南方精工襄阳轴承中大力德爱仕达等个股涨停。机器人板块的走强受到了消息面的催化,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认为,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是“具身人工智能”,即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

今年以来的AI投资主线也从原先的文字生成领域渐渐走向算力存储领域,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超强势的牛股,牵引AI投资主线一浪高于一浪的演绎周期,进而对整个A股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赚钱示范效应。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表示,A股市场的成长股投资主线常炒常新,进而带动着更多的增量资金加仓A股,从而削弱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短线进出所带来的影响。一旦具身智能或者说具象AI投资主线的强势延续,那么,不排除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再度迅速重返万亿元的可能性。

樊继拓认为,预计股市在二季度后期到三季度初期有可能企稳,市场将开始关注业绩兑现。如果经济预期好转,再适当增配经济相关的板块。目前适合从低位板块开始布局。

02

迈为股份:获得华晟7.8GW大单

迈为股份(300751)日前与安徽华晟全资子公司合肥华晟、宣城华晟签署设备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合肥华晟及宣城华晟拟向公司采购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13条,共7.8GW。

继2022年9月公司与华晟签订7.2GW订单以来,公司HJT生产线再获大单,2023年以来,公司已获得华晟8.4GW高效HJT电池生产线订单。随着双面微晶提效,半棒薄片降低硅片成本,银包铜、无主栅、电镀铜等环节持续节约银浆耗量,HJT有望加速降本增效。光伏行业2022年共落地HJT太阳能电池项目近29GW,表明了目前HJT电池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在降本增效的内在驱动下,HJT有望引领光伏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

公司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成套设备凭借出色的性能及价格优势,市场占有率始终处于市场前列,2022年公司丝网印刷设备销量稳步上升,产品持续的更新迭代促进下游客户端对丝网印刷设备更新的需求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