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古人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的观点,倡导在一个人年幼时即培养其纯正的品质。古代教育儿童的“蒙书”洋洋大观,在使儿童识字、掌握读写技巧、获得文史常识的同时,也使其见贤思齐,涵养美德。

徐达章《松荫课子图》,徐达章是徐悲鸿之父,该画描绘的是徐悲鸿在父亲监督指导下认真读书的情景(资料图片)

孔子过庭之训,留下中国人诗礼传家的悠久传统

我国古代书籍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部,经部乃儒家先贤之言,地位最高,而群经之首是《周易》。《周易》六十四卦,博大精深,干、坤二卦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卦是蒙卦,与对儿童的教育关系密切。

蒙卦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在一个人年幼时就要注意培养其纯正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蒙卦的卦象,上半部分是艮,代表山,下半部分为坎,代表水,合起来是“山下出泉”。古人由此卦象领悟到“君子以果行育德”,即君子要以果断的行动来培育自己的美德。南宋大儒真德秀对此有更生动的解释:“泉之始出也,涓涓之微,壅于沙石,岂能遽达哉!唯其果决必行,虽险不避,故终能流而成川。”对于儿童的教育,恰如山下出泉,初始之时必定会遇到许多阻碍,要有坚毅的心志,一一克服困难,同时要有耐心,因为对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的投入未必能在明天看到结果,久久为功、育德不懈,小溪终将变成大河。

蒙卦从多方面揭示了古人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如蒙卦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体现了古人尊师重道的思想,《礼记》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按照礼法,学生有就学的意愿,当主动向老师求教,老师没有道理去求着教人,这突出了学生当有诚敬主动的态度。蒙卦还说,儿童初次发问应耐心解答,但是接二连三地“滥问”就不再解答了,老师应当懂得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儿童。

“至圣先师”孔子擅长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教育学生。《论语》中子夏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发问,问夫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以“绘事后素”四个字作答,就像绘画一样,得先有一个素朴的底子,然后在上面绘出各种纹饰图案。子夏立刻由此领悟到了礼亦是如此,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忠信的品质,才能学礼。孔子对子夏的表现大为满意,高兴地表示可以与子夏谈《诗》了。

上面提到了《诗》和礼,这在古代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论语》中有一则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故事。一日,陈亢问孔鲤是否从父亲那里听到过特别的教诲,他疑心孔子也许私下给孩子“开小灶”。孔鲤说并没有特别的教诲,有一日孔子独立庭院,孔鲤从他面前快步走过,孔子开口发问:“学《诗》乎?”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鲤便去学《诗》了。又有一日孔子问:“学礼乎?”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便去学礼了。陈亢听罢,十分欣喜,说自己问了一个问题,却从三个方面有所得,“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最后一“闻”,意为孔子对孩子的教育与对别人的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偏爱自己的孩子。

这段对话产生了“过庭之训”一语,专指父亲对孩子的教诲。孔子认为要首先学习《诗》和礼,这深刻影响了古人的家教观念,重视诗礼传家。

《急就篇》又名《急就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种蒙书,由西汉黄门令史游撰写,同时代还有多种识字课本,但只有《急就章》留存了下来(资料图片)

古代蒙书数量众多,现存较早的一种是汉代识字课本

在我国古代,有一类专门为了教育儿童识字、读写、育德的书籍,称之为“蒙书”。提及古代蒙书时,今天的读者或许最先想到的是“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我国古代蒙书数量众多,因为对蒙书概念外延的界定并不相同,具体数据也有明显差异,有的学者统计出古代蒙书数量超过千种。

我国现存较早的一种蒙书,是西汉黄门令史游编写的《急就篇》,这是一部教儿童识字的教材,一直到唐朝还很流行。今本《急就篇》在问世之后经过了后人的增补,共2144字,据学者研究,“大致已把当时常用的单字收了进去”,从内容上分为“姓氏名字”“器服百物”“文学法理”三部分。

《急就篇》在教儿童识字的过程中,也将广大的生活世界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并教给了儿童。在“姓氏名字”部分中,作者给姓氏所取名字都有吉祥的寓意,“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延年益寿不仅是汉代人也是所有时代的人的梦想。在《急就篇》的最后,有一段四字一句的韵文,其中“边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风雨时节,莫不滋荣。灾蝗不起,五谷孰(熟)成”等语,展现了汉朝人对国家强盛的自信。

前面提到孔子重视《诗》和礼,但《诗》对于儿童来说难度太大,教育儿童须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古人曾整理出一张教育儿童的时间表,先是要掌握“小学”,“小学”可浅可深,浅者识别常用文字的音、形、义即可,若要深入其中,则是一个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广阔而深奥的学术世界。儒家十三经中,有《尔雅》这部“小学”著作,四部分类法中,经部下设小学类,可见古人对“小学”之重视,在他们看来,准确把握文字的音、形、义,是准确理解圣贤之言的基础。打好了“小学”的基础后,就可以教给儿童《孝经》与“四书”,接着是包括《诗》在内的“五经”。掌握了经部的要旨,可以读子书,撮要理解诸子大意,再之后就可以读史书了。

古人在教育儿童识字阶段,即开始着力培养其诗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尤其是诗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具有社交价值,不会写诗在古代文人的世界中可以说寸步难行,许多传承至今的诗是对他人诗作的回应。

与此同时,当我们翻阅典籍时,会发现古人对于聪颖儿童的赞许,常常表现在他们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好诗来。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中,仲永被他人视为“神童”,就是因为他“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神童”名声在外,一些人慕名前来求诗并给予报酬,仲永之父发现有利可图,带着仲永到处拜访,不使其学习,其结果是“神童”的天赋被浪费,不过十二三岁,仲永写诗的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这则故事强调有天赋的儿童也要后天持续学习。有天赋是幸运的,但为天赋役使却未必是幸事。

在介绍文史典故的同时涵养儿童的品德

今天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古代蒙书,许多是教育儿童写作诗文的蒙书。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诗文选本,古代诗文浩如烟海,选本是一条规划好了航线的小船,带领读者欣赏古代诗文中的经典。选本反映了时代的风尚、选家的个人喜好,不同选本自然会有差异。《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清朝的蘅塘退士,他在此书序言开篇说“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他不满于《千家诗》的选择标准,也认为《千家诗》将唐宋诗人的作品混在了一起,故决定“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唐诗三百首》大获成功之后,《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相继问世。

写诗需合辙押韵,《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蒙书即以教育儿童掌握基本的对仗、声律为目的。古代诗文中包含大量典故,不知道这些典故,很难透彻理解一篇诗文的意义,这方面有《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蒙书。这些蒙书都是韵文,朗朗上口,方便记忆,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

《龙文鞭影》全篇是四字一句的韵文,按照偶数句最后一个字的音韵排布。《幼学琼林》则是依据典故涉及的内容分类,划分为天文、地舆、岁时等33类,它虽然也是韵文,但不求在形式上整齐划一,只求偶句成对,更加灵活自如。蒙书在典故的选择上,以常见为主,并蕴含着德育的要求,体现当时人推崇的价值观念。

古代阅读这些蒙书的人,许多要参加科举考试,希望由此进入仕途。蒙书将古代清官廉吏的典故介绍给儿童,使其知道日后若能为官何可为何不可为。《幼学琼林》中“文臣”篇,有“召伯布文王之政,尝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其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一句,前半句说的是召伯之德,后半句说的是诸葛亮之才,德才兼备是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为官者品质的要求。又如“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袴;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都是对为民造福的官员的称颂。前半句说的是东汉廉范任蜀郡太守时,废除此前禁止百姓夜间生产以防火灾发生的命令,要求百姓储备足量的水,百姓有民谣称颂“廉叔度(廉范的字),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由于廉范调整政策,百姓发展生产,生活水准得到提高,以前家家衣服不够,今天家家衣服都够。后半句说的是东汉张堪任渔阳太守时,开垦土地,教民耕作,百姓因此致富,还出现了“两歧”即一麦两穗的奇景,这被古人视之为祥瑞,是地方官有美政的表现。

古代蒙书是微缩的古代百科全书,内容极其丰富,也包含了一些不适当的内容。今天,我们应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淘汰过时的内容,留下有价值的内容,并赋予时代内涵,让其继续发挥“蒙以养正”的功能。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涌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