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雙反”政策倒逼中國輪胎企業去海外建廠,熱門目的地已經從泰國、越南轉向了柬埔寨。

近日,美國商務部和人口調查局公佈了美國輪胎進口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的進口量同比分別下降了10.8%和22.5%。這是該市場自2020年年中以來的首次季度環比下降,反映了整個美國輪胎售後市場需求的下降。

但在數據普遍下滑的輪胎進口國中,柬埔寨成爲了最大的亮點。數據顯示,柬埔寨已經成爲美國重要的輪胎出口國。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從柬埔寨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數分別爲105萬條、28.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0倍和40倍。

而反觀中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乘用車輪胎量已經跌出前十,輕型卡車輪胎數則是排在第九;排在第一的泰國的輪胎出口量則是出現了兩位數的同比跌幅。

看到上述消息時,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通用”,601500)董事會祕書兼副總經理卞亞波正在柬埔寨,參加江蘇通用柬埔寨公司的開業慶典。

“最早的時候,美國開啓對中國輪胎企業的一系列反傾銷及反補貼(下稱‘雙反’)政策,不少中國企業爲抵禦關稅的大幅上漲,在泰國設立了海外基地,泰國取代中國成爲輪胎出口美國數量最大的國家。後來美國又對泰國故技重施,如今柬埔寨成爲了中國企業設廠的新熱門目的地。”日前,卞亞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爲抵禦歐美“雙反”政策等貿易壁壘,降低成本,同時拓展海外市場,中國輪胎企業紛紛在海外佈局生產基地,此前的熱門目的地是泰國和越南,但在2021年後,柬埔寨逐漸成爲中國輪胎企業追逐的“新星”。賽輪輪胎(601058)是第一家在柬埔寨設立生產基地的中國輪胎企業,接着是江蘇通用,此後青島雙星(000599)也來了。

柬埔寨,這個國土面積僅18萬平方千米的東南亞國家,爲何能成爲中國輪胎企業眼中的出海“理想之地”?

歐美“雙反”倒逼企業加速出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和出口國,憑藉成熟的供應鏈和較高的成本優勢,中國輪胎年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但從2014年開始,美國開啓對中國輪胎企業的一系列“雙反”政策,分別於2015年、2018年、2021年多次徵收“雙反”關稅,如對中國卡車輪胎徵收稅率高達70%。隨後,歐盟也從2017年開始對來自中國的全鋼胎徵收“雙反”稅,致使中國出口至歐美的輪胎數量大幅下降。

“雙反”稅的徵收對中國輪胎的出口造成了直接的影響。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14年之前,中國新的充氣橡膠輪胎出口數量和金額不斷上升,2015年開始下降,2017年回暖,2020年受疫情影響再次下降。從2021年開始,受益於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中國輪胎出口量和金額再次回暖。

從全年看,2022年中國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量爲765萬噸,同比增長4.7%;出口金額爲1314.18億元,同比增長16%。今年1~4月,中國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量爲271萬噸,同比增長11.8%;出口金額爲474.61億元,同比增長20.4%。

雖然從輪胎出口總量和總金額看,中國輪胎行業似乎已經從“雙反”政策中恢復了,但事實上市場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卞亞波告訴記者,之前我國輪胎出口目的地以美國、歐洲爲主,現在更多地轉向了俄羅斯,東南亞、非洲等地。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4年美國半鋼胎進口量中,來自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的進口量佔比爲39%,這一數據已在2022年12月下降至3%;根據歐盟商務局數據,2017年歐盟全鋼胎進口量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量佔比52%,這一數據已在2022年12月下降至18%。

而從市場容量來看,歐美是中國輪胎做大做強過程中必須緊抓的市場。根據米其林年度報告,2022年全球輪胎銷量17.5億條,歐洲、北美洲、中國合計銷量11.4億條,銷量佔比65%,爲全球輪胎行業最主要的消費市場,也是中國輪胎企業主要爭取的市場。

爲此,中國輪胎企業紛紛選擇去海外建廠,以應對歐美的“雙反”稅率。在海外建廠目的地的選擇上,國內企業率先將東南亞作爲了首選地,特別是泰國和越南,因爲這裏不僅在地理位置上離我國很近,而且還是輪胎所需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膠的原產地。

據悉,輪胎製造成本中約一半來自天然橡膠,而東南亞橡膠產量約佔全球的80%,其中泰國、越南、柬埔寨等是主要產膠國,而且前兩個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鏈上均更爲成熟。早在2011年,賽輪輪胎就在越南建立了第一家輪胎廠,成爲了第一家在海外設廠的中國輪胎企業。2014年,森麒麟(002984)和玲瓏輪胎(601966)均在泰國佈局了其第一家海外輪胎廠。此後,中國輪胎企業開始密集在東南亞建廠。2020年,江蘇通用也在泰國設立了可實現全鋼胎100萬條、半鋼胎600萬條的第一家海外工廠。

泰國也順勢成爲美國進口輪胎量最大的國家,越南也在美國進口輪胎榜中排名靠前。但隨着這兩個國家出口美國輪胎量的增加,2021年5月24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對進口自韓國、泰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作出反傾銷終裁,對進口自越南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作出反補貼終裁。

於是,2021年成爲了一個分界線,自此之後,中國輪胎企業海外設廠的熱門地從泰國和越南轉向了柬埔寨。

從泰國、越南轉向柬埔寨

柬埔寨,是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土面積18.1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558萬,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但在經濟發展上,柬埔寨卻比不上泰國和越南,爲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是傳統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依賴外援外資。

工業水平低的柬埔寨卻在近兩年接連吸引了三家中國輪胎企業的投資。

其中,賽輪輪胎於2021年11月在柬埔寨的柴楨省開設了工廠。目前,賽輪輪胎美洲公司正通過與Independent輪胎經銷商集團簽訂優先分銷協議,向美國市場推出其Roadx(路極)品牌。

江蘇通用柬埔寨工廠於2022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2023年3月18日首胎下線,建設規模包括500萬條半鋼胎和90萬條全鋼胎,預計達產後爲公司新增22億元營收、2.5億元利潤。

青島雙星柬埔寨工廠近期也舉行了奠基儀式,該工廠建成後,可實現850萬條子午線輪胎的年產量。

柬埔寨爲什麼能夠成爲中國輪胎企業新的“理想之地”?

事實上,正是基於柬埔寨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少國家及地區均已給予其MFN/GSP(最惠國/普惠制)待遇,這當中就包括美國。據卞亞波介紹,柬埔寨輪胎出口美國不需要徵收特別附加關稅。

國海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和出口美國數量最大的泰國相比,賽輪輪胎越南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優勢在8.39%~14.86%,柬埔寨相對泰國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優勢在14.62%~21.09%。

除關稅等貿易壁壘影響外,生產成本也是國內輪胎企業走出去的一大考慮。與內銷相比,我國輪胎外銷能獲得更高的毛利率。安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以國內三家輪胎企業爲例,2019~2021年海外業務毛利率爲國內業務毛利率的1.5倍左右,如賽輪輪胎2021年海外業務毛利率爲21%,而國內業務則只有12%。

另外,海外工廠離原材料天然橡膠更近也就意味着更低的運輸成本和進口稅費的節約;東南亞國家對環保要求也更低,這也能進一步減少輪胎企業相關投資和運營費用。

一位輪胎企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海外工廠的利潤普遍能佔到輪胎企業總利潤的80%~120%,疫情後國內輪胎競爭態勢加劇,甚至不少企業國內業務還是虧錢的。

海外工廠這種成本優勢在柬埔寨體現得更爲明顯。以工人工資爲例,卞亞波告訴記者,柬埔寨工人工資約在3000元/月以上,而國內工人工資爲6000元/月~7000元/月,泰國工人工資和國內相比略低,約在5000元/月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爲了招商引資,柬埔寨針對海外投資還給予了不少優惠政策,如產品出口,免徵出口稅;免徵投資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建築材料、零配件和原材料等的進口關稅;企業投資後可享受最長9年的免稅期等。這些政策進一步降低了輪胎企業在柬埔寨設廠的生產成本。

至於海外建廠的大勢是否會引發中國輪胎“產業外移”的問題,卞亞波表示,輪胎企業建廠項目投資大且技術密集,與紡織業有着本質的區別,而且國內輪胎企業在出海佈局上基本遵循“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原則,中國依舊是大本營市場。

卞亞波認爲,中國輪胎產業“大而不強”,目前適逢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升級,這是中國輪胎企業在新時代的機遇,“縱觀國際第一、二梯隊的輪胎企業,如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他們均採取了全球化建廠的戰略。走出去是中國輪胎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核心之一,也是必然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