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本週四晚以63票贊成、3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火速”批准民主黨籍總統約瑟夫·拜登與國會共和黨籍衆議長凱文·麥卡錫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達成的協議相關法案,從而避免美國債務違約。

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國會第103次調整債務上限。法案5月31日已在衆議院獲得批准,在參議院過關後,只待總統拜登簽字生效。法案提出暫緩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的效力至2025年1月1日,並對2024財年和2025財年的開支進行限制。

“火速”通關

美國參議院設100個議席。據路透社報道,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和少數黨領袖、共和黨人米奇·麥康奈爾推動法案通過。舒默當晚在表決結束後說:“美國能舒一口氣了……我們正避免債務違約。”拜登讚賞國會及時批准這一法案,表示將盡快簽署。他定於2日晚7時再次發表聲明。

今年1月19日,美國已觸及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財政部隨後採取“非常規措施”避免債務違約。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屢次警告,國會須及時採取行動,否則相關措施到6月5日將用盡。

黨爭不斷

美國政府因長期財政赤字需要不斷提高國會設定的債務上限,債務上限問題逐漸淪爲民主、共和兩黨的爭鬥工具。兩黨數月來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纏鬥”不斷,儘管美債違約已進入“倒計時”,兩黨依舊進行最後的“極限拉扯”。

據路透社報道,共和黨人堅持以削減政府開支爲同意提高債務上限的條件,起初未獲民主黨人接受;白宮方面則推動徵收“富豪稅”以增加政府收入,又遭共和黨人強烈抵制。最終,牽頭談判的拜登和麥卡錫雙方團隊找到妥協方案,不觸碰防務和退伍軍人開支、社會福利和醫保項目,轉而拿一小部分國內“可支配”項目“開刀”,5月28日晚才達成債務上限協議。

協議相關法案5月31日在共和黨掌控的衆議院以314票贊成、117票反對的表決結果獲通過,其中165名民主黨人投下贊成票,多於投票支持的149名共和黨人。投下反對票的共和黨人數也多於民主黨人。衆議院共435個議席。

危機無解?

據美聯社報道,共和黨強硬保守派衆議員認定麥卡錫談妥的協議就削減政府開支力度遠不及預期,原本有意提出罷免麥卡錫動議,但因湊不夠支持票數而暫時作罷。以共和黨團“自由核心小組”爲首的強硬保守派在今年1月衆議長選舉中多次阻撓麥卡錫勝選,致衆議長出現160多年未見的尷尬“難產”。麥卡錫被迫作出大幅讓步,包括同意任何一名衆議員都有權提出罷免動議。

共和黨強硬保守派代表人物、國會衆議員瑪喬麗·格林沒有支持罷免麥卡錫這一想法。作爲麥卡錫最親密盟友之一,她認爲,把麥卡錫趕下臺會導致共和黨人因內鬥白白浪費衆議院多數優勢,這會讓“美國民衆徹底噁心”。

雖然美債違約的警報短期內解除,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府多年“寅喫卯糧”累積的債務危機並未得到根本緩解乃至解決。兩黨無法達成有質量的治本方案,外界所能期待的最佳結果,無非是美國再度提高債務上限。

內存

美國四處借來的錢都用來幹什麼了?

開支無度、綱紀廢弛、寅喫卯糧……這是觀察人士提到美國政府財政政策時的常用詞彙。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023年4月發佈最新數據顯示,2023財年上半年即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美國財政預算赤字達到1.1萬億美元,同比增加4300億美元。赤字擴大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2023財年上半年美國政府支出同比增加13%,收入同比減少3%。

政府財政長期入不敷出局面是美國近半個世紀以來寅喫卯糧、開支無度惡習導致的結果,也是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不斷積累膨脹的重要原因。在選舉政治和霸權政策等因素作用下,美國大量財政資源遭到嚴重浪費,用於滿足利益集團和政客私利,不僅瘋狂擴張軍費維護霸權,還持續撒錢討好選民,既要“大炮”、又要“黃油”。

一方面,美國國防支出節節攀升。德國斯塔蒂斯塔調查公司統計,自2015年以來美國軍費持續攀升,2021年達到7420億美元。今年3月,美國政府提交的2023財年預算中,國防預算升至8133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這一數字或將增至9980億美元。另一方面,美國政客爲拉攏更多選票,不斷推動政府出臺缺乏可持續財政支撐的社會福利政策,通過寅喫卯糧式的“撒錢”討好選民,但沒有通過財政改革爲這些額外支出尋找穩定財源,而是完全寄望於繼續舉債。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道表示,近年來聯邦政府財政支出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應對新冠疫情、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費用上漲,以及政府其他社會服務支出上漲。美國布朗大學“戰爭代價”項目數據顯示,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戰爭中投入已超過4萬億美元。

伴隨債務高企,僅債務利息一項就已成爲美國聯邦政府的長期財政負擔。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最新數據顯示,2023財年上半年,美國政府僅債務利息支出一項就同比增加900億美元,增幅達到41%。

美國政府問責局今年5月公佈年度“國家財政健康報告”時明確表示,美國聯邦政府正面臨不可持續的財政前景。

本組文/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