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姜婷婷 田晨旭 胡文嘉 程云杰)从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华北地区多个水系数十年来首次贯通入海、长江黄河干流全线均达Ⅱ类水质,到素有“水质监测员”之称的桃花水母重现多地水域……中国的治水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在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主管李垒看来,无论是大尺度的流域生态修复保护,还是小微生境的功能提升,都从不同维度展现中国水利事业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秉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卷。

加强顶层设计 擦亮文明底色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河湖治理的不断优化,离不开观念创新与机制保障。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2017年,中共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再次强调“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2018年,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2017年6月,河长制被写入水污染防治法。今天,中国有各级河湖长120余万人,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人守护。

今年4月实施的黄河保护法、与此前颁布的长江保护法,为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护,成为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标志性举措。

为用好水资源,中国着力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北京市水务局河长制工作处副处长张松说,越来越多的河湖焕发出新的生机。近年来北京有80多眼泉水复涌,2021年五大河流26年来首次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累计回升9.79米。

今年4月,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不仅有生态意义,也有文明的意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万金红说,大运河在历史上是一条功能性极强的河流,既是物资流通的渠道,也是文化传递的通道,更是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载体。

减少污染排放 守护河湖健康

虽然已时隔半年,但北京市水文总站化验室主任郭伟仍掩不住在怀柔水库发现桃花水母时的兴奋之情。“这是桃花水母在北京消失20多年后再次出现,非常难得。”

据郭伟介绍,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水质检测员”,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洁净无害。

近些年,桃花水母的美丽身影频现于海南五指山、辽宁大连、四川成都等多个城市,成为各地水质跃升的力证。

作为改善水质最直接的措施之一,减少污染排放一直是中国治理水环境的重要抓手。中国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方案,长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9成以上,推动解决2万多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完成黄河中上游及汾河流域6省30地市入河排污口排查。

2022年,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分别降低3.7%、5.5%。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太湖连续14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和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目标,黑河东居延海实现连续18年不干涸。

中国水环境治理还在持续推进深化中。今年,将完成800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预计到2025年,农村较大面积黑臭水体也将基本消除。

回忆20年前的北京,李垒说,那时不少河流都有污染和断流问题,到夏天还有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现在断流的河少了,水生态环境的改善肉眼可见。”

乘坐科技快车 释放生态红利

随着水质日渐向好,中国的治水工作逐步从治污为主走向生态治理,小微生境的改造更是为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创造了更多可能。

在北京,很难消纳的河道淤泥被制作成了内部中空的“鱼巢砖”,铺设在河床上。水下监测设备观察到,晚上不少鱼会钻到砖里休憩。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蕾说:“这种探索解决了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问题,也为城市河道里的鱼提供了躲藏的场所。”

生物多样性是水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北京专门发布了水生动植物调查技术规范,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鸟类、底栖动物等10类生物。

据北京市水文总站水生态监测评价科科长刘波介绍,以往,鸟类观测主要依靠“人工蹲守”,费时费力且过于依赖专家经验,观测效果还会受到天气、光线等自然条件制约。“这促使我们萌生了把‘人脸识别’应用于‘鸟脸识别’的想法。”他说。

今年,北京市水务系统“河湖鸟类人工智能识别监测装备”新设12处站点。沙河水库监测站在“开工”首日便识别50多种鸟类。去年,官厅水库还成功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影像。

水生态监测技术日臻完善只是中国大力建设智慧水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广泛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助力水生态保护,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创造了全球18%以上的经济总量。2022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降低了33.4%和50.3%。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期盼。”李垒说。

谈起对未来水环境的期待,郭伟说,北京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野生鱼类有85种,其中包括一些洄游鱼类,比如鳗鲡、棘海马、凤鲚等。由于种种原因,北京的鱼类曾一度跌至40种左右。随着近些年水生态的改善,目前鱼类数量正在逐步恢复。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消失的鱼类将重现北京的河道,我们可以在玉渊潭里看见棘海马,那也是一种幸福。”他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