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彭水萍    

近日,國都證券接連發布公告,宣佈自2023年6月6日至6月30日,將以通訊方式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以書面紙質表決等方式,審議終止國都多策略混合型基金《基金合同》等相關事項。

這也是該基金首次發佈召開持有人大會的公告。

公告顯示,國都多策略混合型基金成立於2018年5月25日,募集金額約爲2.89億元,認購總戶數爲1693戶。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自成立以來至2023年6月1日,淨值增長率爲63.67%,年化收益率爲10.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該基金自2018年5月下旬成立以來,總共發佈了19份季報,但是每個季度末該產品的資產淨值都在5000萬元以下,而5000萬元也是大衆所熟知的清盤線。整體來看,該基金絕大部分時間資產淨值都在1000萬元以下。

更令人喫驚的是,在這19份季報中,有18份發佈提示,報告期內基金出現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那麼,爲何“強撐”5年後,國都證券還是熬不住,準備清盤該基金呢?

全部爲個人投資者持有

成立以來,基金每個季度末的資產淨值都不足5000萬元的清盤線,爲何能延續5年之久?有券商資管人士向記者表示:“估計中間有申購,日均規模是關注指標。”另有基金人士指出:“季末的資產淨值只是一個時點(值),是不是中間沒有出現過連續60個工作日資產淨值跌破5000萬元的現象?”

據記者瞭解,該產品幾乎在成立後的每個季度期間都出現過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唯一沒有出現的是在2022年一季度期間,原因是有機構突然大額申購。

公告顯示,2022年期間,有機構累計申購了該基金約2603.93萬份,佔一季度末基金總份額的90.54%。該機構持有期爲2022年1月27日至2022年4月7日,時長不足3個月。

鑑於上述情況,國都證券爲何沒有早些選擇清盤?國都多策略基金的基金合同對清盤的約定顯示,若要終止基金合同,需召開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現在新基金產品很多都是觸發清盤條件,隨即自動清盤,無需召開持有人大會。而老基金早先的合同約定,不但有觸發條件,還需要召開持有人大會。這個持有人大會,其實很難開的。”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該人士進一步指出,“持有人大會很難開,一種是公司沒有太大的動力去開。開持有人大會我只能發公告通知一下,至於他能不能看到或收到都不能保證,因爲客戶資源並不在公司手裏。另外,即使公司有動力去開持有人大會,也沒辦法把這個會一定能開成。因爲有時候客戶即使看到了,他不願意參加這個會議,不願意投票。很可能是持有人大會沒有開,就這麼一直拖着。”

相關公告顯示,這也是公司第一次發佈召開持有大會公告。記者試圖聯繫國都證券,爲何沒有早點選擇召開持有人大會,並未得到相關答覆。國都多策略基金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基金持有人戶數爲211戶,戶均持有的基金份額爲10618.37份,全部爲個人投資者持有。

國都旗下共有三隻基金

基金成立後不久資產淨值就跌破5000萬元的清盤線,在“強撐”5年之久後,國都證券這次“決意”清盤是爲哪般?

先來看看國都證券的公募基金佈局情況。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6月23日國都證券組織形式由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爲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更名爲“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8月19日,經證監會批准,公司獲准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國都證券的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爲0.52億元,旗下共有3只基金,均爲主動權益型產品。若本次持有人大會順利召開通過上述終止合同事項,那麼國都證券旗下的公募基金就只剩下2只。

“通常,小公司產品數量少,曾經也有不少(基金)試圖通過更換基金經理以提升業績,進而做大規模。從最終效果來看,很多都是收效甚微。”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

旗下基金本來就少,不是事出有因,想必國都證券都不會選擇清盤。那麼這個原因會是什麼呢?從國都多策略基金的基金年報數據中,或許能一定程度上看出端倪。

從利潤指標來看,該產品自2018年成立至2020年度每年都在賺錢。然而,進入2021年度,該產品當年所產生的各種收益已經不夠各種費用的支出,開始不賺錢了,虧損了近90萬元;而在2022年度,國都多策略基金已實現收益更是轉爲負值,虧損進一步擴大至216.56萬元。

對於國都證券而言,賺錢能力快速下滑,甚至到了不賺錢的境地,國都多策略基金或許也就沒有了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