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丁寧獲得里約奧運中國隊的第10金!

乒乓球一直是中國的奧運強項,金牌一般都毫無懸念。

然而還是有很多奧運健將都堅持不懈,

比如這一位日本選手--

 福原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爲了打好乒乓球,福原愛很小就跟隨中國教練練球,奧運冠軍陳龍燦等人都曾教過她。後來福原愛還長期在中國的乒超俱樂部效力,說得一口流利的東北話。長相甜美、還愛賣萌,跟隊員們感情很好,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團寵"。

但是團寵是個哭包,尤其是當比賽不如意的時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是福原愛職業生涯首次打進奧運四強,信心滿滿的她,在半決賽對戰李曉霞的時候被0-4血洗,不出意外,團寵又哭了,大寫的心疼。

對福原愛來說,張怡寧退役了,但"大魔王"還在,網友戲稱:真是鐵打的愛醬,流水的"大魔王"啊!

翻看她小時候打球的視頻,其實她從小就是個小哭包……

雖然萌翻了,但豆媽卻有點心疼,因爲愛醬從小到大承受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小。

3歲就開始打乒乓球,臉還沒有球拍大,身高夠不着就墊張凳子站在上面練習。

4歲參加全國大賽,連續戰勝比自己大的對手。但遺憾沒有進入8強,當時就忍不住哭了……

5歲的時候和媽媽瘋狂特訓被打哭了,仍然哀求媽媽繼續陪她訓練。

同年第二次全國大會初優勝,成爲日本第一。

5歲就成爲日本第一的她,自然少不了來自自身和外界的壓力。小時候一張普通的課程表,滿滿都是訓練!而且媽媽對愛醬的訓練一點也不放鬆,

一點一滴的積累,讓愛醬逐漸成爲日本球迷的"精神領袖",日本隊奪獎的希望。

日本的門戶網站日本雅虎將比賽的戰報放到了主頁推薦。這也是目前主頁10條新聞中唯一的體育新聞。

身上包袱這麼重,也難怪有玻璃心了。

其實中國何嘗不是一樣?想要擠進前列,拼不過天分,就要拼努力,拼汗水。比賽、讀書、甚至工作,普通人都是這麼一步一步拼出來的。而且,這些競爭在很小的時候就悄悄開始了。

朋友的女兒瑩瑩4歲了,她很聰明好學,也很懂事,在幼兒園裏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她的個性太敏感好強了,什麼都想表現得最好。如果老師表揚了別人,沒表揚她,她就會記得特別牢,非要下次爭個表揚;還有做遊戲、參加活動等等,她都要搶在前面。得不到第一時,就會不高興,甚至會哭鬧。

這種"我要贏得一切"、"輸不起"的表現,就是過度競爭了。我建議朋友,多和女兒聊聊,並幫她找出好勝的原因:是因爲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喜歡錶現自己?還是因爲害怕輸了遊戲,沒人會喜歡她?還是試圖模仿哥哥姐姐才這麼做?要讓她認識到,健康的競爭,才能讓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幫助孩子端正心態,讓他明白競爭是展示自身實力的機會,用從容的心態看待超越和被超越。

如果孩子成功了,不要一味地誇獎,還要讓他給對手鼓勵;如果孩子失敗了,教育他有風度地接受失敗,並且誠心祝福對手。告訴孩子:"在競爭中得到勝利固然值得驕傲,但同伴之間的友誼,以及享受競爭的過程也不可或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別把功利心帶給孩子

當孩子考完試,別問他希望自己得多少分,而是問他寫了些什麼。如果孩子參加體育競賽,不要問他是輸是贏,而是問他有沒有給團隊帶來分數,鼓勵他下次更加努力。

讓孩子知道,你想要了解他的表現,這比輸贏重要得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面對孩子的受挫,我們要做的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安慰孩子,幫他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他不斷嘗試。

《爸爸去哪兒》中,軒軒和哈薩克族的小朋友比賽摔跤,對手比他高了一個頭,而且從力量上看,軒軒根本不是他的對手。第一次被摔倒,第二次被摔倒,第三次被摔倒,第四次被摔倒……他一次又一次從爸爸鄒市明的鼓勵中爬起,最後智力和體力的爆發讓他得到了勝利。拳王爸爸對鍥而不捨的精神,也耳濡目染傳給了軒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如我們享受看奧運比賽的精彩過程,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去享受競爭的過程。輸贏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既可以贏得漂亮,也可以輸得從容。只要付出了努力和汗水,就值得每個人的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