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與新興市場QDII的平淡表現相映襯,日韓歐美QDII正在擁抱一波技術性小牛市。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中國公募基金在日韓歐美市場的佈局正在收穫紅利。經常大幅跑輸A股、港股以及其他新興市場指數的發達市場QDII產品,在小牛市的刺激下正不斷擠入基金業績排行榜前列。許多重倉日韓歐美資產的QDII基金,年內收益不僅秒殺頂流基金經理,甚至已不遜色於重倉人工智能的A股基金產品。

不過,多位QDII基金經理強調,或在日本、中國臺灣等漲幅居前的區域市場降低股票倉位,同時考慮到港股市場資金面逐步改善且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迴歸到合理水平,將超配目前仍在底部位置的港股市場。

日韓歐美資產QDII

業績不俗

作爲公募QDII產品品類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以區域主題爲特色的QDII產品向來重視更具潛力的新興市場,尤其是隨着全球新興市場經濟的持續成長和崛起。不過,2023年全球股票市場行情異動,凸顯佈局新興市場以外的QDII也存在着階段性機會。隨着這些公募基金QDII產品在基金業績排行榜上不斷擠入前列,日韓歐美等地的技術性牛市也開始受到更多基金持有人的關注。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5月22日,東京股票市場日經225指數收盤報31086.82點,創1990年8月以來近33年的最高值,同時也是自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此外,日本東證指數也在當日創下1990年8月以來近33年的最高值。不僅僅是日本股市對QDII基金釋放助力,德國、法國甚至韓國的股票市場也在經歷一波技術性牛市。其中,德國DAX指數從2022年9月底至2023年5月底已上漲接近35%,法國CAC40、韓國KOSDAQ指數漲幅均接近30%,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同期漲幅也超過22%。

這波涉及全球發達市場股票走勢的行情,對公募QDII基金的淨值上漲顯然構成了直接利好。

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嘉實基金旗下的嘉實美國成長股票基金QDII今年以來收益率已達15%,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已翻兩倍。此外,國泰基金旗下的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憑藉美股市場的上漲,年內收益漲幅更是高達26%,進入了目前基金業績排行榜的前50強,超越了許多重倉人工智能的A股基金產品。

在德國市場,華安基金旗下的華安德國ETF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高達18%。該基金披露的定期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這隻重倉德國市場的公募QDII重倉股中主要包括了SAP公司、西門子、拜耳、梅賽德斯以及巴斯夫歐洲。

明星基金經理李耀柱今年也在美股市場獲益匪淺,他管理的廣發全球精選QDII基金截至目前的年內收益超過25%。今年第一季度末的持倉數據顯示,李耀柱報告期內重倉股指向了美股的科技股,尤其是微軟、英偉達以及超威半導體這三大股票。

在日本市場,中國公募基金也頗有斬獲。原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的摩根日本精選股票基金,由該公司國際投資部總監張軍管理,這隻重倉日本市場的QDII基金產品截至目前的年內收益達到13%。

上海的另一家公募基金則在韓國股票市場嚐到甜頭。華泰柏瑞基金公司在去年10月獲批了中國第一隻專投韓國股票市場的基金產品——華泰柏瑞中證韓交所中韓半導體ETF,這隻重倉韓國股票的QDII基金也在今年市場中表現亮眼,年內收益超過15%,跑贏了許多A股市場的半導體ETF基金。

新興市場QDII

遇階段性調整

公募QDII基金在日韓歐美股票市場享受技術性牛市的另一面,則是QDII產品因區域資產配置所導致的業績分化。

在印度市場上,中國公募基金今年以來尚未撈到好處。工銀瑞信基金、泰達宏利基金所推出的兩隻印度基金年內漲幅維持在0%附近。

截至目前,業績較爲遜色的QDII基金主要是以港股爲主要倉位的產品,比如大成港股精選混合QDII年內收益虧損6%;在德國股票市場斬獲頗豐的華安基金,在香港市場所推出的華安香港精選QDII年內則虧損達到7.4%。

在被視爲另一新興市場的越南,其股市對今年的公募基金而言屬於略有表現。越南市場今年出現較大的波折,顯著跑輸日韓歐美等發達市場,天弘基金公司旗下的天弘越南基金今年以來的淨值漲幅約爲8.8%。

天弘越南基金經理胡超也解釋了今年越南市場的困難因素。他說,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越南一季度經濟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初算數據顯示,越南一季度GDP較去年同期僅增長3.32%,低於市場預期。一季度越南進出口總額合計約爲15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3.3%,其中進口和出口分別下滑14.7%、11.9%。

“就外部環境而言,越南外貿總額的持續下滑進一步驗證了全球需求將在2023年下降的預期。”胡超認爲,越南的外貿依存度很高,由於外需下降帶來訂單下降、工資減少,進一步導致其國內商品消費動能不足。就內部環境而言,過高的利率水平及地產行業的監管政策,導致信貸投放供需兩弱,內生經濟活力受到抑制。

區域配置比例不同

QDII實現策略對沖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新興市場行情走弱與發達市場行情走強,已經在綜合類的QDII產品中體現出“對沖”的特點。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所推出的一隻QDII產品,是以全球國別資產配置爲主要策略的基金產品。這隻主打全球國別資產配置的QDII,今年以來淨值上漲2.4%,這一不太顯眼的小幅盈利,源於該基金在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的混搭策略。

根據上述QDII基金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中國香港爲該基金第一大重倉區域,倉位比例高達32.99%;韓國股票市場爲該QDII的第二大重倉區域,倉位比例爲14.63%;澳大利亞股票市場則佔據第三大倉位,佔比約爲13%。此外,該QDII基金在中國臺灣市場、印度市場、印尼和新加坡股票市場,也均有超過3%的股票倉位。

業內人士認爲,雖然港股市場爲該基金的第一大重倉區域,且今年以來港股調整較大,但因該基金在韓國、澳大利亞和中國臺灣市場均有佈局,且合計倉位不低,使得該QDII出現了不同區域的對沖。

港股市場或後來居上

將跑贏日韓歐美市場

儘管公募QDII基金在日韓歐美股票市場上坐享技術性牛市的紅利,但許多有前瞻性邏輯的QDII基金經理正在發掘新興市場的左側投資機會,尤其是港股市場QDII可能迎來戰略性佈局機會。

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談及韓國、日本與中國臺灣市場時強調,儘管中國臺灣、日韓等區域市場今年以來漲幅居前,但他所管理的QDII基金接下來的策略是,“超配中國港股、印尼股票、韓國股票,繼續低配印度”,同時將中國臺灣股票由超配降爲標配。

“中國重新開放意味着中國增長復甦,儘管中概股已經從底部反彈了40%有餘,我們仍然認爲市場有進一步的升值空間。”上述基金經理強調,預計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同比增長4.0%,未來以中國A股和港股爲代表的亞太區股市,具有跑贏日韓歐美股市的潛力。

南方香港成長QDII基金經理王士聰也指出,2023年對港股市場的中期維度相對積極樂觀,有兩點原因:第一,中國經濟基本面在2022年低基數情況下觸底反彈;第二,隨着中美基本面在2023年呈相反走勢,判斷資金面將快速流入中國。按照IMF最新預測,中國是主要經濟體中在2023年唯一加速增長的國家,之前流動性急劇收縮的港股、中概股,是資金面改善的情況下相對較大受益的中國資產類型,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迴歸合理水平。

王士聰強調,港股市場作爲中國經濟順週期行業的代表市場,疊加外資對於中國長期增長信心的波動,使得整體市場基本面、估值、流動性波動均較大,共振後股價也出現較大波動,這在下行週期和上行週期均適用。因此,考慮到市場大體週期與國內經濟同步,對未來1~2年港股市場表示相對積極樂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