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乒乓乓","這種球要迎上去打","注意重心和腳步".....

5月30日的下午,烏魯木齊市快樂乒乓俱樂部又開始進入訓練的節奏,王蓓莉在哥哥王倍增指導下,開始了基本功的訓練。五年來,每天3個小時以上的乒乓球訓練,成爲了這個小姑娘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常態。

王蓓莉和王倍增的父親王軍曾是一位體育老師,畢業於馬雲的母校杭州師範學院的體育系。雖然後來離開教師崗位從商,但是,對體育的熱愛依然不減。機緣巧合,王軍認識了新疆著名乒乓球教練周建農。爲了培養兒子,也是爲了做自己喜歡的體育產業,2005年兩人合作打造了烏魯木齊市乒乓球俱樂部。"當時在心底,我就有一個夢想,爲什麼我們新疆不能出一個乒乓球國手呢?"王軍18年前這樣想過,他也爲此不懈努力了18年。

從2005年開始,王倍增上午在新疆農業大學附小上文化課,中午寫完作業,下午就在快樂乒乓球俱樂部練球。寒暑假,王軍則會帶着他,到國內的高水平乒乓球俱樂部訓練,曾經培養出奧運會冠軍馬龍的瀋陽,有了王倍增的童年揮灑汗水的記憶。

天道酬勤,2010年,13歲的王倍增代表烏魯木齊市隊在全疆第12屆全運會上,獲得了男子單打冠軍和團體冠軍。

新疆乒乓球在上世紀80年代,也曾經也湧現出陳志斌等國家隊隊員。當時國家大力扶持西部地區的乒乓球事業發展。新疆隊選手常年和各省的優秀運動員一起在國家隊教練的帶領下,一起集訓。無論是十年前還是現在,新疆都沒有這種條件。走出去,到國內最高水平的省隊訓練,新疆大多數有天賦乒乓少年的家長共同選擇的成材之道。全運會後,王軍把王倍增送到了山東省隊,希望他也能在這個培養出張繼科、李曉霞等衆多世界冠軍的乒乓球基地裏,茁壯成長。

王倍增很快在山東嶄露頭角,2014年他一舉拿下山東省二十三屆全運會乒乓球項目的單打、團體、雙打、混雙四項冠軍。後來,他代表山東參加了全國甲A聯賽成爲職業乒乓球運動員,期間也曾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國際青少年乒乓球公開賽。最好成績是在2015年獲得奧地利青少年公開賽上,獲得男子單打和團體雙項冠軍。這一成績雖然對於新疆的乒乓球運動員已是不俗戰績,但在人才濟濟的中國乒乓球隊,與擁有歷屆世青賽冠軍的國家青年隊隊員和衆多世界冠軍的國家隊隊員相比,還是底蘊略顯不足。20歲那年,王倍增在繼續追求乒乓球國手夢和進入北京郵電大學學習之間,選擇了後者。

三年的疫情,讓年過五旬王軍的生意越發艱難。 "以前一直都是家裏爲我撐起一片天,如今該我回饋父母,撐起這個家了。"去年,從北京郵電大學畢業後,王倍增也考取了北京體育大學乒乓球教練員資格證,先把父親注入18年心血的快樂乒乓球俱樂部先做起來。

"兒子大了,也越來越懂事了,他無論從文化水平還是專業能力,都要遠強於我,是到了讓他獨當一面的時候了。"王軍欣慰地說。

雖然三年疫情,讓王蓓莉有了一個可以天天陪伴她的教練--他的哥哥。疫情期間,被封在家裏,而她也有時間在哥哥的陪練下,天天練球。這期間,她從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成爲一名小學生,更是從一個只會打上下旋的小球員,變成了熟練掌握各種旋轉變化、發接發小技術,以及擁有出色步伐和強大殺氣的小選手。

今年,王蓓莉參加了第42屆"銀河·開拓杯"全國少兒乒乓球比賽,只獲得小組第三的她,訓練更認真了。除了訓練,王蓓莉也很懂事,週一到週五,他是一名小球員,到了週末她會成爲俱樂部一名助理教練,負責給一些小學、初中和大學生中的初學者當助理教練。

18年來,快樂乒乓球俱樂部的學員遍佈烏魯木齊市八中、七十中、兵團一中,兵團二中等學校的乒乓球體育特長生,還向北京,山東,天津等地輸送過多名專業乒乓球運動員,更多的孩子通過乒乓球特長生渠道,進入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四川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石河子大學,新疆師範大學等高校。

爲了做好快樂乒乓球俱樂部的傳承,曾經和王倍增一起在快樂乒乓球俱樂部練球的王冰兒、牛子奇先後,也被王倍增邀請來俱樂部當教練。牛子奇曾獲得全國八大杯之一的奧星杯單打、團體冠軍,2015年進入北京隊。王冰兒曾入選天津隊,曾獲天津市市運會女子單打冠軍,在石河子大學學習期間,也曾獲新疆大中學生乒乓球比賽單打,雙打冠軍。

"乒乓球運動成績的提升,教練員的理念、訓練方法和技術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很多細節都需要優秀教練員的手把手的調教。在新疆,乒乓球領域的競爭遠沒有內地那麼激烈,我近期的目標是培養烏魯木齊市冠軍和新疆冠軍。更希望能有小孩從四五歲開始就係統地練起,這樣纔有可能培養出能在全國比賽中有競爭力的球員。"26歲的王倍增對未來有着清晰的規劃。

在王軍和王倍增的心中,爲新疆培養出國手的夢想未曾熄滅,他們把希望寄託在今年8歲的王蓓莉以及比她更小的下一代身上。

編輯丨彤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