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部專門有一個西安交大項目庫。”宋柯是北京一家VC機構投資總監,聊起創投圈的大學門派十分熟稔。除了衆所周知的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等傳統名校,最近他對一所985印象尤爲深刻——西安交通大學。

今年以來,他在投委會推的幾個項目都被pass了,最後只有一個來自西安交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業公司,順利走完了投資流程。

無獨有偶,最近儲能賽道兩筆重磅融資出爐——奇點能源完成超7億元B輪融資;中儲國能完成超10億元A輪融資。令人意外的是,這兩家公司創業團隊都與西安交大有着密切聯繫。“在新能源的時代,西安交大的校友表現較爲突出。”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感嘆。

放在全國範圍內,西安交大的知名度並不高。其實在C9聯盟中,就有西安交大的身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投資先投人,在硬科技投資人眼裏,這裏正在走出一位位創始人。

投資人排隊,剛投了兩位西交大校友

我們先從兩則融資事件說起。

首先儲能新晉黑馬公司——奇點能源。今年5月,奇點能源宣佈完成超7億元B輪融資,金石投資領投,金鎰資本、高瓴創投、廣發信德、黃河實業、華金資本、皖能資本、朝希資本、新尚資本、科實資本、西高投等跟投,歷史投資人IDG資本、源碼資本、中科創星、晨道資本持續加註,集結了一支強大的投資人隊伍。

公司創始人劉偉增是一位70後,早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後來在2004年10月加入全球能源事業解決方案供應商——特變電工。從工程師到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劉偉增在新能源核心裝備研發領域一干便是十餘年。

期間,劉偉增在專業上繼續深造,拿下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學位。2018年11月,劉偉增選中了特變電工業務之外的另一條賽道儲能,毅然開啓了創業之路。

2020年底,奇點能源完成了中科創星參與的天使輪融資,隨後又完成了多輪融資,投資方爲水木春錦、麥格米特、IDG資本和源碼資本。很快,新一輪融資也來了。2022年4月,晨道投資團隊向奇點能源團隊伸出了橄欖枝。算上最新一輪,奇點能源目前已完成了5輪融資,陣容豪華。

還有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中儲國能。5月底,中儲國能對外披露了A輪融資,融資金額超10億元,由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信達鯤鵬領投,跟投方有聯想之星、中科創星、招銀國際、華控基金、普華資本、新鼎資本、浙能基金、廣西廣投、建信(北京)投資、國晟基金等產業投資人和知名投資機構,陣容不小。

在外界看來,中儲國能技術來源於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研發團隊來自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然而深究一層,中儲國能首席科學家,即國內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創始人陳海生,本科正是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

這一些並非巧合。

放眼國內,西安交大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實力強勁,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是西交大創建最早、學科設置最齊全、師資力量最雄厚的學院之一,也是我國能源動力科學與技術領域最具影響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創新基地。

2020年,西安交大設立了全國首個且唯一一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彼時,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曾在啓動儀式上表示,在未來世界格局發展下,儲能專業必將深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西安交通大學率先瞄準國家需求,開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是精準培養儲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強我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能力。

時至今日,儲能已經成爲新能源最火爆的賽道,擠滿了投資人。

一所被低估的大學,走出一支硬科技創業軍團

在大家印象中,西安交大常常被身居上海的“孿生兄弟”上海交大掩蓋了光芒,一度被稱爲最“落寞”985高校。殊不知,這幾年創投圈湧現不少西安交大校友的身影,他們活躍在各個硬科技創業賽道。

“比如在機器人領域,除了我們熟知的哈工大、北航系創業者,其實西安交大校友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北京一位硬科技投資人如是總結。

1983年出生的蔣超,自小便很擅長數理學科,曾在高中時期拿過陝西省物理競賽的銀獎。高考時,他的成績完全可以報考清華、復旦等名校,但還是遵從父命選擇了西安交大。畢業後,蔣超曾擔任前Google X實驗室Project Tango項目負責人,管理400人團隊和複雜的研發系統,是視覺導航、並行計算和深度學習領域的專家。2018年5月,蔣超回國創辦了Syrius炬星。如今,這家公司拿到了紅杉中國、明勢資本、真格基金、豐年資本等一線投資機構的投資,更被互聯網大廠字節跳動看中。

還有優艾智合的掌舵人張朝輝,同樣畢業西安交大。念博士期間,張朝輝便有了創業的想法。2017年,他拉着師弟南下深圳開始創業。瞄準方向後,張朝輝帶領着優艾智合殺入智能製造領域和智能巡檢運維領域,成爲半導體及電子製造、電力行業、能源冶煉等多個場景的頭部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期間,優艾智合身後聚集了西交大1896、SOSV、英諾、SIG、藍馳創投、真格基金、軟銀亞洲、IDG資本、松禾資本等一衆國內知名投資機構。

3D視覺領域的知象光電創始人周翔,本、碩、博均在西安交大就讀,還是母校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年,他創立知象光電,專業從事3D數字化與智能硬件研發,通過底層創新、自主研發,實現了我國高精度3D相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跨越。目前,公司已獲得軟銀中國、深創投、國中創投、中科創星等知名風投投資,開始籌劃於2023年申報科創板上市。

而在新材料領域,這兩年西安交大校友陸續收穫了兩家上市公司。

其中,西交大校友王文斌創辦的斯瑞新材去年成功在科創板上市,成爲西交大材料學科第一家成功實現產學研用全鏈條體系的科創板企業。早在1987年,王文斌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就讀於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畢業後,他曾進入到西安華山機械製造廠做了幾年技術員,便決定辭職下海。1995年,王文斌創立了斯瑞新材,專注於銅合金材料的研發和製造。

成立20餘年,斯瑞新材已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製造高導高強銅基合金新材料的廠家。飲水思源,王文斌也在不斷回饋母校,先後多次捐助基金支持母院建設,與母院共建“西安交大-斯瑞銅基新材料創新中心”,建立科研合作。

還有西交大校友王亞龍創辦了萊特光電。2010年,王亞龍創業,取名萊特光電,寓意着“像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一樣,開創中國OLED材料產業”的願景。有趣的是,斯瑞新材和萊特光電的核心創始團隊,是西交大材料學院的校友同門。2022年,萊特光電在科創板上市,王亞龍坐擁人生第一個IPO。

回顧在西安交大的求學經歷,王亞龍曾說道:

“我在交大讀書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美麗的校園、宏偉大氣的圖書館,以及良好的學習氛圍,到現在都感覺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雖然遠離北上廣深,但西安交大一直是硬科技投資人關注的重點高校之一。

“西安交通大學作爲傳統工業強校,在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半導體和材料領域都比較有優勢。”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透露,此前中科創星投資了多家西安交大相關項目,主要集中在能源和材料領域。

熱鬧一幕:投資人去西安高校挖項目

投資人盯上西安交大並非偶然。

追溯起來,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最早興辦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十九世紀末,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於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後定名爲交通大學,這便是西交大的前身。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戰略的需要,國務院決定1956年交通大學的主體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爲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爲全國重點大學,而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爲上海交通大學。後來,西安交大成爲首批進入國家“211”和“985”工程建設學校。

建校百餘年來,這所大學創造了百餘項國內外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在搶佔科研製高點方面發揮了交大的引領作用,其中包括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第一個汽輪機、汽車製造、製冷與低溫和壓縮機專業,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處理芯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剪統一強度理論等。

同時也爲社會輸送的大批人才:有200餘名西交大校友當選“兩院”院士。遷校以來,西安交大向國家輸送了各類人才29萬餘名,學校培養或在校工作的院士89名,走出了6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教育部曾對西安交大有一句評價,“這是一個能在浮躁世界中放下一張平靜書桌的地方。”這也是對西安交大最準確的評價,正如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而在投資人眼裏,在西安,像西交大這樣氣質的高校不在少數。譬如同樣低調且有實力的西工大,也是投資人的重要項目源。

地處西安,西工大在全國的知名度不高,卻是被國家認定的國防工業院校,也被大家親切稱爲“國防七子”之一。過去數十年,西工大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多個國防特色鮮明的“第一”。全國第一架小型無人機、第一臺地效飛行器、第一型50公斤級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臺航空機載計算機均誕生於西工大。歷史上,鑄造、航空宇航製造工程、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6個學科的全國第一位工學博士,均由西工大培養。

就連海內外名校畢業生擠破頭想進的華爲,也頗爲偏愛西工大。2020年,華爲聯合西工大開設“鴻蒙生態菁英班”,目的在於培養掌握前沿終端技術的優秀人才。

這幾年,創投圈崛起一支西工大系創業者——手握華秦科技鉑力特等兩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折生陽,畢業於西工大鑄造工程專業;工業級無人機獨角獸因諾科技,創始團隊均脫胎於西工大研究團隊;新材料領域的現象級創業公司泛銳熠輝,創始人姚棟嘉是西工大材料學博士;被字節收購的黑帕雲創始人陳金洲早年被保送到西工大,學習航空動力工程;道博新材是西工大複合材料構件先進製造技術團隊的成果轉化公司;聯豐迅聲創始人項彬是西工大航海學院的碩士畢業生;大衡天成創始人遊鴻爲西工大博士……他們上天、入地、下海,創業範圍輻射航空、航天、航海、材料和製造等多個硬核領域。

當然,西電也是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位於西安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電”或“西軍電”,前身是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悠悠數十載,西電爲創投圈輸送一個個實力強勁的硬核創業者。譬如光伏設備龍頭北方華創董事長趙晉榮,畢業於西電的微電子專業;機器視覺頭部公司凌雲光掌舵人姚毅本科就讀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即西電的前身,而該公司也是本土創投巨頭達晨爲數不多重倉的項目之一。

“還有西安微電子研究所、西安交大、西電、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一定會帶來下一步西安在相關產業的發展。”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負責人王曙光在2022全球創投峯會分享道。

衆所周知,科技創新對理工科人才的依賴度非常大,西安深厚的理工科人才底蘊逐漸展現出來了。

“當前正處於硬科技的創業週期,硬科技項目技術壁壘高,需要長期、可持續的正向研發能力。而西安這幾所高校一直低調做研究,踏踏實實搞成果轉化,他們的項目是具有獨特優勢的。”英諾天使基金運營副總裁張雷表示。

“從高校的情況也可以看出,西安是一座很有定力的城市。”北京一位投資人分享自己的觀察:這些年,西安一直堅持在硬科技產業深耕,即便在互聯網最熱烈的時候也未改初心。

如今,硬科技創業崛起,這羣曾被掩埋的理工高校終於等來自己的時代。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張繼文,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