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社友好!歡迎來到清和直播間,我是清和。第五期、第六期,我們一起講日本經濟。‍‍‍‍‍‍

很多人在互聯網上“摸着日本經濟過河”。

什麼意思呢?日本經濟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美日貿易戰、日本半導體產業潰敗、日本泡沫危機、日本“消失了三十年”、日本老齡化危機。給人感覺,日本積累了很多教訓,值得我們警惕。

互聯網流行一個說法:我們不能重蹈日本經濟覆轍。

我想,日本經濟覆轍是什麼呢?

日本人均GDP接近4萬美元,超過絕大部分國家。日本老年人預期壽命全球第一,生命質量非常高。日本科技企業在泡沫危機後浴火重生,在半導體、化學材料、機械製造、機器人等上游技術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而且全球化程度非常高。日本股票從2012年開始觸底反彈、經歷了十年左右大牛市,最近日經指數突破了三萬一千點,創下了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新高。

那麼,日本經濟覆轍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找問題肯定是找得到的,比如說泡沫危機、“消失了三十年”、老齡化危機等等。接下來我們就用兩期直播,來講講日本經濟到底怎麼樣?互聯網上流行的一些說法,有哪些是錯誤的?

我主要講四大問題:

第一,廣場協議是不是美國的“陰謀”?

第二,日本泡沫危機是怎麼形成的?

第三,日本是否真的“消失了三十年”?

第四,日本如何應對老齡化危機?

廣場協議是不是美國的“陰謀”?

我介紹一下廣場協議。1985年,美國和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五個國家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會議達成一項協議,就是五個國家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其他四國貨幣集體對美元升值。這項協議,因紐約廣場飯店而被稱爲廣場協議。

很多人認爲,美國通過這個協議,逼迫日元快速升值,最終導致日本爆發泡沫危機。這是美國狙擊日本的陰謀。當時美國和日本還在打貿易戰,如果把這個背景加入,陰謀論可信度增加了不少。

但是,我們還是回到事件本身,還原廣場協議的來龍去脈。這五個國家爲什麼要簽署這份協議?其他四國貨幣爲什麼要對美元升值?

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此之前,美元漲得太厲害,其它四個國家的貨幣跌得太多。

我們要回到70年代,當時美國爆發了嚴重的滯脹危機。1979年美聯儲主席沃爾克走馬上任,使用虎狼之藥,把利率提高到20%以上。在1985年之前,還是維持在8%以上。

這會導致什麼問題?

美國的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國際資金迴流,美元匯率大幅度上漲。從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匯率上漲了近60%,美元對主要工業國家的匯率,甚至超過了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前的水平。

這誰受得了,誰也受不了。

首先是美國受不了。美元的大幅升值,重創了美國出口,導致貿易逆差快速增大。1984年,美國的貿易赤字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

還有,當時里根政府的財政赤字也在迅速擴大,償債負擔很重。1980年,美國政府利息支出520億美元,1986年漲到1420億美元。

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也受不了。這些國家的貨幣對美元貶值太多,有人說貨幣貶值不挺好嗎,可以促進出口。但是,貨幣貶值太多,問題也很大:一是本國商品出口多,但賣得太便宜,利潤率下降;二是進口成本大幅度增加,進而會提高出口成本;三是可能引發資本大規模外流。在此之前,拉美國家已經爆發了主權債務危機。

這五個國家都受不了了,協商讓美元貶值。

有人想,美聯儲自己降低利率,美元自然就貶值了。但是,當時美聯儲和白宮有分歧。美聯儲主席沃爾克擔心,利率下降會再次引發大通脹。沃爾克因爲抗擊通脹成功威望正盛,里根總統拿他沒辦法。但是,新上任的財長詹姆斯·貝克想到了一個迂迴的方法。

什麼辦法呢?他牽頭召集了其他四個國家的財長和行長到紐約協商讓美元貶值。

注意,當時雖然佈雷頓森林解體了,但還不是完全自由匯率。貝克把大家召集一起協商讓美元貶值,這樣,美國可以提振出口、降低赤字壓力;其他國家可以降低資本外流的壓力。

不過,美國內部是有分歧的,沃爾克在回憶錄中說,他內心裏並不願意這麼做,這事主要由財政部來主導。這就是美國官方的態度。

日本什麼態度?除了美國之外,日本是促進這項協議最積極的國家。原因是什麼?除了以上說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跟日本國際化戰略有關係。當時,日本製定了國際化戰略,幫助日本企業向海外擴張。

爲什麼要走出去呢?

原因有兩個:

第一,70年代石油危機,日本化工、鋼鐵等重工業面臨巨大挑戰,日本政府意識到必須產業轉型升級,將這些高耗能產業轉移到亞洲其它國家。

第二,當時美國和日本長期打貿易戰,汽車、電子等企業不得不跑到歐美國家投資。

日元升值,可以提高日元的對外購買力,幫助日本企業在海外大規模投資和收購。所以,日本很主動幹這事。

根據廣場協議,日元每年要對美元升值5%,日本財長竹下登甚至說:“日元升值20%都OK。”

廣場協議簽訂之後,日本企業果然開始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在美國買地、買工廠、買銀行甚至把洛克菲勒中心都買下來了。

到這裏,我做個小結。瞭解了廣場協議的來龍去脈之後,它是不是美國人的陰謀?當然不能算。

首先,這事主要是之前美元漲得太多引起的,五個國家都受不了。其次,美國內部有分歧,美聯儲主席沃爾克不願意降息,財長貝克沒辦法纔出此下策,這頂多算是貝克的陽謀。然後,日本也是積極推動的一方,試圖提升日元來支持國際化戰略。

沃爾克和日本大藏省行天豐雄合作寫了一本書叫《時運變遷》,其中就有廣場協議這一段。

這兩位美國的和日本的官員,是這個協議的重要參與者之一,都否認了陰謀論。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本書。

行天豐雄被稱爲“日元大師”,他主導了包括“廣場協議”在內的幾乎整個日元國際化過程。他承認,當時美國跟日本打貿易戰,用日元升值來給日本壓力,但是否認日本在這協議中是被動的。

最有意思的還在後頭,廣場協議簽訂後,美國的情況反而更糟糕。

一方面,美元快速貶值沒有阻止貿易赤字惡化,另一方面,美元快速貶值還削弱了美國政府的外債支付能力,1987年,美國第一次從淨債權國變成淨債務國。

另外,日本和德國也受不了,出口迅速下降,同時資產泡沫快速膨脹。

這個時候反過來了,各國都受不了美元過快貶值。

所以,1987年2月,就在廣場協議簽署一年半的時間,美國又召集另外六個國家簽署了另外一份協議,叫盧浮宮協定。

當時還加入了加大拿和意大利兩個國家,一共是七個國家。這份協議不是讓美元貶值,而是讓德國馬克、日元對美元保持穩定。

很多人知道廣場協議,但是不知道盧浮宮協議。其實很快美國就受不了,不希望日元對美元升值太快。

有意思吧。這兩個協議,都是當時幾個國家干預貨幣的協議,說白了就是瞎折騰、亂折騰。每個國家都是有自己的目的,但談不上什麼陰謀。

日本泡沫危機是如何形成的?

接下來,我們看日本的泡沫危機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到底跟廣場協議有沒有關係?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一樣,都簽署了廣場協議,爲什麼這些國家的經濟沒有崩潰,只有日本崩潰了?

我先把觀點說出來:

日本泡沫危機,不僅跟廣場協議有關係,還跟盧浮宮協定,但是,主要原因還是日本錯誤的貨幣政策。

我最近在研究日本經濟歷史。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從最近一百多年的歷史來看,日本每一次經濟危機,基本上都跟貨幣制度和貨幣政策有關係。日本這次泡沫危機就是這個問題。

我們具體來看。

1985年廣場協議後,日本政府一邊答應美國,日元對美元升值;另一邊在國內不斷降息,實施超低利率政策,大肆發放日元。這好比什麼呢?我打個比方,在一個牌桌上,一邊籌碼兌換比率在上升,一邊我還給桌面下給自己人開小竈、遞籌碼。

日本央行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廣場協議簽訂後,日元對美元匯率一路走高,到1987年11月,日元兌美元匯率已經從242快速上升到到120,相當於翻了一倍。

這對日本出口製造業帶來明顯的衝擊,日本出口規模在1985年四季度到達巔峯,然後迅速下降,連續兩年萎縮,到1987年四季度才觸底。日本央行爲了拯救出口製造業,決定下調利率降低製造業的融資成本。

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一年時間,日本央行連續五次下調貼現率,

從4.5%下降到2.5%。這是什麼水平?我查了一下。2.5%,是日本歷史上貼現率的最低水平,也是當時國際最低水平。

在這段時間,日本銀行釋放了大量的貸款,經濟槓桿率大幅度增加。但是,這些貨幣並沒有流向實體經濟,而是流入日本的樓市、股市,資產泡沫迅速擴大。

到1989年底,日經指數接近3萬9千點的歷史峯值,股票總市值超過了611萬億日元。當時,東京銀座的土地拍賣價格超過30萬美元/米,賣掉東京一個廣場,就可以買下美國加州。

日本人真的走出去,在全球、在美國到處“買買買”。日本央行實施超低利率政策和日元升值政策,日本企業一邊從銀行那裏獲得廉價的日元,另一邊因爲日元升值可以換取更多的美元,然後在全球大買特買,買到美國人都有點心慌。

有人會問:日本央行超發日元,日元爲什麼不會貶值,反而升值了呢?

原因有兩個:第一,當時日本、美國都還不是完全自由匯率,價格機制不靈敏,日本央行在干預日元升值,美聯儲在干預美元貶值,這階段美聯儲正在快速降息,反向支持了日元升值。

第二,日元長期以來被低估,日本長期壓低日元匯率支持出口,這時日元快速升值其實是一次報復性修復。

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信息:

其實,當時,德國也採取了跟日本類似的政策,一邊推動馬克快速升值,一邊在國內降低利率,把利率降低到3%。結果也跟日本差不多,出口快速回落,資產泡沫後趨勢明顯,只是沒有日本那麼嚴重。

這個時候,日本和德國不知道泡沫風險嗎?

當然知道。那爲什麼不採取措施呢?

他們其實迅速地採取了行動。這個行動就是前面說到的盧浮宮協議。就在1987年的2月,美國、日本、德國就一起簽署了盧浮宮協議,希望共同干預,穩住日元和德國馬克,不要繼續對美元升值了。

怎麼穩住呢?

德國這邊行動更加迅速,利率從3%快速上調到6%。這個時候,日本央行再次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們行動遲了。爲什麼?

德國央行大幅度加息,導致馬克對美元匯率大波動,引發了市場恐慌和蝴蝶效應,美國爆發了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這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在開盤後三個小時內,狂跌508點,5000多億美元的市值瞬間蒸發,這是美國當時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快速出手、力挽狂瀾,採取了短暫的降息來應對危機,給市場輸入流動性和信心。“黑色星期一”之後一年內,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都比較謹慎,而日本央行就更加謹慎,甚至可以用保守來形容。

在盧浮宮協議之後,日本央行兩年多時間沒有加息,一直維持2.5%的超低利率,一直到1989年5月份開始加息。

這時,看到資產泡沫失控,日本央行開始着急、迅速加息,一年多時間裏,貼現率從2.5%拉到6%。

這是自殺式操作。1990年,日本央行大幅度加息,償債成本大增,市場流動性緊張,最終刺破了經濟泡沫,引發了金融危機,日本經濟長時間陷入低增長。

如今,30多年過去了,日本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還沒有恢復到泡沫巔峯時期,日經指數從2012年開始持續上漲,最近突破3萬1,但還是沒有恢復到泡沫巔峯時期。

有人說,這是日本央行主動刺破泡沫。其實,沒有哪個行長敢主動刺破泡沫。格林斯潘曾經跟伯南克說過這麼一句話,大意是:緊縮政策的目的是爲了避免風險,但是這項政策最終會不會觸發風險,這是不能確定的。

好的,我做個總結,有兩點:

第一點,廣場協議不能算是美國對日本的陰謀,它跟日本泡沫危機有關係,但泡沫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還是日本央行錯誤的政策,先是超低利率政策,後是錯過了加息的機會,最後激進加息。

第二點,廣場協議、盧浮宮協議以及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這些對匯率、利率的干預行爲,在短時間內引發了兩大危機:一是1987年美國股災,“黑色星期一”;二是1990年日本泡沫危機。

這讓我想起了米塞斯和哈耶克的商業週期理論。他們結合了威克塞爾和累積過程理論,以及龐巴維克的迂迴生產理論,認爲,央行主導的實際利率,是經濟週期的根源、是經濟危機的根源。

他們的解釋是,央行把實際利率壓低到自然利率之下,廉價的利息刺激企業擴張,大量投資長週期的高階資本品;

當央行加息時,把實際利率上調到自然利率之上,償債成本增加,長週期投資的高階資本品被迫市場出清,資產價格大跌,還可能出現債務風險。

這個過程,正是日本經濟從1985年到1990年經歷的過程。

日本真的“失去了三十年”嗎?

我們知道,泡沫危機之後,日本經濟增速迅速下降,然後持續低迷,日經指數一路下滑,一直跌到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從3萬8千多跌到8千以下。千禧年的時候,大家總結說,日本經濟失去了十年。後來發現不對,低增長一直持續,然後說失去了二十年,現在又說失去了三十年。

我們看數據,1994年,日本的GDP是5萬億美元左右,2020年,還是5萬億美元左右。泡沫危機之後到現在,日本人均GDP一直在4萬美元上下波動。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是,風靡一時的索尼、松下等電子產品、家庭產品,在市場上消失了,中國的美的、格力、創維取代了他們。

日本這三十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泡沫危機爆發後,最開始,日本人並沒有意識到,日本的經濟高增長時代就這樣結束了,大多數人還是認爲,只是股票價格下跌、房價下跌,跌了之後它會漲回來。1995年、1996年經濟和股市稍微恢復一些,但是1997年又遭遇亞洲金融危機。

整個90年代,日本人經歷了過山車的時代,是一個風格切換的時代。日本家庭從過去的大手大腳花錢轉變爲精打細算,日本企業從過去的“買買買”模式,轉變爲“賣賣賣”模式,從大規模借錢,轉變爲還錢、存錢、回收現金流。

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將這種現象定義爲“資產負債表衰退”。什麼意思呢?他發現,從1995年開始,日本企業從過去的利潤最大化集體轉向負債最小化。雖然當時的短期利率接近零,但是企業不但不借錢,反而在加速還貸。到2002年,淨負債償還額已經上升到30萬億日元。

當下中國人其實很容易理解資產負債表衰退。泡沫危機爆發後,資產和收入大縮水破壞了日本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負債率大漲,這個時候,企業不是忙着貸款、忙着賺錢,而是忙着賣掉劣質資產、賣掉不賺錢的業務,忙着還錢、忙着存錢,修復資產負債表,想方設法活下去。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市場出清的速度加速,索尼、松下這些日本大企業把大部分不賺錢的終端業務都賣掉了。現在,我們在市場上基本上看不到日本的電子產品和家庭產品。

上面這段,就是我們大家很熟悉的故事。

但是,下面我要講的,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在這個階段,日本其實在艱難的轉型。怎麼轉型呢?我重點講兩個轉型:

第一個轉型,往上游核心技術領域、基礎科研領域轉型。

日本企業賣掉了不賺錢的終端業務,轉向化學材料、精密製造、核電、新能源、半導體、機器人等上游及核心領域轉型,將資源集中在覈心技術研發上。

比如,松下從家電轉向汽車電子、住宅能源,夏普轉向健康醫療、機器人、智能住宅,東芝轉向大型核電、氫燃料電池,日立轉向電梯、智能電網,安川電機原來做馬達、發動機,後來轉向工業機器人,現在是全球四大工業機器人企業之一。

索尼的轉型是最晚的、最艱難的,索尼比較成功的轉向醫療儀器,他們的醫療內窺鏡現在在全球佔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場。

日本政府爲了配合日本企業的技術轉型,大力投資基礎科研。在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大量投資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但是,泡沫危機之後,日本政府只投資科研。

從1990年開始,日本對研發的投入佔GDP的比重在發達國家中就是最高的,到了2015年,科研投資接近政府財政收入的3.5%。

1995年,日本製定了第一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增加科研經費,計劃培養1萬名青年科研負責人。到2015年,這個計劃已經實行到第四期。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在基礎科學上積累了雄厚的實力。20多年來,日本獲得諾獎20多個,幾乎每年都有一位諾獎獲得者。

基礎科學是應用性技術創新的上游,日本政府對基礎科學的投資,幫助了日本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技術水平。比如,日本政府支持化學材料研究,這項研究促進了日本企業的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技術。現在,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方面處於頂尖水平。

從技術競爭力的角度來看,日本企業的轉型是成功的。現在,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材料、醫療技術、精密電子、生物科技、大型核電、氫燃料電池、電力電網、機器人研發等上游技術領域的全球競爭力還是很強的。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轉型,那就是制度改革。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開始建立一套新的制度體系,二戰後,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又進一步改革。但是,一直到1990年代,日本的制度都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1996年,橋本龍太郎擔任首相,開始着手改革。1998年日本國會通過了《改革基本法》。然後,日本實施了一系列的法律修訂,結果是幾乎修改了所有的法律。一些學者稱這次改革爲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第三次開國。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主要源於金融體系,金融政策失誤製造了金融泡沫,所以,這次改革首當其衝是金融制度,日本政府提出的是金融大爆炸改革。這是模仿80年代後期英國的資本市場改革,提出要把東京打造成一個自由的、透明的、全球化的金融市場。

日本推動了金融市場化改革,1995年日本實現利率自由化,1998年實現外匯自由化,日本金融市場徹底開放,打造開放自由的金融市場。這促進了日本金融的恢復,最近十多年,日本金融資產有國際避險的屬性。最近,日本股票大漲跟大量國際資本買入有關係,巴菲特提前兩年就買入了,又大賺一筆。

1997年以後,日本修訂了銀行法、保險法、信託法、金融商品交易法等所有的金融法律。同時,金融制度改革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革,打破了二戰後形成的“護送船團方式”的金融體制。

“護送船團方式”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大而不能倒”的制度。二戰後,日本形成了三井、三菱、住友等六大財閥,他們控制着銀行、金融業務。而“護送船團方式”,不允許金融機構發展過快或者破產,實際上保護了他們。

但是,這次改革打破了這一點,1997年,四大券商之一的山一證券,大型銀行北海道託殖銀行相繼破產。這標誌着二戰後的舊金融體制土崩瓦解。日本金融改革和制度改革也促進了日本的經濟轉型。

到這裏,我做一個總結:

從宏觀上來看,泡沫危機之後,這三十年,GDP規模和人均GDP沒有增長,CPI長期在2%以下。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失去了三十年。

但是,從微觀上來看,日本的企業在經歷過艱難的轉型後,技術水平比之前更強,現在全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在上游技術領域。另外,日本家庭的消費福利肯定要比三十年前高,雖然人均GDP還是4萬美元、家庭收入增加不多,但是三十年前用的是“大哥大”,現在用的是智能手機,消費福利也有很大的改善。

你看,宏觀和微觀放在一起似乎是矛盾的,日本經濟這三十年,更強了還是更弱了、進步了還是倒退了,算不算“失去”?經濟學家將這種現象定義爲“日本之謎”。怎麼來解釋這種現象?

我理解是,過去三十年,日本的經濟、科技和家庭的消費福利,肯定是增長了的,但是沒有在GDP中體現出來。

爲什麼呢?

原因是,泡沫經濟時期推起來的GDP水分太大。1985年才1.4萬億美元,1990年就到了3.1萬億美元,翻了一倍多。這裏面貨幣泡沫太大。

泡沫危機爆發後,其實是在暴力去泡沫、擠水分。1995年利率自由化後,1998年外匯自由化以後,資本可以自由流通,日本的國內資產開始接受國際定價,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的GDP,以美元計價的GDP,越來越真實。

所以,三十年前和現在,看起來GDP規模差不多,都是5萬億美元,成色差了很遠。

但是,日本經濟增速似乎還是太低了,還是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原因可能有三個:

第一,之前的泡沫太大了,過度透支了經濟增長,去泡沫的時間就會很長,市場出清的時間就會拉長,相當於長時間在還債,在修復資產負債表。

第二,跟經濟增長模式切換有關係。泡沫危機之前的長期高增長更容易,一是六七十年代,國際資本和技術的轉移,促進了日本經濟起飛,這就是東亞模式;二是80年代中後期貨幣刺激推高了名義增速。但是,泡沫危機之後,國際技術轉移紅利耗盡,經濟增長主要靠技術創新,增長自然緩慢。

第三,低生育、老齡化降低了經濟增速。人口紅利時期,人口數量容易推高GDP增速,但是進入低生育、老齡化時期,經濟增長更多來自人口質量、技術創新,但是人口質量的提升,帶來的經濟增長,很難填補勞動力數量下降帶來的經濟缺口。

日本如何應對老齡化危機?

接下來,我重點講日本的低生育和老齡化的挑戰。

很有意思的是,泡沫危機爆發後的90年代,日本快速進入低生育、老齡化社會。這是不是一個巧合。泡沫危機後,很多年輕人就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了,同時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那波人開始大規模地進入退休年齡。

日本的總和生育率在2005年降到了1.26,未滿15歲的青少年佔比在2015年降到12%。日本65歲及以上人口的佔比在2020年超過28%。

現在,日本是一個典型的低生育和深度老齡化國家。

低生育、老齡化會帶來什麼挑戰?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存在誤解,認爲低生育、老齡化是錯誤的,帶來經濟低增長。其實,低生育、老齡化,是一個社會,每個人、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的預期邊際收益率做出的選擇的結果,它不存在好壞之分。如果低生育、老齡化是錯誤的,那麼我們每個人的自主選擇就是錯誤的。這是胡說八道,因爲生育權是歸屬個人的,由自己自由支配的。

這裏,真正要注意的是,是不是有不合理的政策額外地提高了生育成本、教育成本,比如,房價扭曲、教育資源不平衡,讓年輕人不敢生小孩。

低生育、老齡化真正的挑戰就是養老問題,養老金不足。

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很完善,老年人養老金水平很高,一對退休老人拿到的養老金收入,跟一對年輕人的工資收入差不多。泡沫危機之後,年輕勞動力減少,同時退休老人快速增加,日本的養老、醫療支出大幅度增加。

日本人均社保支出在過去15年內增加了50%,其中老齡化相關支出佔比從1975年的33%提升到2015年的68%。

2021年,日本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佔當年政府總支出的33%,除去債務相關支出和再分配支出後,佔政府一般開支超過50%。

簡單來說就是,日本政府差不多一半的財政都用於社保,用於養老、生育、教育和醫療。

這讓日本財政不堪重負,怎麼辦?

借錢。

2021年,日本的財政預算總額106萬億日元,其中超過的資金40%靠借債融資。

誰借錢給日本政府?

日本央行。簡單來說就是,印錢。

日本央行,是全球最早實施負利率的央行,也是最早大規模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的央行,還是最早大規模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央行。

2001年互聯網泡沫危機後,爲了刺激經濟,日本央行大舉購買本國國債,同時拆借利率下調至負數,日本成了第一個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另外,日本股票價格下跌,日本銀行買了很多股票,現金被套牢。爲了拯救銀行,日本央行開始直接購買銀行持有的股票,向商業銀行注資。這些政策本來打算在2007年末逐漸退出。

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了,日本央行只能接着買。除了買商業銀行手上持有的股票外,從2010年起還開始購買指數基金(ETF)、企業債券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這個階段,日本央行大規模向股市注水,2012年日經指數開始觸底反彈、持續上漲。

日本央行持有的日本股票ETF市值佔到總資產的5%左右,

佔東京證交所股市總市值的比重也已達5%左右。可以說,日本央行成爲日本股票最大的買家、最大的股東。最高峯時期,日本央行是40%日本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之一,這其中包括優衣庫的母公司。

2013年,日本開始搞安倍經濟學。什麼是安倍經濟學,其實就是貨幣超發和財政擴張。日本央行超發貨幣,一是壓低利率給企業融資;二是壓低日元匯率刺激出口,三是給日本政府提供大規模融資。

接着,日本央行實施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給日本政府提供融資支持。什麼叫收益率曲線控制?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提高到0.25%時,日本央行就買入,現在到0.5%,日本央行就買入。這樣,日本央行把利率壓低持續給日本政府提供非常廉價的債務融資。這就是財政赤字貨幣化。

日本央行從“最後貸款人”變成了“最後的買家”。日本央行是日本政府最大的債主,國債佔日本央行總資產的比重已經達到了85%左右。

現在,日本政府債務超過9.5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超過190%,是全球負債率最高的發達國家。

你看,最近20年,日本政府只幹了一件事件,那就是借錢發養老金。日本央行也只幹了一事情,那就是印錢買國債、買股票。

好的,我對老齡化這部分做一個總結。

我的觀點是:一個國家,當生育率下降,老齡化提速,意味着開始進入“瓦格納加速期”,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需求開支迅速擴大,政府的財政必須從投資財政快速地轉向福利財政。

與發達國家相比,日本老齡化給日本政府帶來的債務負擔更重要。原因可能是:泡沫危機漫長的出清週期跟瓦格納加速期疊加。

所以,泡沫危機之後三十年,日本經濟出現“三低一高”的現象,就是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高債務。今年有點不同,通脹有所上升。但其實,日本企業是轉型成功的,日本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依然很強,主要問題還是養老負擔過重導致政府債務負擔太大。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智本社”(ID:zhibenshe0-1),作者:清和社長,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