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得清醒,得知趣。

没有人会对你的人生负责,更没有人有义务倾听你内心的痛苦。

遇到了伤痛怎么办?

早些醒过来,毕竟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倾诉,而是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能力。

当你认知水平和能力提高了,你内心的那些痛苦,只会成为你成长的动力。

01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有一句话说得好: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身边的亲人逐渐离她而去。

因为自己的粗心,孩子被狼吃掉了。

她从此就像变了一个人,无心工作,无心打扮,每天逢人就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

刚开始,别人还对她充满了同情,但日子久了,大家听得多了,难免心生厌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各人有各人的心酸,没有人能够无忧无虑地过完这一生。

有人选择将苦楚埋葬在心底,有人选择将苦楚逢人倾诉。

其实,逢人就诉苦,根本就不会让你减少苦难,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也无法挽回。

更何况,你痛彻心扉的感受,在他人的眼中不过是一个故事而已。

就像余秋雨所说的那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你,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的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

没有人会希望生活中充满了阴霾,就像大家都喜欢太阳,是因为它可以带来光明和温暖,可以让人忘记烦恼,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一样。

假如人生这场旅途,常常是阴天作伴,那将是一场阴郁、索然无味的旅程。

无论何时,学会隐藏伤痛,学着靠近阳光,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02你的诉苦可能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

“世间的人和事,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样子,然后静静地去等待就好了。”

人在低谷,最该做的事就是保持沉默,而不是到处诉苦。

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古人用他们的经历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人啊,落魄了,哭喊是没有用的。

无论是对亲戚还是同事朋友,看起来你是将他们当作自己人诉诉苦,你却不知道他们或许转过头就将你的事传得人尽皆知。

从此,你就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笑料和谈资。

人啊,也只有落魄一次,才能看清人性的真相,才能懂得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道理。

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人,刚步入社会,心思单纯,总愿意把人往好处想,却不知道江湖险恶、人心难测。

凡事要留个心眼,要明白同事只是同事,不可能成为永远的朋友,就算是朋友,也不能总是倒苦水。

我们最该做的事,就是别声张,将心中的苦难打落牙齿和血吞。

给自己一点时间,默默沉淀,提升自己,总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03一个高认知的人会寻找合适的方式化解负面情绪

曾经有位女学生给杨绛先生写信,信中都是满满的负能量。

她埋怨社会,埋怨人生,各种愁云惨雾的问题劈头盖脸地迎来。

杨绛先生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大多数的年轻人。

说穿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认知不同。

当你知道自己此生要做什么样的人,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为之努力奋斗时,那么你的生活便是充实的。

即使中间有些波折,但因为你目标明确,并愿意学习,你的认知就会比别人要高很多,会允许和接受一切事情的发生。

而你总是转换目标,总是抱怨,那么一点点事情,都会让你焦虑、恐惧、愤怒,从而生出很多负面的情绪。

于是你将这些负面的情绪向身边人诉说,可这根本解决不了你的任何问题。

一个高认知的人,一定是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读书会提升自我,但需要时间的积累,比如财富的积累也需要时间,比如低级娱乐会影响我们的大脑,比如想要成功就要坚持长期主义,比如懂得了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要学会坦然面对,而不是到处倾诉。

尤其当我开始读《当下的力量》时,我明白了,人是自己痛苦的制造者。

当我们总在过去的痛苦中走不出来时,又对未知的未来焦虑时,那么我们无疑是在作茧自缚。

真正开悟的人,明白了“当下的力量”,并愿意臣服于当下,就找到了力量的源泉,便不会将精力用在到处诉苦上了。

活在当下,发现平和与安静的美,放下痛苦、焦虑和压力,才能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

愿你别执着于过去,别沉沦在痛苦之中,立足于当下,活好每一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