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与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麦卡锡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的最终协议正在提交给国会。同日,众议院文档库公布了这份长达99页的协议法案文本。

这意味着,在美国两党缠斗数月后,债务上限僵局得以暂解。不过,危机并没有百分之百解除——由于双方均作出了妥协让步,这份法案能否获得参众两院的表决通过还不得而知。

分析人士认为,债务上限的问题解决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美国政府恢复举债,市场流动性的回笼可能给金融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这份最终协议对美国政府支出设定了上限,也给美国经济增添了新的不利因素。

美债上限达成最终协议

根据众议院文档库公布的协议法案文本,美国债务上限将延迟至2025年,以避免联邦政府违约,同时对一部分可自由支配支出进行限制,但这些限制不适用于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强制性计划。

“支出上限”是协议中讨论的重点项目。根据协议,2024财年的安全支出上限被设定为8860亿美元,非安全支出的上限为7040亿美元;2025财年,安全及非安全支出将分别增长1%,上限分别上调到8950亿美元和7110亿美元。

目前协议所达成的2024财年的国防支出,大致达到拜登政府提出的2024财年预算要求的水平。相比之下,非国防支出则略有缩减。白宫表示,2024财年,不包括退伍军人福利在内的非国防可自由支配支出总额将为6370亿美元,略低于前一年的6380亿美元。

该协议将取消国会先前通过的约300亿美元未动用的新冠救助资金,并从数10个在新冠疫情期间获得援助的联邦项目中收回未使用的资金,包括租金援助、小企业贷款等。协议还称,将收回美国国税局约14亿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本用于改善客户服务和打击联邦税收欺诈行为。

此外,双方还就提高申领联邦政府救济的门槛、简化环境审查要求等议题达成一致。

总体来看,这份协议更像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为了换取共和党同意暂停债务上限,拜登政府同意限制未来两年的联邦政府支出。双方还暂时搁置了在能源问题上的分歧,保留了《降低通胀法案》(IRA)中与清洁能源有关的条款。

“闯关”国会在即

未来几天,众议院及参议院将分别对该协议进行投票,以避免出现违约。最新消息称,国会众议院议员将于当地时间30日晚上返回华盛顿,预计在31日进行投票。围绕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共和党及民主党此前已经历了多轮博弈,两党的争论焦点在于:共和党认为提高债务上限必须要削减政府开支,而民主党希望在尽可能不减少开支的情况下提高债务上限。

这份双方让步之下达成的协议获很难被两党强硬人士“买账”。“该方案中的削减措施既过于温和,无法赢得强硬的保守派的选票;又过于严格,无法赢得众议院中进步人士的选票。”分析人士称。

因此,该协议能否于“最后期限”前,在国会获得最终通过并写入法案尚不确定。从两党竞争格局看,共和党以222票对213票在众议院占据多数,而民主党以51票对49票控制参议院。微弱的优势意味着,如果该法案遭到任何一方或双方的强硬派反对,双方的温和派将不得不支持该法案,否则将无法通过。

麦卡锡预测,共和党大多数人以及一些民主党人将批准这项立法。

“这是一个很好的、强有力的法案,大多数共和党人都会投票支持。”拜登则在周六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强烈敦促两院立即通过该协议。”

债务上限的解决或引发新的风险

如果债务上限协议顺利“闯关”国会,美国债务违约及其可能引发的金融崩溃便能避免。不过,不少分析称,债务上限的解决或引发新的风险,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持续扰动美国经济。

短期来看,一旦债务上限问题得以解决,财政部将会大量发债以补充账户余额。摩根士丹利短期利率策略师Efrain Tejeda预测,未来3个月美国国债发行量将达到7300亿美元,6月至12月的发行量约为1.25万亿美元。

在当前的高利率背景下,短期内大规模发行债券,意味着从金融市场回笼大量流动性,或加剧当前美国金融体系的压力。Pendal Group Ltd收入策略主管艾米·谢·帕特里克(Amy Xie Patrick)表示,当前美国银行业危机尚未完全消除,财政部发行高收益的国库券,可能从其他资产中吸走流动性,银行存款外流加速,导致区域银行流动性压力上升。

与此同时,随着债务上限问题的解决,美联储未来货币紧缩也能“放开手脚”。“如果债务上限解决,将为美联储加息扫除障碍。”中金公司研报中写道,5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美联储官员正在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加息。

但衰退风险亦不可忽视。有分析认为,衰退风险是促成本次美国债务上限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的重要因素。不过,这份新协议当中对财政支出的约束,可能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Michael Feroli)表示,财政支出乘数在经济衰退期间往往更高。因此,如果美国陷入衰退,那么减少的财政支出可能会对GDP和就业产生更大的影响。不过,费罗利称,美国能够避免经济衰退仍是该银行的基线预期。

责编:蒋烨欢   校对:张   宇图编:赵雁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