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 (焦磊)日前,由中國科普研究所舉辦的科普中國智庫專題活動——科普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學術論壇暨《科普研究》編委會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科普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 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爲主題,與會專家圍繞新時代科普高質量發展和科普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開展交流研討。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不久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本次論壇以科普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爲會議主題,旨在進一步探求科普如何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路徑,推動新時代科普工作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普研究》質量與影響力穩步提升發揮積極作用。

與會專家編委圍繞會議主題開展了深入研討,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原院長鬍志堅研究員做了題爲《科學:進化的產物》的報告,他認爲,現代科學在一定意義上是進化的產物,科學精神是科學進化對社會文化職能的必然要求。胡志堅表示,新時代科普內容應該是弘揚進步的科學,科普工作要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服務於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同時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許穎研究員作了題爲《認識、適應、科普人口發展新常態,助力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基於人口變化數據,就當前我國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人口發展趨勢特徵進行了科學闡釋和分析。他認爲,我國長期擁有人力資源稟賦優勢,科普在助力人口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要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同人口高質量發展聯繫起來,並從人口學視角提出了科普服務於人口素質提升的新思路。

中國科普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科普研究》編委會常務副主任王挺研究員圍繞科普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理論和實踐三個邏輯,作題爲《深刻把握新時代科普工作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邏輯》的報告,深度解讀了科普如何賦能中國式現代化。他提出,要深刻把握黨的創新理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握科普工作“堅持人民性、突出引領性、注重科學性、賦予時代性、把握融合性、拓展開放性”的本質要求,加強科普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用高質量科普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賦能。

會上,編委們聚焦主題,圍繞新時代社會公衆科普需求、科普高質量發展路徑、強化科學精神引領、不同領域的科普分層分工、構建科普理論的方法、體系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並從拓展研究主題、開展專題調研、加強理論指導、深化欄目板塊等角度提出了促進《科普研究》創新發展的的建議。

編委會提出,要認真領會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對於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作用。時代呼喚更深入的科普理論與實踐研究,新時代科普研究工作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努力構建新時代科普理論體系,打造一流學術期刊,更好服務新時代科普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