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夢然 張智 深圳攝影報道

在中國市場經久不衰,被戲稱爲“肥宅快樂水”的可口可樂近期頻出“漲價”傳聞,稱北京、成都等地可口可樂終端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地上漲,在網絡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發現自己身處的地區可口可樂有漲價的情況。

在深圳市場,《華夏時報》記者連日來走訪了多家便利店及各大商超,發現罐裝300ml可口可樂單價多在2.5至3元之間;瓶裝500ml可口可樂單價在3至4元之間。以福田區一家永輝超市爲例,罐裝300ml可口可樂單價顯示爲2.8元,6支裝疊加促銷活動價格爲11.8元;瓶裝500ml可口可樂單價爲3.2元,香草口味價格爲3.5元,纖維+口味爲4.5元。而在線上平臺如美團優選、樸樸超市,疊加促銷活動價格則可以更加優惠,瓶裝500ml可口可樂單價低至2.35元。

多家便利店老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近期有聽到要漲價的市場傳聞,但未接到正式要漲價的通知。龍華區一間便利店老闆娘麗姐(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便利店食品、飲品的進貨價都有上調,利潤空間減小了。但水的價格相對而言比較穩定,其中可口可樂長期算是比較穩的。”但她也表示,“(可口可樂罐裝500ml)上個月進貨商給我們的價格上調了幾毛錢,幅度不大,不會體現在終端價格上。”

多家便利店表示深圳地區價格穩定,未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有部分老闆表示,“(進貨價)是上調了幾毛錢,但屬於正常,這個幅度便利店不會漲價,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影響。”

5月26日,廣東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深圳福田區一名業務主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沒有接到漲價通知,也沒有漲價。”

記者也向中糧可口可樂方面詢問相關情況,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覆。

市場對於可樂價格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爲可樂作爲碳酸飲料行業的“老大”,佔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其價格一漲一跌對於整個行業而言都有相應的影響。雖然可口可樂曾以多年不漲價聞名,但情況在2021年發生了變化,打破了不漲價神話。當年年底,經典500ml瓶裝的可樂官方建議零售價從3元上漲到3.5元,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去年3月底,百事可樂官方也發了調價告知函,表示從2022年4月1日開始,500ml瓶裝的百事可樂原味、無糖、美年達及七喜均漲價至3.5元,與可口可樂零售價保持一致。

深圳地區未見明顯波動

國盛證券的報告顯示,1990至2019年,可口可樂的產品單價的複合增速爲0.42%。即約40年間,可口可樂價格一直保持穩定,幾乎無上漲。

但在2021年4月,可口可樂的首席執行官James Quincey公開表示,“公司在2021年有很好的對沖措施,但2022年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價格必須有所上漲。”可口可樂將提高飲料價格,以應對大宗商品成本上漲的影響,打算對包裝尺寸進行調整,真正爲消費者優化價格點。

今年2月,可口可樂在2023年業績指引中曾指出,爲應對居高不下的成本,2023年可口可樂將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提高其商品價格,但漲價幅度會放緩。

2022年,可口可樂終端零售價便逐漸從3元逐步提升到3.5元左右。但在此次《華夏時報》記者走訪中,也有一部分便利店仍維持着3元的價格,其中一名便利店老闆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一套生意經,“消費者已經習慣了3元甚至更低的價格,如果進貨漲價幅度不大,我們是願意犧牲這部分利潤的。怎麼說呢,可樂比較有代表性,他們在這裏買到相比別家便宜的(可樂),也會慣性認爲其他東西的價格比別家合理。”

繞不開的原材料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可口可樂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最新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期內可口可樂實現淨收入爲101.25億美元,同比增長6.98%,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的99.2億美元;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20.31億美元,同比下降15.87%。2022年全年,可口可樂營收爲430.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25%;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爲95.42億美元,同比下降2.34%。

長期關注國內飲品消費的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宇昊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可口可樂近年在中國市場價格上漲的原因,綜合來看,一是原材料成本和包裝成本上漲,如全球糖價持續上漲也會導致價格上漲;二是運輸成本上漲。石油價格波動、交通運輸工具和物流服務費用變動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運輸成本上漲,儘管可口可樂全球設廠,但這些成本在一定程度影響着可口可樂的價格;三是匯率波動和通貨膨脹。匯率波動可能導致其進口原材料成本的變化,從而影響產品價格。通貨膨脹率也不可避免地導致可口可樂在內的消費品價格普遍上漲。

獨立經濟研究員張竹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出:“近期糖的價格不斷上漲,也整體推高了可樂的原材料成本。”

可口可樂配料表顯示,主要包括水、果葡糖漿、白砂糖、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等。作爲主料之一的白糖近期價格大幅上漲,成爲此輪“漲價”傳聞中的重要支撐依據。據中國糖業協會統計,截至2023年4月底,2022/2023年製糖期全國製糖工業企業成品白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5865元/噸,同比上漲129元/噸。5月22日,國際糖業協會(ISO)表示,協會大幅下調了對2022/2023年度全球食糖的過剩量預期,從2月預計的420萬噸過剩調整至過剩85萬噸的緊平衡狀態。而對於2023/2024年度榨季,歐洲種植進度延遲、甜菜繼續飽受病蟲害影響;“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增加,新季主產國產量或繼續不容樂觀,這意味着全球供需平衡表的容錯率進一步降低。

除了白糖,本輪漲價傳聞中還頻繁出現了另一關鍵詞:阿拉伯膠。據悉阿拉伯膠爲生產碳酸飲料所需的關鍵原料,能讓飲料口感更好,更耐保存。但由於蘇丹武裝衝突問題日益嚴重,全球阿拉伯膠的供應出現短缺。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主要的原材料,大型企業一般都會有所儲備,此外像可口可樂這類企業擁有全球供應鏈,其他可替代產地供給也會跟上,對碳酸飲料整體影響有限。

國產可樂何時出圈?

中國一直是可口可樂增長最爲迅速的市場之一,可口可樂近年也加大在中國市場的佈局,如製造爆款,讓品牌形象更加年輕化融入新一代消費者。5月18日,浙江太古可口可樂官宣和熱門遊戲IP英雄聯盟的跨界合作,推出遊戲主題限定口味,限量版的單價比同樣規格的普通罐可樂溢價接近50%。

“這確實是一種‘聰明’的漲價,這一以市場和營銷創新來獲取溢價的巧妙的漲價方式對該類快消企業提振業績以及提升市場關注度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提價模式。”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張竹然也指出,可樂作爲一種標準的快消品,其文化IP作用最近幾年越來越受到重視,適當地利用好這個IP的作用,提升價格並增加相應的銷量都有一定好處。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巨頭一直牢牢把持着國內碳酸飲料的市場份額,近來也出現了元氣森林入局推出“可樂味氣泡水”,還有此前曾出現的嶗山可樂、幸福可樂、天府可樂,但都未出現能與兩大巨頭比肩的國產本土品牌。

縱觀這些可樂品牌的發展史,其中嶗山可樂被可口可樂收購,經歷了停產又復出,但競爭力難再回到巔峯時刻;幸福可樂曾被視爲口味口感最接近可口可樂的國產品牌,但也因爲被可口可樂代工,自有產線無法復產,最終退出市場;天府可樂多年來也默默無聞,直至今年年初陷入“破產烏龍”,才重新引發大量關注。

爲何多年來飲品市場國產本土可樂未能出圈?

對此孫宇昊表示,國內可樂市場一直被兩大巨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長期佔據,國產可樂未能出圈的原因相對多方面。如品牌影響力方面。兩大巨頭都是全球知名度數一數二的飲料品牌,品牌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消費者在可樂的細分市場中對兩大巨頭品牌的依賴性早已形成。反觀國產可樂,則發展相對較晚,在國內市場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還需要長時間孕育,想要短時間內在可樂市場的知名度上勝過兩大巨頭,仍有難度。市場營銷策略方面。可口可樂的營銷策略可視爲行業標杆,從廣告、包裝、推廣各方面十分專業和用心,當然投入的成本和資金非常高。相較之下,國產本土可樂在這方面的投入則略顯單薄。

張竹然分析指出,除此之外,此前出現過的本土可樂品牌多數爲地方性的飲品,侷限於某一個地區的生產與銷售,而可口可樂入場早,有充足的市場經驗,其生產、銷售以及供應鏈管理早在很多年前就已實現全球化了,所以在成本管理上,國內的碳酸飲料很難與可口可樂相提並論。

在國產本土可樂多年來與“兩樂”廝殺無果的情況下,飲品新銳品牌元氣森林於4月26日高調推出元氣可樂。和此前低調試水的態度不同,這次更新換代後的2.0版本被放到了“元氣森林2023年重磅新品”的地位,表明了元氣森林賣可樂的決心。

元氣森林該款可樂味氣泡水產品介紹中,除了保持元氣森林“0糖0脂0卡”一貫的特色,也去掉了傳統可樂配方的磷酸,打出了“0山梨酸鉀0苯甲酸鈉”的賣點,突出“健康”。

元氣森林能否憑藉“健康”的可樂衝擊國內可樂市場,還尚待時間考驗。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