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尼泊爾特約記者 林克]“除了加強與尼泊爾的接觸,印度還默默地試圖通過經濟外交來遏制中國在尼泊爾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近日的一篇文章這樣直言不諱地寫道。南亞內陸山國尼泊爾北鄰中國,其餘三面與印度接壤。尼泊爾水力資源豐富,水電蘊藏量約佔世界水電蘊藏總量的2.3%。過去10年,在中國企業的參與下,尼泊爾正朝着成爲“電力純出口國”的方向發展。而綜合路透社報道以及印度、尼泊爾的相關信息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正試圖讓中國在尼泊爾“退居二線”——當尼泊爾水電站向印度大規模輸送電力的時候,印度卻出臺相關政策,變相排擠在尼水電行業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的中資要素。不過,印度的這些伎倆並不能阻礙中尼之間的合作。

尼水電發展迅速,中企貢獻巨大

大約10年前,尼泊爾還是一個電力供應十分緊缺的國家。有2013年在尼首都加德滿都生活的中國人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當時每天停電都可達10餘個小時,旱季(相當於國內冬、春兩季)枯水期更甚。”

時過境遷,如今尼泊爾的發電、供電情況已大爲改觀。2022年8月,尼泊爾電力局高層在慶祝該局成立37週年的活動上表示,“截至7月中旬的上一個財政年度結束時,我國 92.52% 的人口已獲得電力供應”,並強調“到2024年尼所有國民都將獲得電力供應”。

尼泊爾10年來電力供應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企業貢獻突出。2016年9月26日,歷經45個月的建設,中國電建集團和尼方公司共同建設開發的上馬相迪A水電站首臺機組開始發電,尼方官員稱讚該項目是中尼企業合作的典範,“向其他投資者傳遞尼泊爾是安全投資地的信息,併爲尼能源領域發展開闢新途徑”。上馬相迪A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爲50兆瓦,是尼境內第一個由中國企業開發建設、運營的項目,也是尼泊爾水電建設史上第一座提前實現發電的水電站,爲加德滿都和著名旅遊城市博卡拉提供長期穩定的電源。2022年11月,尼方還爲該水電站項目頒發“水電行業特殊貢獻獎”。

去年3月,由中國企業承建、被譽爲尼泊爾“三峽工程”的尼最大水電站上塔馬克西水電站全面投產。上塔馬克西項目2010年開建。2021年7月,該水電站首臺機組實現併網發電。據悉,上塔馬克西水電站總裝機將達到456兆瓦,整個工程將爲尼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約1%的產值。

尼泊爾電力局數據顯示,2022-2023財年尼電力需求峯值爲2036兆瓦,但該國目前發電能力已超過2650兆瓦。《加德滿都郵報》報道說,據電力局預測,2024年和2025年尼電力需求的峯值將逐步攀升至2280兆瓦和2568兆瓦,但與此同時該國的發電能力將逐步攀升至4507兆瓦和5251兆瓦。甚至到2026年時,即使在低水位的旱季,尼泊爾本國的發電能力也能夠滿足國內需求。

電力出口是尼方現實需要

由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氣候乾溼兩季分明,發電量的季節性波動成爲尼發電能力的一個重要特徵,也給該國電力發展造成難以解決的矛盾——如果能確保全年(包括旱季在內)電力自給自足,那麼在雨季(大致爲我們國內夏秋兩季)必然會出現發電能力過剩的情況。這些電力如果不能找到國外市場,就只能被白白浪費掉,這反過來又會打擊各種資本開發尼水電項目的積極性。

爲了不浪費雨季的發電能力,珍惜爲數不多的創匯渠道,尼泊爾亟須在雨季爲過剩的電力尋找海外市場,其在南亞的重點目標市場就是印度和極度缺電的孟加拉國。目前,印度已允許尼方出售10個水電項目的452.6 兆瓦電力。至於尼孟兩國之間的電力貿易,印度的態度也至關重要。翻看地圖就可以知道,尼泊爾的東南部和孟加拉國的西北部被印度東北部狹窄的西里古裏走廊隔開。

具體到尼泊爾和印度之間的電力交易,《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瞭解到以下信息。2021年4月,尼泊爾電力局被印度方面批准進入印度國家電力公司(NTPC)的電力交易市場。同年11月,印度中央電力局准許尼兩個水電項目向印出售電力。自2021年11月起,尼泊爾在雨季按照與印方達成的配額向印度出售多餘電力,並在旱季自印度進口電力。自2021年11月以來,尼方已向印度出售價值約合9000萬美元的電力。

尼泊爾電力局常務董事庫爾·吉辛2022年底向當地媒體介紹電力進出口情況時表示,尼一年中的4個月需要進口電力,但當年與以往不同,進口量少於出口量,從發電量和貿易盈虧看,尼泊爾將成爲一個電力純出口國。

5月26日晚間,由於降雨激增,河流水位迅速上升,尼泊爾連續6個小時向印度出口了總計100兆瓦的電。這是時隔5個多月來,尼泊爾在今年雨季開始後首次向印度出口電力。

“印度對尼泊爾發出警告”

5月24日,路透社刊文稱:“印度 2014 年與尼泊爾達成電力購買協議,但在 2018 年改變了自己的政策,以防止從尼方購買與印度沒有《電力部門合作雙邊協議》的國家投資生產的電力。”文章強調說:“根據印度制定的規則,它不能從尼泊爾購買由中國投資或參與生產的電力。”相關報道還援引尼能源部門官員的話說,自從印度改變購電政策,尼已將中國開發商從6個水電項目中剔除,並將4個水電合同給了印度公司。

《加德滿都郵報》去年1月曾刊發一篇題爲《沒有中國參與是印度對採購尼泊爾電力的警告》的文章,揭露了相關真相。據尼泊爾獨立電力生產商協會(IPPAN)一名官員透露,“印方一直明確地告訴我們,他們不會從中國投資的項目購買電力,甚至不會購買中國承包商承建項目的電力”,“我們已與印度大使館和印度電力部門的官員討論了此事,他們非常明確地表示,不太可能從中國投資的項目中購買電力”。據報道,尼泊爾的電力生產商如果想向印度出口電力,必須向印度提交包括股權結構等相關印方要求的文件材料,待印度方面審覈通過後,方可具有向印度出口電力的資格。

尼泊爾《新商業時代》日前刊登《印度投資尼泊爾水電行業的前景》一文,文章寫道:“中國有意投資尼水電項目,但印度採取的政策是不從尼方購買由他國特別是中國投資或建設的水電項目中生產的電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投資尼方的電力產能很難進入印度電力市場。這同樣增加了其他國家投資的尼泊爾水電項目進入印度電力市場的難度,而印度企業則不用面對此種麻煩。”

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網站今年4月一篇題爲《印度讓中國在尼泊爾退居二線》的文章透露:“除了加強與尼泊爾的接觸,印度還默默地試圖通過經濟外交來遏制中國在尼泊爾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印度決定不從尼泊爾購買(有中國投資或建設的水電項目生產的)電力,這一決定對在尼泊爾的中國公司造成了嚴重打擊,這些公司參與了該國不同的水電項目。現在,中國企業覺得在尼水電領域的投資是不安全的。印度當局的另一項決定是不向中國公司作爲開發商甚至承包商在尼泊爾開展的項目提供炸藥,這對中國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挫折。”最後,該文表示:“近年來,印度對尼泊爾的經濟外交似乎運作良好,呈現出尼泊爾和印度的雙贏局面。在新形勢下,許多印度公司對在尼泊爾開發巨型水電產生了興趣,而中國在該國開展業務卻遭遇挫折。”

尼泊爾能源部門的前官員達瓦瑞卡納什·當戈爾在接受BBC尼語新聞網採訪時表示,印度的相關政策意味着該國“試圖控制中國投資進入尼泊爾”。當戈爾強調,“在任何情況下,印方都希望中國人不要在尼泊爾水資源領域施加影響,項目應該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不過,也有尼泊爾專家認爲,印對尼水電投資仍不足。印度目前在尼投資7個水電項目,預計總髮電能力爲3491兆瓦。這些項目有的獲得了勘察許可證,有的獲得了施工許可證,還有的正在建設中。如印度國營建設企業SJVN正在建設的阿潤三期(Arun-III)水電項目,預計竣工後發電能力爲900兆瓦。該項目計劃2024年開始發電,SJVN公司將在發電後的25年內擁有運營權,尼方則免費獲得21.9%的電力。

“中尼之間建設跨境電網互聯至關重要 ”

印方政策對中資企業參與尼泊爾水電發展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據《加德滿都郵報》報道,今年4月尼泊爾獨立發電商協會舉辦第八屆尼泊爾能源峯會,“中國公司沒有表現出多少興趣”。該協會副主席加內什·卡基表示:“我們已通過外交使團向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外國企業發出邀請,但沒有中企及其代表確認參與。”報道顯示,這次峯會的合作伙伴還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印度駐尼泊爾大使館等機構。

尼新聞網站“加德滿都帕提”的主編羅山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面對印度電力市場的電力准入政策,中尼之間建設跨境電網互聯至關重要。據他介紹,除一些由印度援助、由尼方建設的水電項目完工外,由印度公司直接投資的尼水電項目迄今爲止尚未有一個完工。

中尼電網互聯是尼泊爾水電行業發展的新希望。2016年3月,中尼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建立能源合作對話機制,更好地開展長遠合作規劃,包括跨境電網領域;尼方希望中方建設跨境輸變電項目,並請求中方將項目作爲優先項目。2018年6月,雙方簽署《中尼電力聯網可研合作協議》,標誌着中尼電力聯網項目進入工程可研階段。2019年12月,經中尼兩國專家聯合勘察設計,確定了建設連接尼泊爾熱索瓦和中國吉隆口岸的電網互聯方案。今年1月,中尼跨境電網互聯項目尼方負責人向當地媒體表示,“該項目對於吸引中國投資尼水電行業以向中國出售電力至關重要,這個可承載5000兆瓦電力輸送的70公里項目將爲尼中兩國之間的電力貿易打開大門”。2月24日,尼泊爾電力局宣佈完成尼中電網互聯項目在尼境內的線路帶電測試工作。

今年2月,在尼駐華大使館舉行的能源投資推介會上,尼駐華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表示,尼計劃2026年從最不發達國家行列“畢業”,並在2030年成爲中等收入國家。尼政府制定各種政策,希望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投資進入該國“極具開發潛力的行業”。施雷斯塔舉例說,尼泊爾水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亟待釋放水資源潛力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他表示,資金短缺一直是制約尼能源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尼方將可再生能源列爲優先發展事項,投資環境非常友好。

3月16日,尼泊爾絲路之友俱樂部在加德滿都舉辦“‘一帶一路’十週年—尼泊爾的經驗”論壇。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松在致辭中表示,“一帶一路”是夥伴國家的大合唱,而不是中國的獨奏曲。中方歡迎各國企業按照市場規則和公平原則,以公開透明方式開展合作,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中國已連續7年穩居尼最大外資來源國,中國投資爲尼創造了逾10萬個就業崗位。

尼泊爾一家能源雜誌的編輯拉克斯曼·比尤吉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分享技術和知識,創造雙贏的投資氛圍,加強可靠的輸電網絡連接對尼中雙邊能源合作至關重要。尼泊爾不僅在水電行業需要中國的投資,在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也需要中國投資,中尼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合作空間非常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