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 北京報道

當前,利率走勢成爲我國金融市場的焦點話題之一。而作爲影響利率的重要變量,貨幣政策亦備受關注。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強調,貨幣政策“總量適度,節奏平穩”,並提出要“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

《報告》指出,近年來,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帶動下,實際貸款利率明顯降低,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3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4.34%,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95%,均處於歷史低位。

展望利率走勢,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爲,2023年不具備降息的內外部條件,政策利率下調的概率不大。一方面,貸款利率目前處於比較低的位置,再度下調利率壓力很大、空間有限;另一方面,穩健貨幣政策強調要兼顧內外部均衡,央行將合理把握宏觀利率水平,短期內降息的概率較低。

經濟發展預期向好

根據《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新發放貸款利率較2022年年末回升20BP,這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出現環比回升。

談到新發放貸款利率回升的原因,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主要是由於票據融資利率的大幅上行。具體來說,在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和銀行保持貸款利率較低水平的背景下,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得到一定釋放,新增信貸大幅上升,銀行繼續通過票據衝抵信貸額度的動力下降。同時,較低利率、更容易獲得貸款的情況,也降低了企業票據融資的需求。3月票據融資加權平均利率爲2.67%,較去年12月上升1.07個百分點,而其他利率均在下行,例如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下降0.04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下降0.12個百分點。在企業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維持低位、變動較小的情況下,較快增長的票據融資利率推升了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一季度信貸投放集中靠前發力,銀行用於爲企業提供票據貼現的資金減少,推動票據融資利率大幅上行,這本身也是銀行風險偏好回升以及信貸結構優化的體現。同時也意味着,伴隨經濟轉入回升過程,以及貨幣政策力度和重心調整,市場利率較大幅度低於相應政策利率的階段已經過去。”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指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月到3月,製造業PMI連續3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企業對經濟預期穩步轉暖,融資動力持續增強。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貸款需求指數爲78.4%,爲2012年一季度以來最高。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看來,市場資金需求穩步回暖,商業銀行也充分利用信貸額度充足的有利條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在供需兩旺的雙重帶動下,貸款利率出現小幅回升,這也是對經濟發展預期向好的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3月企業貸款利率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分別較2022年年末繼續下降0.02和0.12個百分點。

馮琳認爲,這體現了在經濟修復初期階段,監管層“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的政策導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行,則是在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下,各地本着因城施策原則,持續下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結果。

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

《報告》顯示,總的來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恢復向好,主要體現在: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從基本面來看,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

那麼,隨着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好轉,下一步貨幣政策將如何調整?

《報告》稱,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把握宏觀利率水平,持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利率+央行引導→LPR→貸款利率”傳導機制,爲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營造有利條件。《報告》同時指出,下一步要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值得一提的是,LPR已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5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爲3.65%,5年期以上LPR爲4.3%,均與上月持平。

“利率市場化機制下,部分銀行存款利率調降以緩解息差壓力,不足以引起LPR下調。”中信證券FICC研究團隊指出,今年以來,部分農商行、城商行以及股份行先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部分銀行在5月份調降了通知和協定存款利率上限,鑑於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和淨息差分別下行至4.34%和1.74%的歷史相對低位,因而商業銀行主動調降存款利率更多是在利率市場化機制下緩解息差壓力的行爲。儘管4月以來信貸增幅放緩,但2022年LPR單獨下調的背景是降準、央行上繳結存利潤、財政支出靠前發力等政策支持釋放了大量流動性,而當下數量端總量工具操作相對穩健,4、5月MLF(中期借貸便利)維持小幅超額續作,不足以引起LPR下調。

馮琳向記者分析稱,3月降準之後,短期內貨幣政策將進入觀察期,重點是落實已有的政策措施,並通過各類結構性政策工具向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精準發力。同時,密切觀察經濟修復態勢,特別是樓市走向。考慮到當前經濟復甦基礎還不牢固,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增長取向,具體表現爲各類市場利率在接近相應政策利率後,不會持續上行。此外,一季度信貸投放集中靠前發力後,二季度節奏上會有所回調(這已在4月信貸數據中有所體現),但各項貸款餘額增速還會保持較快水平,寬信用過程不會逆轉。

此外,當前全球較多國家開啓加息進程,我國的貨幣政策也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關注。對此,連平分析稱,一方面,近幾年貸款利率持續下調,目前處於比較低的位置,3月新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3.95%,較去年同期下降0.41個百分點,銀行利潤空間壓縮比較大,而一季度末銀行體系的淨息差已降至1.74個百分點,較去年年末下降了0.17個百分點,今年再度下調利率壓力很大、空間有限;另一方面,穩健貨幣政策強調要兼顧內外部均衡,當前境外主要發達國家仍處在加息週期內,預計今年美聯儲仍會保持較高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水平,在國內經濟恢復預期不穩、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期下降的情況下,當前人民幣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中美利差倒掛幅度也有短期擴大趨勢,央行將合理把握宏觀利率水平,短期內降息的概率較低。

王運金認爲,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總量穩定,適度調節信貸投放節奏,爲實體經濟提供有力、可持續和針對性的金融支持,不適合大幅調節貨幣供給。當前貸款利率水平較低,境外又將持續較高利率水平,今年我國不具備降息的內外部條件,貨幣政策下調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維持當前較低貸款利率水平的概率較高。

梁斯提示道,在資金需求穩步回暖帶動下,預計信貸利率可能會出現穩中小幅上升,但在經濟仍處於持續回暖的背景下,信貸利率不會出現明顯上升,以避免加重企業財務負擔,影響經濟恢復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