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訊,5月29日晚間,未名醫藥(002581.SZ)發佈關於收到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起訴意見書》的公告,未名醫藥前實控人及董事長潘愛華等人“私自”轉移公司核心資產一案已由公安局偵查終結,並已移送至檢察院審查起訴,待檢察院向相關法院提起公訴。距離公司報案9月有餘,前實控人“資產轉移案”取得積極進展,紛爭即將落幕,有望爲現管理層推動公司重回正軌加速發展掃清障礙。

事情回溯至2021年,時任未名醫藥董事長的潘愛華所持有的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下稱“北大未名”)因債務違約被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北大未名所持有的未名醫藥股票被拍賣,潘愛華也由此失去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時至2022年5月,在時任董事會不知悉且未履行任何相關審議程序的情況下,潘愛華及未名醫藥子公司廈門未名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羅德順等人向廈門市監局提交申請,將杭州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杭州強新”)變更爲廈門未名股東。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及其參股的北京科興是公司業務的核心,杭州強新“隱祕增資”佔有34%股份,無疑將對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損害股東利益。對此,未名醫藥也曾明確表示,“廈門未名出現核心資產流失和重大利益被侵佔,該交易既不合規也不合法。”2022年8月17日,在現任董事長岳家霖剛上任僅10日之時,未名醫藥正式向公安局報案,積極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合法權益。時至今日,公安局已出具《起訴意見書》,待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據起訴書,未名醫藥前董事長潘愛華、廈門未名前董事長羅德順涉嫌職務侵佔罪、挪用資金罪;杭州強新法人代表李鵬飛涉嫌職務侵佔罪、僞造國家機關印章罪、僞造國家機關公文罪;趙思媛涉嫌職務侵佔罪、僞造公司印章罪。

值得一提的是,“資產轉移案”的背後,更多牽扯的或是廈門未名所持有的約26.91%北京科興股權。北京科興這一“香餑餑”由北京大學教授潘愛華聯合疫苗領域專家尹衛東共同創立,在經歷股權劃分、赴美上市,而後決定私有化退市等一系列變故後,利益驅使下雙方產生嚴重的矛盾衝突。2017年潘愛華利用董事會一票否決權拒絕續聘尹衛東,意圖全權掌控北京科興。此後各種形式的公司內鬥輪番上演,其中各路媒體最爲“津津樂道”的一幕就包括潘愛華帶人強入科興廠區,拉閘斷電報廢大批在產疫苗。

迴歸此次案件本身,廈門未名股權紛爭落定,無疑是未名醫藥現任管理層積極理順並逐步解決北京科興股權問題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動未名醫藥業務經營重回正軌的基礎。更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自實控人及管理層更換的2022年起,未名醫藥原已“停滯”的業務經營正加速重回正軌。

據瞭解,2022年,干擾素領域子公司天津未名耐利發酵系統正式投產,單位重量菌體的干擾素產出明顯增長;神經生長因子領域,全資子公司山東衍渡完成重組人NGF滴眼液的臨牀Ⅰ期,目前已進入Ⅱ期臨牀試驗階段,市場高度認可。不僅如此,2022年7月,公司與淄博市張店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目前山東未名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未來或將爲公司各產品線的研發生產提供更爲有力的硬件支撐。(齊和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