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怎样开放

原地封片

高校校园要不要向公众开放?有道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四大功能。公众对高校的最大愿望,当然是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同时,开放校园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颇受关注。作为历史人文积淀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地,高校通过开放校园,可陶冶公众情操,提升文明素养,自身也可更深层次融入社会。且我国高校大多为公立大学,作为公共资源,就不应是天之骄子独享之地。在社会已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秩序时,对于那些依然以疫情防控为由,延续“疫情围墙”的高校,公众呼吁其敞开胸怀,当在情理之中。

网上有篇文章说得很直白:“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需要讨论吗?”我认同这样的观点,更觉得如今最紧要的不是讨论高校要不要开放,而是怎样使高校开放得更好。

上海的一些著名高校作出了示范。从上月起,同济大学对公众开放,访客无须再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可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从指定校门进入学校。上海交通大学也已在开发建设个人参观预约系统,过渡期间可在信息登记后进入。不过,也有高校规定,校外人员需要校内人员申请亲友才能入校,这似乎“放”得还不够。还有的需“付费入校”,给“黄牛”钻了空子。

高校开放的前提是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为此,具体开放的范围、时段,应进行科学、民主决策。通过因地制宜采取柔性管理办法,实行实名制预约和验证准入,建立开放的长效机制等,做到“开放为常态,不开放是特例”。对于诸如体育场、图书馆等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维护的场所,可有条件地开放,哪怕是有偿开放。对于不宜开放的场所、设施,要解释清楚,赢得公众的理解。

当然,公众也要遵守公序良俗,遵循高校管理制度,不因开放而破坏校园的安静和书香氛围,不给教学秩序和日常管理带来不利影响,而是以文明的行为,表现出对高校的友好和珍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