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來,“保險+期貨”連續八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保障品種不斷豐富、規模不斷擴大、模式不斷創新、覆蓋地域不斷拓寬,從星星之火發展爲燎原之勢,早已成爲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三農”的重要抓手,爲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發揮着越發重要的作用。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

6月2日,由鄭商所、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共同舉辦的“上海地區風險管理公司論壇之基差業務系列會議”(第三次會議)——“保險+期貨”會議在上海舉辦。參與會議的行業專家,就如何發揮期貨市場支農作用,做到優化“保險+期貨”展開交流討論。

鄭商所立足特色農產品期貨品種優勢,經過多年邊試點邊改進,以貼近品種產業特徵和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爲導向,在“保險+期貨”工作上圍繞業務模式、組織模式持續優化創新,基本形成了價格保險與收入保險協同開展,自主建設與省級政府部門聯合建設並重的試點格局。據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至2022年,鄭商所開展“保險+期貨”項目數量達148個,支持金額4.5億元,保障金額173.6億元,現貨面積520.09萬畝,參保農戶41.43萬戶,賠付5.2億元。今年,鄭商所對“保險+期貨”項目的支持資金將同比增加50%。

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在品種上,鄭商所“保險+期貨”工作側重棉花、糖料甘蔗、甜菜、蘋果紅棗、花生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做實做好“土特產”文章,今年還增加了油菜籽品種的試點。區域上,鄭商所“保險+期貨”項目集中在品種主產區,覆蓋新疆、甘肅、陝西、廣西、雲南、河南、山東、遼寧等12個省級區域,今年還將增加內蒙古、湖北等地區。險種上,項目在價格保險基礎上逐步增加收入保險,兩種險種協同開展。組織模式上,得益於“保險+期貨”模式成效顯著,各級政府對模式的認識不斷加深,目前項目以自主建設與省級政府部門聯合建設並重。

在對“保險+期貨”項目的基本要求上,鄭商所以規範爲前提,強化項目閉環管理,要求方案一致、項目真實、理賠準確,在成本控制、適度保障前提下提升效果,鼓勵政府參與和模式創新。

不過,目前“保險+期貨”模式還存在保費來源不穩定、未系統融入農業保險制度體系的問題。據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商所“保險+期貨”工作今後的思路是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基礎上,爲我國農險模式創新探索新的路徑,助力農業強國建設,助力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保險+期貨”模式自試點以來,在項目數量和承保貨值上保持了增長,新湖瑞豐總經理助理廖翔雲表示,試點規模從小範圍、少數量到整縣域種植面積全覆蓋,保險險種從單一的價格險到兼顧農產品種植產量和價格風險的收入險,再到全方位保障養殖主體飼養成本和畜禽價格的養殖利潤險,涉及品種逐步擴大, 保費補貼渠道逐漸多樣化,項目運作模式全面實現產融結合。“隨着農戶、政府相關部門對‘保險+期貨’模式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持續提升,‘保險+期貨’項目未來前景廣闊。”她說。

2015—2022年,新湖期貨通過“保險+期貨”項目爲“三農”保駕護航八年,積累了豐富經驗。對於“保險+期貨”模式下一步的優化路徑,廖翔雲認爲,首先期望“保險+期貨”模式能不斷向市場化、常態化方向轉變和優化,採用由政府主導,同時申請交易所支持的運作機制,以參保主體需求導向和主動響應爲核心,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共同推動實施。其次是不斷豐富保費資金來源多元化、長效化,加大財政補貼支持力度,自下而上地推動建立常態化財政補貼機制。再次是建立並完善“保險+期貨”項目效果評估體系,把抵禦和規避風險的最終效果作爲主要指標,對整個項目流程中的風險管理、資金流轉、參與各方受益程度等進行綜合評估。最後是要持續優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形式。

海通期貨衍生品部總經理王洋也表示,“保險+期貨”已經從試點階段進入優化階段。他從方案創新方面介紹了利用連續最低結算價期權、帶鎖定期權等形式,提升“保險+期貨”項目效果的案例。“通過期權結構設計提升賠付效果,更重要的是基於對行情未來的分析和判斷,配套更加貼合行情走勢的期權結構,可以充分發揮期權結構的優勢。”他說。

在“保險+期貨”模式的優化思路上,他認爲,從行業長遠發展考慮,應倡導和促進良性競爭,讓“保險+期貨”模式進一步實現高質量持續發展。

最近四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有三年關於“保險+期貨”都提到了優化,“保險+期貨”可優化的空間也不斷擴大,這也讓業務的規範性訴求越來越迫切。光大期貨研究所副所長徐邁裏表示,“保險+期貨”業務需要加強模式規範,包括流程的規範、定價的合理和風險管理意義的體現。以公司在“保險+期貨”業務的實際操作流程爲例,他詳細介紹了做好流程規範的方式。

在具體的優化路徑上,他認爲,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實現:一是緊密結合產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從產業需求出發,風險管理纔有意義,也容易被產業理解、便於推廣,“保險+期貨”模式也纔能有持續性。除了保險方案的制定要結合產業風險管理需求,起保時期的選擇也要符合承保主體的實際需求。二是從保險角度延伸發揮保險價值,可以結合產業鏈上下游,讓上游農資公司和下游收糧企業等享受保險紅利。三是從期貨角度豐富方案、優化選擇,根據保障目標和行情判斷,提供多樣的方案選擇。四是優化保費的構成,增強政府補貼力度,給參保主體更多選擇的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