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和張良諸葛亮一樣,都是被民間封爲神話一般的人物,但,民間似乎對劉伯溫的崇拜更多一些神話的也更厲害。

什麼撒豆成兵呼風喚雨對他來說都是小兒科,最重要的是,他跟袁天罡一樣,都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袁天罡的《推背圖》一直都被譽爲是能夠預知未來的神書一本,同樣有這種能力的劉伯溫,也寫過一本叫做《燒餅歌》的書,裏面也預言了未來幾百年的事情。

之所以一直要強調民間看法這幾個字,那是因爲劉伯溫在正式的記載中,並沒有許多的“超能力”,相反的在現實的政治地位和待遇方面,是遠遠比不上張良和諸葛亮的。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漢朝建立後被封侯,這種待遇在當時已經是爲己任成了,諸葛亮更是實際在後蜀實際掌權很長時間,整個後蜀完全就是他說了算。

劉伯溫可就不一樣了,他也許能力上不比張良和諸葛亮差,但是他偏偏遇到的是朱元璋這樣的人,也許前期在朱元璋還很弱小的時候,還能聽劉伯溫幾句話。

但隨着朱元璋的逐漸強大,劉伯溫地位就變的非常尷尬,而且明朝建立後,只是被封了一個非常低的伯爵,更重要的是,不就就被趕出了京城。

爲明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劉伯溫爲什麼朱元璋一開始就比較看輕他呢,其他人起碼最初封的爵位都比較高,就算後期朱元璋有清算功臣的舉動,但是這明朝敢建立,我們從劉伯溫的封爵終究能看出來,實際上他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待遇。

那麼一向足智多謀的劉伯溫爲什麼會有如此下場呢,這個問題的根源不僅僅是因爲朱元璋,更因爲劉伯溫的出身。

就像現在的流行的說法,有些東西,你出生的時候沒有擁有,你這一輩子都不會再擁有了,劉伯溫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出身決定了,他在朱元璋的團隊裏,不管你的貢獻有多大,給你的賞賜也就那麼多了,而且也不會得到信任的。

易經上有一卦叫做亢龍有悔,意思就說說,任何事物發展到頂峯,就會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對於天下的讀書人來說,到了元朝這句話終於得到了鋼針一般的驗證。

中國文人的地位,在宋朝達到了頂峯,趙宋王朝不殺士大夫,大力推行科舉,是一個文官絕對統治的時代,那是個迄今爲止,都讓無數文人爲之嚮往的一個時代。

但隨着元朝的建立,以文立國的宋朝,徹底被蒙古人的鐵蹄打敗,而文人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不但在蒙古帝國完全沒有地位,而且文人也被化爲了下九流的行當。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在元朝的體系內,不但讀書人完全沒有地位,而且是僅僅是次於乞丐的一個職業。

所以爲什麼說在元代出現了雜劇這個行當,正是因爲大量的讀書人沒事可做,無處展示自己的才華,無處釋放自己的青春,於是纔有了歷史精彩的元雜劇。

對於後世的我們來說,中國文學因爲元朝的存在,多了一個精彩的類別,但是對於當時的文人來說,可是天大的災難。

元朝廢除科舉,帶來的後果就是大量的讀書人,沒用用武之地,這也是導致元朝階層固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元朝以壓倒性武力建立王朝,短短八十年就結束的重要原因。

儘管元朝把讀書人定位了下九流,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元朝統治者終於意識到,這治理天下沒有讀書人還是不行,你堂堂朝廷,下個文書啥的,都沒有幾個識字的可不行,治理龐大的帝國,必要的讀書人肯定是需要的。

於是在元仁宗時期,開始恢復了科舉,規模上這可完全比不了宋朝,儘管科舉沒三年才舉行一次,而且也曾經又被丞相伯顏廢除過,但畢竟有了這個一個哪怕是象徵性的上升通道,元代的讀書人,總算是看到了一點點希望。

劉伯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始了讀書科舉的生涯,作爲從小就被稱作神童的他,考上科舉自然不是什麼問題。

唯一有問題的是,當時已經是元朝末年,劉伯溫上了元朝的車,卻發現這早就是一輛破爛不堪的車,劉伯溫面對如此腐敗無能的元朝,已經看到了元朝的未來。

於是在幾次向上次提意見而沒被採納之後,劉伯溫辭職不幹了,官場生涯已經讓他非常清楚了看到了元朝的未來,各地蜂擁而至的起義軍,更是讓劉伯溫這個儒家知識分子,看到了驅除韃虜的希望,劉伯溫隱居了起來,像姜太公諸葛亮那樣,等待自己的有緣人出現。

劉伯溫終於等到了自己的有緣人,這個人就是朱元璋,在明末農民起義中,朱元璋以優異的表現,成功引起了劉伯溫的注意。

儘管有的材料上說,朱元璋來請劉伯溫是帶有暴力威脅的,但事實上如果你人不行,就算這次能用暴力威脅去,之後劉伯溫有無數的機會逃出來,更不要說實心爲朱元璋辦事了。

朱元璋是個極其聰明的人,這裏面的道理,他很容易能夠想明白,所以像劉伯溫這樣的謀士,朱元璋是絕對不可能用暴力請回來的。

謀臣與主公,本來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主公選擇了謀臣,謀臣同時也選擇了主公,這樣謀臣才能在主公手下幹出一番事業。

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眼光,在劉伯溫的幫助下,朱元璋迅速在衆多農民起義軍中脫穎而出,尤其是給朱元璋的策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更是爲朱元璋日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伯溫能碰到朱元璋是幸運的,畢竟天下大亂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未來的結果是什麼,結果朱元璋贏了,而且贏得很徹底,徹底收回了幽雲十六州,完成了漢人幾百年都沒有完成的偉大功業。

這種功業即便是放眼整個二十四史,那也是能排的上前幾名的,劉伯溫也因此成了百姓心目中被神話的人物,畢竟這裏面劉伯溫作爲謀士,功勞也是非常的大的。

但朱元璋這個人,就像是硬幣的兩面,取得了巨大功業的同時,朱元璋對周邊人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作爲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心裏的底色還是儒家傳統的親疏遠近的觀念,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鄉,比如說湯和比如說李善長,那都是被朱元璋看做是自己人,封的爵位也都非常大,直接被封爲了公爵。

如果和漢初三傑做個類比的話,徐達就是韓信,李善長就是蕭何,而劉伯溫就是張良,基本上立朝之初,徐達和李善長都得到了應有的待遇,但是比起來張良,劉伯溫的待遇可就差遠了,洪武三年朱元璋開始正式封官加爵,劉伯溫只得到了一個可憐的誠意伯,一個低等的爵位已經說明了一切,在朱元璋的心裏,他從來也沒有把劉伯溫當做是自己人看待。

朱元璋心裏看重的,還是他自己的家鄉人,還是跟他出身一樣的人,而劉伯溫是個文人,屬於浙東集團的代表,這一切都不符合朱元璋的用人標準,所以一開始劉伯溫的爵位就很低,更不要提立朝之後,朱元璋對劉伯溫也沒什麼重用,只不過是把他當做是制衡李善長的一枚棋子罷了。

這一切從劉伯溫加入朱元璋集團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劉伯溫作爲元朝的官員,儘管他最後加入了起義軍,但他畢竟做過元朝的官吏,這一點是朱元璋最痛恨的,因爲正是元朝官吏的貪污腐敗徹底害慘了自己的父母,才最終把朱元璋逼上了絕路。

朱元璋痛恨官吏,儘管這一切和劉伯溫都沒什麼關係,但這一層身份,也就註定了劉伯溫這一生都無法得到朱元璋的真正信任。

最終劉伯溫還是死了,有人說是胡惟庸毒死的,胡惟庸也是替皇上辦事,歷史上這樣的謎案很多,但劉伯溫是自己的死的還是被殺的,基本上意義已經不大了,畢竟死之前的五六年,劉伯溫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朝廷,換句話說,他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了,所以劉伯溫這個肉體最終什麼時候,消亡對於大明朝來說,已經是一個無足輕重也完全沒有必要討論的話題了。

一個人可以有驚世的才華,但可能決定你最終高度的並不是你自己,很多事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並非是人力可以改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