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益刊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政府工作一大重点,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

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举办专题培训班。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会上强调,要突出重点领域、精准果断亮剑,将严禁统计造假、严控债务风险作为纠正政绩观偏差的重点内容。

在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成因中,部分官员政绩观不正是一大主因。此前财政部在分析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成因时,首要原因正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

财政部称,有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没有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过度举债谋“政绩”,超出财力可能铺摊子,无序举债搞建设。有的地方政府建设项目缺乏统筹规划和长远考虑,急于超前发展,只管举债建设、不考虑还钱。这些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借的债务缺乏预算约束,“借、用、还”管理脱节,形成企业借债、政府使用、偿债资金无法落实的局面。

在上述培训班上,沈晓明表示,要切实扛起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重大政治责任,从发展观政绩观上找问题根源,从政治上正视问题、推进整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多大财力办多大的事,决不能寅吃卯粮、透支未来。

目前地方政府违规举债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来操作,平台公司治理成为防范隐性债务一大关键,2015年国务院明确剥离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沈晓明表示,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坚决剥离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严肃查处违规借款、变相集资等行为。

财政部部长刘昆此前公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不少地方都在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逐步剥离政府融资职能。

比如,最近广西发改委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举债融资时应主动声明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所举债务是企业债务,地方政府不承担偿债责任。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建设的项目,无后续资金保障以及因决策失误难以继续实施的,应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由国有企业自行负责清理处置,政府不承担偿还债务责任。

沈晓明在上述会上还强调,坚持“新官理旧账”,遏增量、化存量,坚决防止“击鼓传花”,避免风险蔓延和传递。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在此前地方债问责机制不健全情况下,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等举债,发债期限长,自己任期结束后将偿债责任推给了下一任,就产生“击鼓传花”效应,现任不管下一任偿债风险,导致风险可能蔓延。

为此,近年来中央不断强化地方隐性债务监督问责机制,出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办法,坚决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

财政部及地方公开曝光一些地方借融资平台公司违法违规举债案例,时任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均被问责,这也体现了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湖南省今年预算报告在谈及做好四项财政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时,其中之一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推进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防范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把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嵌入项目决策和立项管理流程,清除新增隐性债务上项目土壤。开展违规举债专项监督,用好审计、巡视、财政监督等检查结果,推动问责结果常态化公开,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促进一方。

湖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当地政府债务余额15405.1亿元,控制在中央核定限额15591.9亿元以内,风险总体可控。

根据今年中债资信对湖南省政府一般债券(三期)信用评级报告,从全口径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增速来看,截至2022年末,湖南省政府债务余额约15405.1亿元,较2021年增长13.23%,债务压力进一步上升,截至2022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与2022年全省政府综合财力的比值约为137%。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未来几年湖南省政府债务不存在集中到期情况,债务期限结构较合理。整体看,湖南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此外,上述中债资信报告称,2022年湖南省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实现利润474.33亿元,同比增长3.5%,截至2022年末,上述企业资产总额54,883.7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81%,债务负担保持稳定,整体经营良好,可为政府债务偿还和周转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