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这个世间行走,我曾目睹过最灿烂的辉煌,也见识过最极致的黑暗,这一瞬间对于我而言不过一场转瞬即逝的梦。

说起我国的乒乓球,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人物和故事,作为我国的"国球",中国队在乒乓球历史上,书写了无数的奇迹。而乒乓球也像国宝熊猫一样,代表着我国的荣誉和自豪。

而在我国"乒乓球"历史上,有许多运动员曾给我们带来奇迹和辉煌,如我国首位乒乓球赛世界冠军容国团,中国首位男子乒乓球世界大满贯得主刘国梁等。

而我们今天说的这位,也对我国乒乓球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她就是梁丽珍!

梁丽珍,这个在上个世纪60年代家喻户晓的乒乓球选手谁又能想到在她漫长的体育生涯之中有着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过往。

也许很多会觉得一个体育冠军从小就是一直进行着这一项体育锻炼并且在这个项目就一直出类拔萃,然而梁丽珍并非这样。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大力推崇游泳这个项目,于是导致了当时的学校都将游泳作为重点的项目进行培养。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梁丽珍也报名参加的,但她在"泳池里"却从来没取得过理想的成绩。

多年以后,梁丽珍面对媒体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她不是伤心难过,而是开怀大笑,仿佛过去那一段经历是一件很有趣的故事。但是让梁丽珍能开怀大笑的人莫过于她当时的体育老师。

面对梁丽珍的倒数成绩,当时身为梁丽珍的体育老师王征远并没有忽视这个吊车尾的小女孩。

在经过反复观察之后,王征远找到了当时垂头丧气的梁丽珍询问:"你是不是每次最早跳入水中,却是最后一个上岸的?"面对老师的询问,梁丽珍有些难过以为老师在指责自己。

但是让梁丽珍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老师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己问题关键所在。

你不是力量型的选手,但是你的反应速度很快,你为什么不去试试乒乓球呢?

就是这么短短几句话让梁丽珍以后的体育生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多年以后梁丽珍名满天下谁能想到这个意气风发的人却是当初"倒数"的小姑娘。

那时候梁丽珍刚刚转型,面对周围一群训练多年的人时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一年梁丽珍依旧是乒乓球队中的"倒数"。

于是第一年当她看到同班同学身戴大红花被选上时候,别提心里面有多么羡慕了,这象征的是种荣誉、一种肯定。

那时候那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就成为了梁丽珍魂牵梦绕的东西,甚至在以后的训练中成为了激励梁丽珍重要的存在。

那时候梁丽珍就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也会戴上这个小红花,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很快梁丽珍的天赋就开始斩头露角。

本来梁丽珍在队伍中是倒数的,却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赶上了训练十几年的队友,天赋有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梁丽珍平时努力不懈的结果。

在她参加训练的第二年,梁丽珍就如愿以偿地选入集训队,面对从全国各地筛选出来的精英。

那时候的梁丽珍依旧占据着"倒数"的宝座,可是即使是倒数,那时候的梁丽珍依旧是斗志满满。

面对这一切,小小的梁丽珍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比别人更加刻苦努力。终于在1961年时候她和韩玉珍搭档,战胜了当时极为强大的日本选手获得了当时26届世乒赛的季军。

出道即巅峰这句话形容梁丽珍,怕是再合适不过了。透过那时候的影像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梁丽珍那发自内心的微笑还有快乐。

那时候那个小小的身影,身披五星红旗,我相信没有人比她更兴奋还有激动。多年的努力和辛苦这一瞬间什么都值得了。

1961年如果说是梁丽珍的高光时刻,那么1963可以说是当时整个女乒乓世上最灰暗的时刻。

1963年当时男子乒乓接连夺冠,捷报频频,可是反观女子乒乓球却是连决赛圈都没有进入。

同为乒乓球,可是差距却如此之大,一瞬间各种各样的质疑声接踵而来,面对女子乒乓球的战绩还有民众的质疑。国家队上上下下都决定要好好干一场。

当时想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男子乒乓和女子陪打。众所周知,男子在力量上速度上都比女子要好很多,更何况这还是一只冠军的陪练军团。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梁丽珍结识了自己一生中的良师益友容国团。

从偶像变为自己的老师,梁丽珍可以说既兴奋又害怕。可是容国团却很耐心地教了她很多道理,坚定了她必胜信念。

多年后梁丽珍回忆这段往事不由唏嘘,一直非常感谢当时容国团对自己心理方面的教诲,教她如何树立必胜的信心。如果没有当时容国团的教诲也不会那么快给自己树立必胜的决心,也不会成就今天自己。

终于在1965年,梁丽珍凭借着自身过硬的的实力和临危不惧的心态,将曾经的乒乓霸主的欧洲打败,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女乒乓团体冠军。

这一战不仅仅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更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女子乒乓的实力。当年那一场滑铁卢的比赛并没有打败梁丽珍的斗志,反而让梁丽珍更加的努力和强大。

历史长江滚滚流,他能记住很多人,但同时也能忘记很多人,随着中国乒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后辈开始名扬天下,人们仿佛渐渐的忘了这个曾经在乒乓历史上创下过一次又一次奇迹的梁丽珍。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一个英雄迟暮的悲哀,却也是一个英雄迟暮的常态。无可奈何,无人问津这才是英雄的常态。

这个60年代的乒乓冠军,这个曾被誉为教科书一样存在的人,却在除夕这个团团圆圆阖家欢乐的时候在养老院中独自一人溘然长逝。

也许在生命的最后尽头,梁丽珍也无奈过,也悲伤过。也许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