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美國貨幣政策已成爲全球金融穩定的最大挑戰之一。世界各國應根據本國實際,儘可能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降低美國貨幣政策外溢效應帶來的影響。

當前的國際金融風險與美國等發達國家貨幣政策激進調整密切相關。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教授竺彩華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貨幣政策已成爲全球金融穩定的最大挑戰之一。美國本輪貨幣政策激進調整,從其實施不負責任的量化寬鬆政策開始,就已經爲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埋下了禍根。世界各國應根據本國實際,確保貨幣流動性保持穩定,並儘可能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降低美國貨幣政策外溢效應帶來的影響。

新冠疫情發生後,美聯儲先是推行無限量化寬鬆政策,開啓了歷史上最激進的“大放水”,2022年又開啓了幾十年來最激進的加息進程,大幅推高全球融資成本。竺彩華表示,美國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加劇了美國國內供需矛盾,也給全球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推高美國自身和全球的通脹壓力。美國爲應對居高不下的通脹,又開始實施貨幣政策大轉向,進行激進加息,至今已經連續10次加息。持續加息導致全球流動性緊縮和無序流動,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不小衝擊。

美國貨幣政策“急轉彎”,導致美國國內一些中小銀行遭遇破產危機,也導致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困難,加重了這些國家的償債負擔,使其陷入償債的惡性循環,面臨債務違約等突出風險。竺彩華表示,美聯儲持續加息導致美國的銀行從資產和負債兩端受到擠壓,相對脆弱的中小銀行更是陷入流動性危機。因此,在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寬鬆之前,銀行資產端和負債端將繼續承受壓力,美國中小銀行的經營風險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許多發展中經濟體正明顯受到美國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衝擊,尤其是本國貨幣政策獨立性較弱、同美元綁定程度較深的國家,受衝擊程度最爲明顯。造成的問題可能體現在貨幣金融市場,如遭遇本幣貶值、股市動盪、加重美元債務負擔等,也可能是實體經濟隨着外需減弱而遭受衝擊。”竺彩華說。

竺彩華認爲,美國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取決於美國

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從長期來看,國際社會將越發重視降低美國貨幣政策外溢效應的影響。

“儘管美國經濟佔全球經濟比重依然不低,但隨着中國等國家的經濟崛起和貿易發展,世界各國對美國經濟的依賴度出現相對下降,這爲各國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創造了可能性,也將使美國貨幣政策的外部影響力受到削弱。”竺彩華說,“還要看到,世界苦美元霸權久矣,尤其是俄烏衝突發生以來,美國的一系列操作使美元信用大打折扣,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儘管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依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但在全球央行儲備中美元佔比已經出現明顯下降。”

竺彩華表示,由於美國推行貨幣政策時極少考慮國際責任和外溢效應造成的影響,世界各國應着力降低受其影響的程度。一方面,各國應根據國內經濟增長、調控通脹、防範風險等方面的需要,確保貨幣流動性保持穩定,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同時加強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另一方面,應儘可能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包括加快外匯儲備的資產多元化配置步伐,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儘可能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通過加強雙邊合作積極推動使用本幣進行交易結算。 (經濟日報記者 袁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