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2023年世乒賽落下帷幕。我們的乒乓球隊參加了五個項目,但贏回了六個獎盃。其中,未獲得冠軍的馬龍獲得的單人獎盃堪稱乒乓球界的最高榮譽。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連續獲得三屆或四屆單打冠軍的運動員纔有資格獲獎。歷史上只有三個球員,分別是莊則棟、王楠和馬龍。

如果考慮到莊則棟時期的特殊歷史,女單的競技性不如男單,那麼馬龍的成就就更加難得了。

不過,賽後權彥發現不少球迷對複製獎盃存在一些誤解,也有人對他的前世今生了解不多。讓鄧亞萍表示"憐惜"的孩子到底是什麼來歷?

誤區一:所有世乒賽獎盃複製品都有。

這是評論區常見的誤解。不少球迷認爲,世乒賽無論在哪個項目上實現三連冠,都一定會得到一座雙冠王,或者至少是五個單項三連冠。然而,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觀點,首先讓我們看看第4.1.12.3條規定《國際乒聯手冊》的內容:

連續3次或總共4次贏得男子或女子單打冠軍的球員,將獲得國際乒聯永久擁有的相關獎盃的半尺寸複製品。

通過以上這段話我們看到,世乒賽的雙冠王,僅限於男單女單三連冠或者四連冠。獎勵是一個只有原來獎盃一半大小的小獎盃。對於團隊和配對,滿足此條件的團隊或組合無需獲得重複的獎盃。

對此,全妍曾託朋友請教過三屆世乒賽混雙冠軍劉煒,得到的答覆是,她從未獲得過雙冠王;而且,我們隊是N組長期冠軍,雙打三連冠。皇冠組合,沒聽說過有重複的獎盃:如果有,肯定會鋪天蓋地的宣傳,可惜沒有。

迄今爲止,世乒賽複製品獎盃只有三人獲得,而且還只是單打獎盃:當然,男單莊則棟和馬龍複製了聖路易斯。布拉德和女單特魯姆普複製了吉斯特杯。這裏還是不一樣。

誤解二:只有莊則棟、馬龍和王楠實現了世乒賽單打三連冠。雖然按照規則,通過世乒賽單打四連冠也可以拿到重複獎盃,但由於單項世乒賽每兩年舉辦一次,一次四次奪冠至少需要八年時間。年。線。這實在是太難了。一點:如果一個運動員能保持這麼高的水平八年,其他對手真的沒法打了。

不過,上述情況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的,那就是現在的乒壇。衆所周知,世乒賽已經舉辦了將近一百年,不同的時期有着不同的規則和背景。莊則棟(1961~1965)、馬龍(2015~2023)和特魯姆普(1999~2003)並不是唯一實現單打三連冠或四連冠或以上非連冠的球員。

甚至在二戰之前,匈牙利選手巴納就取得了五次男單冠軍,而巴納的隊友梅德揚斯基則在第一屆至第五屆世乒賽上獲得了女單冠軍。此後,英格蘭的伯格曼在1937年至1950年四次奪得男單冠軍,羅馬尼亞的羅齊亞娜(後改爲以色列)在1950年至1955年連續六次奪得女單冠軍。

但是,那個時候的世乒賽,跟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一年舉辦一次,競爭壓力遠小於年輕一代,所以國際乒聯沒有設立重複的獎盃。

直到195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才改爲兩年一屆,獎盃重複,規則也與最初不同。當時規定,女單必須連續四次奪冠,否則不能連續五次進入前列。結果幾十年來只有特魯姆普實現了三連冠,於是國際乒聯在2003年修改了規則,統一男女標準,否則特魯姆普不可能贏。

最後說說一些路過獎盃副本的運動員。

客觀的說,雖然早些年世乒賽每年舉辦一次,但班、梅詹斯基、羅津三人能夠奪得5個甚至6個單打冠軍的成績,其實和現在兩年一樣。可惜那個獎盃當時沒有複製,也沒有追授給他們(羅齊亞努2006年才離開)。

1959年以後,有些運動員連奪兩屆世乒賽單打冠軍,卻未能第三次奪冠。典型代表就是郭躍華。他在1981年和1983年達到巔峯,兩屆亞軍實屬恥辱,但據說他的勝負比當時的莊則棟更具有歷史意義,這裏不展開討論。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更接近於複製獎盃,那就是拿到三個總冠軍卻又不合並。有三個典型代表。第一個是鄧亞萍。她在1991年、1995年和1997年獲得過冠軍,但在1993年。2023年,她爆冷輸給了新加坡的景俊紅,所以當她看到馬龍在德班世乒賽上捧起獎盃時,她說自己"太很可惜"。

另一位是王勵勤,他曾在2001年、2005年和2007年奪得金牌,但在2003年輸給了奧地利的施拉格。此外,王勵勤還在2009年世乒賽上進入過男單決賽,但在2009年的世乒賽上輸給了王皓。結束。可以說,他已經無限接近複製獎盃了,這比鄧亞萍更讓人痛心。

第三個是丁寧。她在2011年、2015年和2017年獲得冠軍,甚至沒有並列。

目前,乒壇最有可能奪得下一座復刻獎盃的選手,自然是樊振東了。他已經在2023年和2023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得男單冠軍。很難預測沒有發生什麼。希望小胖繼續一步一個腳印,努力攻克馬龍大哥的大山: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