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体育报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体教融合系列报道之三

人人都能参与 学校特色体育就该如此持续

本报记者 邓红杰

“加油、加油!”“好球、好球!”

下午15点,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的篮球馆里,一场由4、5年级学生参加的篮球赛正在激烈进行。场边虽然只有不到30人的“观众”,但“气氛组”的热情和加油声却丝毫不减。这样一场校际篮球联赛,在小将们眼里,俨然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校BA”。

谢家湾学校对学校体育教育探索与实践一直走在前列,他们的体育课程课时充足,内容系统,独树一帜。在体育课之外,体育社团和学校联赛则是他们延续特色体育项目的法宝。据了解,目前谢家湾学校已开设70余个体育类社团活动。每学年,孩子们以走班形式自主选择一项体育社团,在每天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这些体育社团中,有网球、羽毛球,也有机器人、航模、国际象棋等智力运动社团,还有拉丁舞、啦啦操等艺术体育社团。社团活动月月有考评、期期有展示、人人有评价,保障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可以加入体育社团,可以填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因为每个社团一般不超过30人,所以经常爆满。”学校体育学科组主任丁伟健介绍说,由于体育社团的数量和参与人数太多,每周体育社团活动都需要错时错峰进行。

为了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学校根据孩子们体育运动需求,外聘击剑、网球、国际象棋等专业教练为孩子们授课。体育老师则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程担任助教与孩子们一同学习,也掌握了更多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加强与校外机构在人员、场地、器材、训练等方面的合作,引进优势联盟、奥誉击剑等专业机构,和万象城冰场合作,不断丰富体育资源和平台,不断探索贯通师资、课程、升学通道的体教融合模式。

在组建体育社团的同时,学校还研发了50余个体育专题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开发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体育活动,促进综合发展。五年级的安家沅,既参加了篮球社团,也参与了自编操的体育专题活动。安家沅表示,她会通过自编操专题活动中练习的啦啦操,为喜欢的球队助威,“啦啦操给了我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与体育社团匹配的,是学校的各项体育联赛。“学校定期举办体育节和联赛,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开心。”每年的体育节持续两个月,共计50余场比赛,丁伟健表示,目前学校的联赛已逐渐形成规模,1、2年级是短绳联赛,3-6年级是棒球、篮球和足球联赛。同时,为了给女生更多参与比赛的机会,学校专门制定了一些“新规”:篮球和排球比赛女生不少于2名,棒球比赛女生不少于3名。6年级的足球比赛中,就出现了表现十分出色的女守门员。

每天下午放学后,田径、棒球、乒乓球等20余个专业队还会进行1个半小时的常态化训练。近年来,学校与优势联盟棒球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参加比赛的机会。很多孩子在比赛过程中发现自身兴趣和优势,走上专业运动员的道路。2018年,曾与素有“棒球梦工厂”之称的MLB美国棒球联盟中国发展中心签约的郭冠辰,正是从谢家湾学校的棒球课程中打下基础,进入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层面而继续深造的。如今谢家湾学校又涌现出被CBA球队福建浔兴看中的篮球小将李冠男等颇具潜力的体育小将。

此外,在国家、市区体教融合政策支持下,学校协助体育特长生签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贯通体育特长生的升学渠道和发展通道,让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