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要想在工作中獲得成功,“內在動力”十分重要,就是說個人要學會享受執行任務時獲得的體驗。如何讓內在動力發揮作用?有些方法值得學習。本文來自編譯。

Stefan Falk 是一名人力資源專家,專門幫企業培訓高管。他曾幫北美和歐洲等 60 多個不同的組織培訓過 4000 多名領導者,他還曾在多家跨國企業擔任最高管理者(C-suite),曾幫助許多企業完成轉型。

不久前 Stefan Falk 寫了一本書,名爲《內在動力:學會熱愛工作並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Intrinsic Motivation: Learn to Love Your Work and Succeed as Never Before)。今天我們將書中的 5 個關鍵點挑出來,供大家參考:

1. 讓改變自我成爲第二天性

所謂內在動力就是指個人因某事本身而行動,動力來自於個人熱愛執行活動時所獲得的體驗。當你積極面對挑戰、克服困難、表現卓越和磨鍊技能時,大腦會獲得成就感,於是就有了內在動力。

爲了生存,提升自我一直是一項“中心策略”,當我們不斷進步時,大腦會給予獎勵,這是自然之理。個人如果能控制好“內在動力”,就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挑戰自我,在必要時磨鍊技能,從而打開“內在動力”開關,讓它驅動我們前進。

什麼時候打開“內在動力”開關最好?當你枯燥了、害怕了、不舒服了的時候,當你感受到壓力,當你想表現得更好、想學點新東西、想改善工作關係的時候,如果此時你能順利激發內在動力,便可以更進一步。

一旦陷入以上困境,如果沒有“內在動力”,處理起來往往相當棘手。而如果你擅於引導“內在動力”,則會獲得更好的結果和回報,隨着時間的推移,個人會有更多機會,會變得更健康與更成功。

當你需要能量時,要學會挑戰自我。要調整心態,要擁抱事實,相信執行任務的方式永遠有改善空間——哪怕你已經表現卓越,也仍然有改進空間。節省能量是人之天性,誰都不願意過度消耗能量,你必須有品味有技巧,以系統性節能的方式使用能量。所以我們應該以節能的方式挑戰自我,當我們處在某種不應該偷懶的環境中時,大腦要發出“警告”,讓自己釋放“內在動力”,勇敢挑戰自我。

2. 單調的重複性行爲是滋生工作壓力和不滿的主要原因

人類是懶惰、努力節省能量的生物,當我們覺得自己知道如何完成任務時往往會停止挑戰。一旦陷入這種局面,個人往往會癡迷於專注活動的行爲,也就是說會重複按相同方式執行任務並養成習慣。

按照習慣執行任務可以節省能量,但是會導致惡性循環。慢慢的我們會喪失“洞察力”,因爲對於所做的事思考甚少。當有人要求我們提高速度或者提升質量時,我們往往會不知從何處下手。

還有,因爲一成不變,個人往往容易感到枯燥。無聊會引發拖延,事情會積壓,會錯過截止時間,會降低工作滿意度,會增加壓力。

工作出錯也會導致痛苦,因爲你耗費時間做事情,卻並不享受。長期專注於活動本身的行爲會壓制大腦潛能,容易引起大腦快速老化。

依我個人的經歷,專注於活動本身的行爲(而非工作環境)往往會導致許多專業人士形成負面壓力、滋生焦慮和疲憊感。

3. 讓挑戰自己成爲第二天性

當你覺得枯燥,請專注於那些結果讓人感到興奮的行爲。簡單來說就是主動創造“挑戰”,確定一個讓人興奮的結果,挑戰並達到目標,在此過程中技能也會得到提升。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你擺脫“專注活動本身”的行爲,轉而激發大腦去解決有趣的問題。對於所有人來說刺激大腦都是痛苦的,但是隻有感受痛苦,大腦纔會進入學習模式。每天定下完成一到兩個“結果讓人興奮”的任務目標,你就能大大削減這種學習和刺激大腦的痛苦度——因爲你正在重塑大腦,讓這種刺激行爲變成第二天性,而且這一過程也不會消耗太多能量。

當你覺得枯燥時,如何來確定讓人興奮的結果目標呢?有三種判斷方式:執行任務時能用更好的方法減少時間、增加複雜度、提高收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縮短時間並獲得相同或者更好的成果。思考如何將時間縮減一半是個很不錯的挑戰。

4. 挑戰自己要經常思考問題到底有多大

在企業工作時 80% 的問題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相比於未解決的問題沒有那麼重要,或者解決的方法錯誤。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問自己:到底問題有多大?可惜,我們經常不會追問自己,因爲我們想節省能量,所以沒有深入思考。

面對問題時,你的大腦經常會發出警報,如果你無法理解問題本身,抗拒心就會更重。但當我們覺得自己完全確定的時候,往往就是犯大錯的時候。

問題以怎樣的頻率出現?它會造成什麼負面後果?解決問題能增加什麼價值?我們需要什麼數據和事實來回答這一問題,且不會因自己或他人的意見和經驗產生偏見?上面的問題你應該經常問一問。

按照上述方法操作,直面問題本身,你的直覺就會更活躍。問題有多大?經常問一問你會對事情的優先順序,會讓你能更好地安排優先事項。如果你理解到問題的嚴重程度,就可以將它與自己日程上的其它事情對比,來更好地調配時間和精力。如此一來你會有更好的控制感,減輕壓力,工作時也會更積極。

經常這樣做還有利於處理情緒不良問題,例如,與同事的關係。分析問題有多大能幫你深入理解問題本身,設計出一套深思熟慮的解決方案,如果不是什麼大問題那就不要糾結。

5. 拋棄自負

一旦被自私的需求控制,個人就會變得愚蠢,視野也會變得狹窄,此時你只會關注與自己有關的東西。偏見會影響個人所做的一切,如何完成任務,如何與同事交流,學習什麼,所有這些都會受影響。

所以應該將你的自負拋在家裏,不要帶到公司,交流之後應該多聽聽別人的反饋。當你日復一日這樣做,大腦就會從個人需求上移開。與此同時,當你尋求別人的意見時別人也會感受到被尊重,他們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和有影響力。你自己呢?你會聽到不錯的建議,讓自己進步,知道別人是如何想如何看的,而隨着時間的流逝,你能從別人身上得到更多的回報。

譯者:小兵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