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道

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龐大”,601258.SH)長達12年的A股旅程即將走至終點。

5月25日,*ST龐大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下發的《關於擬終止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上述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5月24日,*ST 龐大股票收盤價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人民幣1元,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2月修訂)》(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定》)規定,*ST龐大股票已經觸及終止上市條件,上交所依據《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對*ST龐大股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

至此,在完成破產重整3年多時間後,昔日“4S店之王”“國內汽車經銷商第一股”——*ST龐大退市已經是“板上釘釘”。5月25日開市起,*ST龐大股票停牌。

5月27日,*ST龐大再次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3年5月2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編號:證監立案字 0162023008 號)。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ST龐大旗下4S店一度超過1400家,市值超過500億元,其走向退市的結局令人唏噓。一位資深豪華品牌銷售總監對記者表示:“國內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大多采用重資產模式,龐大集團就是個中典型案例。買地建店再加上向廠家採購汽車支付購車款,4S店資金週轉龐大,一旦遇到市場環境惡劣,資金鍊就容易出現問題。基於此,很多經銷商集團會採用上市的方式進行融資和資金週轉,但上市之後,擴張的腳步一步不能停,時刻都得想着財務報表數據。在高壓之下,激進擴張所帶來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

據悉,在購地建店的模式下,*ST龐大的土地擁有量曾高達1.25萬畝,這使得其資金大量被佔用,這一重資產模式疊加其面臨的發展運營環境不利,使得*ST龐大陷入困局。

從“4S店之王”到瀕臨退市

*ST龐大曾有“4S店之王”的美譽。*ST龐大成立於2003年,2011年4月28日,其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爲國內第一家通過IPO實現登陸A股的汽貿集團。

官網信息顯示,2014年,*ST龐大首次榮登世界汽車品牌百強榜,作爲唯一入選的汽車經銷商集團,排名第50位,品牌價值達17億美元;在2018年中國新零售百強排行榜TOP100中,排名第21位。在2020年之前,其一直位列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前十。

*ST龐大曾經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其多年的發展一直受業內關注。

記者注意到,2022年,*ST龐大位列“2022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第17名,排名相較此前有所下滑。

與此同時,根據*ST龐大今年4月19日發佈的2022年年度報告,截至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267家經銷門店。可以看到,*ST龐大經營網點數量在持續縮減。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其經營網點數量分別爲402家、329家和283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022年,*ST龐大整車銷量分別爲14.1萬輛、14.14萬輛和12.98萬輛。

時間的指針走向2023年,*ST龐大“4S店之王”等光環褪去,根據上交所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相關文件,*ST龐大退市已無懸念。

根據*ST龐大5月25日發佈的《關於收到股票終止上市相關事項監管工作函的公告》,截至2023年5月24日,*ST龐大股票收盤價爲0.40元/股,已連續20 個交易日低於面值(1元/股),已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交易類退市指標。上交所自公司觸及交易類退市情形之日後15個交易日內,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覈意見,作出是否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ST龐大由盛轉衰是在2017年,當時其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從2017年到2023年,*ST龐大的前進之路頗爲曲折。

2019年,因資金緊張無法清償到期債務,*ST龐大被債權人申請重整,並導致控制權易主,三大重整方之一的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繼宏成爲實際控制人。

“2018年,受市場環境波動較大及公司立案調查事件持續發酵等因素影響,公司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部分金融機構對公司採取了一系列緊縮信貸措施,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進一步加劇,嚴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ST龐大方面此前曾表示。

根據 2019年經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計劃》,*ST龐大重整投資人及其關聯方受讓人曾承諾:*ST龐大2020年、2021年、2022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億元、11億元、17億元,或三年淨利潤合計達到35億元。

而根據今年4月*ST龐大披露的2022年度報告,龐大集團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5.80億元、9.02億元和-14.41億元,三年累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0.41億元。根據《重整計劃》的規定,重整投資人需補足的業績承諾補償款爲34.59億元。

從“4S店之王”到走向退市,*ST龐大何以迎來今天的結局?多位業內受訪人士認爲,*ST在上市之後,通過自購土地建店的方式快速擴張,其重資產運營模式使其面臨較大的運營壓力和現金流負擔。據悉,*ST龐大將大部分在銷售端獲取的利潤投入到了重資產購地建店上面,這使其經營風險加劇。

在2016年度財務報告公告中,*ST龐大曾有這樣的表述:“公司的營業網點主要在自有土地上建設,雖然短期內造成資金沉澱、費用增加的負擔,從財務報表上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隨着土地升值,公司的實際資產價值快速增加,使公司經營的安全性得到很大提升,長期來看公司的土地資源有利於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充分發揮資產效益,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

顯然,彼時*ST龐大沒有料到其接下來會陷入困局。在陷入困局之後,*ST龐大曾經的“掌舵手”龐慶華曾表示:“2017年被中國證監會調查的事件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特別是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制約了公司的正常經營,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一位經銷商集團負責人對記者說道:“除了自購土地建店擴張導致資金壓力加大外,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汽車銷售利潤變薄也加大了龐大的經營壓力。而面臨市場環境的變換,龐大也未能及時、有效地調整和轉型。”

傳統經銷商模式的困局與變革

*ST龐大今天面臨的局面不僅令人心生感慨,也讓汽車產業傳統經銷商模式的困局與變革再次回到聚光燈下。

根據2023年2月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2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2022年,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經銷商佔比僅爲19.4%, 42.2%的經銷商完成了年任務指標的80%以上。2022年汽車經銷商虧損面較2021年有所增加。豪華/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超過四成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盈利經銷商佔比分別爲30.3%及23.8%。

《調查報告》顯示,資金壓力大、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客流量減少是經銷商的核心痛點。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今年1~4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5.5萬輛和82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和7.1%。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9.1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均增長42.8%,市場佔有率達到27%。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正在進一步擠壓燃油車的市佔率。而目前汽車經銷商面臨的情況是,燃油車銷售仍是國內汽車經銷商的支柱業務。

“傳統燃油汽車下行已成趨勢,新能源車高速增長,進入了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的全新發展階段,此消彼長的趨勢愈發明顯。”近日,在2023中國汽車經銷商大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伴隨着產品的變化,過去以燃油車產品爲主體的經銷商,迫切地需要對產品品牌進行“瘦身”。經銷商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和狀況,對經營的區域和結構進行量身定製與優化調整。

“對於廣大經銷商而言,市場的持續下行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從去年百強經銷商集團的數據來看,出現了營收、利潤等多個維度的下滑,這在以往是罕見的。唯有變革方能實現破局,希望經銷商能夠充分發揮好自身在誠信經營和品牌口碑,以及在打造新車、二手車全生命週期閉環等方面所具備的獨特的渠道價值和服務優勢。”沈進軍說道。

沈進軍建議,汽車經銷商應從四個方面發力:其一要充分利用好政策紅利,全力推動二手車發展;其二要全面擁抱新能源,順勢而爲打造新能源車銷售服務新模式;其三要牽住數字化“牛鼻子”,實現精益化運營,推動用戶價值增長;其四要以汽車新零售驅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頭豹研究院汽車行業分析師黃鴻羽認爲,近年來造車新勢力的興起,一方面意味着新能源汽車擠壓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傳統經銷商完成銷量任務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當前行業內出現了自營、代理等新模式來取代傳統授權經銷,部分車廠爲了獲取更大的利潤而試圖把經銷商從汽車交易鏈中剔除。在這一背景下,二手車市場的崛起將爲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後的二手車市場將朝着更規範、更集中的方向快速發展。預計在2025年我國汽車經銷商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目前看來,未來的經銷商行業最重要的是維護自己作爲主流渠道的同時,抓住新的細分市場變革機遇。汽車經銷商需要在二手車、汽車金融的模塊找到新的增長點,來應對當前趨勢下可能損失的一部分收益。”黃鴻羽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