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是蜀汉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由于演义的影响,他们作为万人敌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拥有着如此多猛将的蜀汉,最终并未获得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对手曹魏的猛将在数量方面占优势,在质量方面也不弱。

曹魏有所谓“五子良将”的说法,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每一个人都立过赫赫战功,而其中的张郃更是凭借着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成为了让刘备最为忌惮的曹魏名将,更曾轻松击退诸葛亮。

张郃本是袁绍部署,在官渡之战中曾向袁绍提出正确建议,袁绍没有听从,导致粮草全部被杀,军心动荡不已,又听信谗言想要治张郃的罪。张郃无奈之下投奔曹操,曹操非常开心地说:“我得到张郃,就像是汉得到了韩信啊”,他将张郃视为了韩信那样的人杰,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并没有错。

在207年的白狼山之战中,张辽当阵斩杀乌桓首领蹋顿单于,让有着数十万大军的乌桓就此崩溃,帮助曹操彻底平定了北方。此后又多次击败马超,一开始是跟随着曹操“从破马超于渭南”,后来是独自在鄜城那里“又破马超”,让天下间素有威名的西凉锦马超不得不去投奔刘备。

斩杀蹋顿与打败马超,展现出来的是张辽那非同一般的武力,以及极为杰出的军事才华,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找到稍纵即逝的战机,发现对方最为薄弱的关键点就已经是一项相当了不起的本事,而在找到以后还能够极其迅速扑上战而胜之,这就已经非同小可了。

有志于一统天下的刘备,对于天下间的英才人物也有一番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对手曹魏相关的将领,更是下了苦功去研究,自然能够发现张辽的非同小可之处,也因此而最为忌惮张辽。

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率领上万精锐进攻汉中,曹魏宗室夏侯渊为主帅镇守汉中,派张郃守在前线的广石。刘备竭力进攻张郃,却始终没有收到成效,以至于不得不写信给后方的诸葛亮要援兵,而后方的诸葛亮将青壮派到前线以后,不得不在后方组织起妇女来运粮食,可见张郃让当时的蜀汉窘迫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张郃虽然厉害,却架不住主帅无能,夏侯渊在夜里亲自去修鹿角(防卫工事),而且还让张郃也出营寨去修鹿角。刘备见到有机可乘,立刻大举进军,由于曹魏军没有营寨可以固守,而且还已经分兵,所以不能抵挡,夏侯渊在此战中被黄忠射杀,而张郃则率败军退守阳平关东。

刘备在听到夏侯渊被杀的消息以后,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这里的“魁”指的就是张郃,尽管他职位不如夏侯渊,但是由于其杰出的能力,刘备认为他才是对战局影响最重要的,只有杀掉了张郃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胜利成果,可见忌惮之意有多深。

刘备那样的雄主,对于人的判断很厉害,在汉中之战时没有干掉张郃,后来他就给蜀汉造成了大麻烦。在228年的时候,诸葛亮率军大举北伐,一度震动天下,曹魏皇帝紧急任命张郃率领大军往前线对敌,张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到街亭,打败守将马谡,占据了战略要地,让诸葛亮声势浩大的首次北伐就此失败,可以说是轻松击退了诸葛亮,为曹魏立下大功。

不过张郃的最终结局却让人叹息,可以说得上是被司马懿给“阴”死的,那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因为粮尽退兵。张郃认为此时不宜追击,但是主帅司马懿执意不听,一定要他去追击,尽管张郃多次进言,根据兵法陈述种种不能追击的理由,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无奈之下还是去追击了,一去就中了埋伏身受重伤,最终不治而亡。

表面上看,张郃是亡于诸葛亮的埋伏,所以人们总说是诸葛亮杀了这一当世名将,但其实张郃本人在追击之前,就已经看出了诸葛亮有埋伏,且明确表达了不想去,之所以去追击只不过是因为遭到了司马懿的逼迫,可以说他是亡于司马懿“借刀杀人”的阴招之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