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跟投科創板項目超六成浮盈

17個跟投項目浮盈均超億元

◎記者 唐燕飛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5月底,保薦機構跟投鎖定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46家,其中161家爲浮盈狀態,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項目浮盈比例爲65.45%,跟投浮盈規模過億元的科創板公司有17家。中信證券保薦的海光信息跟投浮盈達到3.4億元,成爲目前科創板跟投的最大贏家。

科創板跟投制度的一大特點是,投行業務不再只是券商與IPO公司的“一錘子買賣”。業內人士認爲,科創板跟投制度有利於改善券商IPO過程中“只薦不保”的情況,與投資人共擔風險與收益。

目前,頭部券商均提出旗下投資、投資銀行、投資研究業務形成共振的“三投聯動”模式,以服務企業全生命週期,這令投資銀行業股權承銷頭部化趨勢愈發顯著。

券商跟投盈虧分化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31日,保薦機構跟投鎖定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246家,其中保薦機構跟投產生浮盈的科創板公司有161家,產生浮虧的有85家。

儘管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超三成,仍然有不少項目給保薦機構帶來了豐厚的跟投浮盈。截至5月底,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規模過億元的科創板公司有17家,其中排名前5的科創板公司分別爲海光信息、拓荊科技、晶科能源、復旦微電、佰維存儲。

海光信息的保薦機構爲中信證券,截至5月31日,中信證券的跟投浮盈爲3.4億元,而海光信息的首發承銷保薦費用爲1.88億元,跟投浮盈接近首發承銷保薦費用的兩倍。拓荊科技的保薦機構爲招商證券,截至5月31日收盤,跟投浮盈爲3.06億元,跟投浮盈爲首發保薦費用的2.46倍。

跟投浮虧方面,截至5月31日,中金公司、高盛高華保薦的百濟神州合計跟投浮虧達2.56億元,兩家券商各浮虧1.28億元。“算上兩家券商參與包銷可能產生的浮虧,中金公司、高盛高華從這單業務上賺取的承銷保薦費已快被浮虧擊穿,跟投收益直接對券商的投行業務構成挑戰。”華南一名投行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今年6月,多家科創板公司的券商跟投股份面臨解禁。從單個IPO跟投收益率來看,安信證券收益頗豐。今年6月15日,東威科技保薦券商戰略配售股份將迎來解禁。兩年前,保薦券商安信證券認購了272.32萬股。截至6月6日收盤,浮盈已達1.89億元,而這個IPO項目的首發承銷保薦費用爲0.33億元,安信證券嚐到了跟投的“甜頭”。

也有券商即將解禁的科創板跟投項目面臨浮虧。中信證券保薦的金迪克目前跟投浮虧約爲500萬元,而金迪克的解禁日期爲今年8月2日。

“三投聯動”重塑投行生態

科創板上市公司普遍呈現高成長屬性。上交所數據統計,2022年,科創板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2120.49億元,同比增長29%;實現歸母淨利潤1135.89億元,同比增長6%。

在服務科創板項目上,監管明確中介機構“保薦+跟投”。業內人士認爲,通過構建資本約束方式,可消除發行人與主承銷商的利益捆綁,也倒逼券商不斷提高自身實力。

“科創板跟投浮盈爲券商帶來不可小覷的投行業務增量收入。但若科創板跟投項目出現虧損,也會使投行整體業務縮水。”平安證券一位投行人士表示,“科創板跟投制度及全面註冊制落地,對IPO項目的質量把控、發行定價提出了更高要求,驅動券商的投行業務模式向投資、投研、投行‘三投聯動’轉型。”

招商證券總裁助理、投行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治鑑表示,券商投行需圍繞國家政策導向進行業務研判,提前佈局重點行業,挖掘培育推薦更多優質企業上市,力爭對好企業早發現、早服務。借科創板跟投和全面註冊制實現從“上市通道”到投資、投研、投行“三投聯動”轉型。券商的行業研究、價值挖掘、盡職調查、資產定價、項目承銷、市值管理等能力日趨重要。

安信證券董事長黃炎勳表示,投行必須擺脫傳統的業務佈局模式,對前沿產業須更深入研究,並提高公司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