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宇

6月8日,英偉達概念股鴻博股份(002229.SZ)股價尾盤急速拉昇逾6%,盤中再度刷新歷史高點(41.98元)。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收39.94元,市值達199億元,年內累計大漲500.6%。

鴻博股份股價之所以能連創歷史新高,英偉達概念的加持功不可沒。在近期公司公佈的兩份調研紀要中,共計32次提到了“英偉達”。調研機構們最關心的還是公司與英偉達的合作情況。

兩份調研紀要

共計32次提到“英偉達”

5月25日以來的11個交易日中,鴻博股份共計拉出7個漲停板。截至6月8日收盤,其股價年內漲幅超過五倍,大幅跑贏大盤。

股價的迅速抬升,吸引了諸多機構前來調研。這家市值尚不足200億元的上市公司,在近半個月內已組織多場投資者關係活動,在5月30~31日及6月1日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廣發基金、華夏基金、華商基金、中郵基金、工銀瑞信、安信基金等多家公募現身,盤京投資、泓澄投資、拾貝投資、建投自營、金元資管、中意資產、陽光資產、國壽養老、臥龍基金、中金資管、鴻道投資、華西證券、開源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傢俬募及資管機構也參與其中。

而在6月5日、6月6日的活動上,德邦證券、華安基金、申萬菱信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證券、交銀施羅德基金、華泰保險、平安養老人壽等資管機構現身。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後發現,在這兩份調研紀要中,共計32次提到了“英偉達”。而鴻博股份與英偉達是如何合作的這一話題成爲參會機構的關注焦點。

對此鴻博股份回應稱,公司於2022年8月10日與中關村中恆文化科技服務聯盟、英偉達、英博數科等就共同合作發起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完成合作協議的簽署。協議明確由鴻博股份全資子公司英博數科作爲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的唯一指定運營方。

此外,公司與英偉達在包括智算中心、通用技術創新賦能公共服務平臺、AI創新孵化加速器等十大領域進行合作,英偉達公司將爲創新賦能中心所需要提供包括深度學習、NGC(NVIDIA GPU CLOUD英偉達GPU雲服務)、NLP(自然語言處理)等相關技術及文檔支持,以及NVIDIA商標在英偉達許可的合理範圍內使用等。

6月7日晚間公司發佈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及嚴重異常波動的公告。公告中提到,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毛偉之母何衛萍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先後於2022年8月24日、2022年8月25日、2022年11月8日、2022年12月7日、2023年2月9日買賣公司股票。

上述短線交易產生的收益爲9.69萬元。公司表示,何衛萍上述買賣公司股票行爲所得收益作爲本次短線交易的獲利金額已全數上交公司。

而在股票交易異常的公告中,鴻博股份也沒有忘記提及人工智能建設的進展。

鴻博股份表示截至公告發布日,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項目已投入實際運營,相關產品與服務處於業務推廣階段。而與英偉達掛鉤的英博數科已於本月初產生營業收入與利潤。

年內共計

67次登上龍虎榜

鴻博股份從一家主營業務爲安全印務、彩票新渠道服務、書刊印刷與高端包裝印刷等業務企業,搖身一變成爲人工智能大熱,這種風格的急劇轉變還是引起了監管關注。

在5月25日晚間深交所派發的問詢函中,監管問及公司人工智能科技領域項目建設及運營服務是否實際是指算力出租;並說明算力出租業務的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業務運營模式、租賃協議主要條款、申請人和承租人的責任和義務、目標客戶及盈利模式、資金投入計劃及投資回報期、項目效益測算情況等內容。

而對於鴻博股份與英偉達的具體合作情況,監管更是提出了不少質疑,比如要求公司補充說明與英偉達的具體合作模式及合作穩定性,並結合內外部環境詳細分析並解釋業務合作穩定性風險及其他不可控風險。補充披露截至目前該項目實際的進展情況、已投入資金情況、佔公司業務比重,及在手訂單。

此外,監管還要求說明英偉達向公司所提供設備的具體情況、所提供設備存放地點、實際使用情況等。

鴻博股份業績也與高漲的股價不相匹配。公司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46億元,同比下降5.01%;淨利潤-7506.95萬元,同比下降921.42%;扣非淨利潤-8785.82萬元,同比下降815.43%,且連續五年爲負。

而“公司股東債務問題目前處理進度如何”也是近日機構調研時的問詢重點。

監管對其大幅下降的業績同樣提出質疑。公司在6月1日晚間表示將延期回覆監管針對2022年年報的問詢函。

儘管質疑聲和疑慮不少,但仍有不少機構在大幅買入該股。通聯數據顯示,公司年內共計67次登上龍虎榜。

6月7日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買1至買4均爲機構專用席位,其中買1、買2淨買入金額分別高達1.78億元和1.37億元;6月6日鴻博股份龍虎榜單中買1至買4席位同樣被機構佔據。除機構買入外,包括拉薩天團在內的知名遊資也在買入該股。

資金瘋狂炒作鴻博股份在6月8日達到高潮,當日鴻博股份成交額高達55.5億元,高居滬深兩市之首。

資金的高關注度也將公司諸多問題放在了聚光燈下,未來公司業績是否會改善、不斷擴大的應收賬款如何收回、與英偉達合作將如何落地,這些問題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