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昨天上午,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中有北京生態環境工作者、生態環境公益大使,以及生態環境志願者和市民代表等,大家結合自身工作和環保經歷,圍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展開交流。

“北京山區地勢高差懸殊,造成了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分佈特徵。從低山向上,依次有灌叢、落葉闊葉林和亞高山草甸,植被類型多樣。再加上平原地區,北京有5條大河,河流、溼地、農田等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爲各種野生動植物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使得北京成爲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活動現場,來自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生態所的專家喬青介紹了北京的生物多樣性特徵。

近年來,北京市嚴格落實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統籌部署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工作,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任務納入每年的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推進落實。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自然生態保護取得積極進展。

“北京的鳥類有500多種,是世界上鳥類最豐富的首都之一,這不僅是因爲北京位於全球鳥類遷徙區域上,也跟我們多年來堅持植樹造林、城市綠化、恢復野鴨湖溼地、永定河生態恢復等密切相關,最近幾年來,記錄到的鳥類的種類和數量均有了明顯的增加。”喬青說。

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是北京市唯一獲批的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擁有秀美的溼地風光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僅爲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了作用,同時也承擔着科普宣傳任務。“作爲北京市生態環境教育基地,我們每年會開展以溼地日、愛鳥周、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溼地功能等爲主題的科普活動,還與學校聯合開展‘溼地科普知識進課堂’系列活動,受到學生和遊客的好評。”北京市海淀區溼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推動公衆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提升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多年來,我們積極拓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的‘朋友圈’,搭建合作平臺,整合優質宣傳資源,打造‘大宣教’格局,推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中心主任安欣欣說。“目前,像翠湖溼地這樣的北京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已經有60家,環保設施向公衆開放單位也已經發展到63家,它們都是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的重要平臺。”

出門見綠,推窗見景,市民在充分享受優美環境的同時,一些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有指示作用的物種也在不斷被發現和記錄。不少市民跟東北刺蝟、黃鼬、紅腳隼等野生動物有了“偶遇”,在山區大花杓蘭悄然綻放,金雕、豹貓自由生活。

潘清泉是一名攝影愛好者,長期在大興南海子拍攝天鵝。他不僅拍攝天鵝,還自願做起了保護鳥類野生動物的志願者。“這些年我在拍攝時,一直呼籲大家文明拍攝鳥類,以不干擾不驚擾爲前提進行拍攝;而且,在鳥類遷徙季的時候,我會做一些保護類的志願服務工作,提高大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認識,這也是我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潘清泉說。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賢姝表示,“兩山兩河”的特殊地形賦予了北京市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多年來,北京市以紮實的行動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未來,京華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將隨處可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