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存款“降息”之後

一邊是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調,另一邊是承壓的攬儲需求。繼去年存款“降息潮”後,6月8日,國有六大行又集體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在此輪調降前,由國有大行引領已掀起了兩輪存款“降息”,在存款降息的背景下,未來銀行如何在降存款成本和吸儲業務需求之間達到平衡,值得關注。

隨着存款利率調整正式落地,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有所升溫,降息通道打開了嗎?LPR會降嗎?

與調整後的銀行存款利息相比,不少保險產品在利率上有優勢,但在資金的靈活性上卻差了些,而相比於萬能險、年金險等產品,增額終身壽險更受消費者認可,也成了理財型保險產品的主力。增額終身壽險適合哪些人羣?購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替代性產品?

六大行再度領銜

6月8日,六家國有大行集體調整人民幣存款利率,從公佈的掛牌利率來看,活期存款利率由0.25%降至0.2%,已低於0.35%的央行基準利率;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2年期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和5年期均下調15個基點至2.45%、2.5%,3個月、6個月、1年期利率暫無變動,郵儲銀行6個月、1年期仍分別高於其餘五大行1個基點、3個基點,爲1.46%、1.68%。

“此輪國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調是2022年9月之後的再度下調”,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員林英奇指出,存款再度“降息”一方面是因爲2022年以來理財淨值化、股市波動、房地產市場疲弱的環境下居民財富流向存款,今年貸款投放前置、後續可能放緩,攬儲壓力減輕;另一方面,2022年至今貸款需求偏弱,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存款“降息”旨在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穩定銀行息差,也有望增加消費傾向、減少存貸款利率倒掛導致的“資金套利”。目前來看,長端存款利率下調更多,旨在“壓平”存款利率曲線,與國債收益率曲線趨近,從而降低銀行長端負債壓力,縮短負債久期。

此番六家國有大行再度同步調降存款利率引發市場對於股份制銀行、地方中小銀行是否會跟進下調的關注。6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查閱12家股份制銀行以及多家上市城商行網站發現,目前掛牌利率暫未有變動,同時,記者通過走訪和諮詢網點銀行人士也獲知了暫無調整的答案。不過,也有銀行人士透露,不排除下週即將迎來調整的可能。某股份制銀行北京某支行客戶經理表示,“目前存款利率暫未下調,但下週預計會調整”;另一家總部位於北京地區的股份制銀行支行網點工作人員表示,“下週存款利率可能會調降”。

隨着六家國有大行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3%的定期存款利率愈發難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銀行公佈的掛牌利率並非等同於辦理存款時的實際執行利率,一般而言,存款實際執行利率會較掛牌利率有所上浮。

6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網點和電話諮詢調查發現,隨着存款掛牌利率的下調,六家國有大行實際執行利率也隨之降低,不過,仍高於掛牌利率25-60個基點。“我行調整完畢後的實際執行利率2年期爲2.55%、3年期爲3.05%。”交通銀行一支行網點人士稱,“每家銀行都會在基準利率上有一定的上浮權限。”

同日,起存“門檻”20萬元的大額存單利率也進行了調降,但由於利率高於一般存款,多家銀行均處於“搶購一空”的狀態。“大額存單沒額度”,農業銀行北京某支行客戶經理介紹,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6月8日,該行2年期、3年期大額存單分別下調15基點、20基點至2.35%、2.9%。

關聯房貸的LPR會降嗎

資金實現平穩跨月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規模重回小幅水平。根據央行官網6月8日公告,爲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8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爲2%。由於當日有2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整體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央行官網信息梳理發現,相較於5月末連續的百億元級別逆回購,進入6月以來的6個交易日裏,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均保持在20億元水平,利率均爲2%。這一地量操作模式也與過往操作慣例保持一致。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指出,月初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迴歸地量,更顯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特徵。月初地量級市場操作,助力實現資金小量淨回籠。目前市場利率處於略低於政策利率水平附近運行,也反映市場流動性保持平穩略偏松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影響市場資金利率走勢的另一事件發生在6月8日早間,即多家國有大行如期下調各類型存款利率。根據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銀行在官方渠道披露的最新數據,活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0.2%;兩年期定存下調10個基點至2.05%;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均下調15個基點,最新爲2.45%、2.5%。

基於上述情況,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有所升溫,關於本月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LPR的走勢引發熱議。自2022年8月MLF下降10基點以來,央行一年期MLF利率已經連續9個月保持在2.75%水平。MLF操作規模也只是小幅加量,以滿足市場的實際資金需求。2023年3月末降準落地後,關於降息的討論也時有傳出。

在5月15日央行發佈當月MLF操作規模和利率時,降息預期再次落空。彼時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綜合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短期內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還不高。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爲,銀行再次下調存款利率不僅有助於緩解銀行業面臨的息差壓力,也將激發金融機構投資意願。同時,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動能見頂回落引發降息預期升溫,面臨國內經濟增長動能或將經歷U型修復的磨底階段、通脹低位運行,海外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等背景,當前降息的可能性抬升,6月MLF利率或將下調5-10基點。如果MLF利率如期調整,那麼LPR報價大概率隨之走低。考慮到降低融資成本、刺激中長期貸款增長的目的,LPR非對稱下調的可能性更高,長端報價下行空間更大。

降成本、促規模如何“兩全”

在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地區支行網點,北京商報記者以儲戶身份表達了想要存款的需求,該行理財經理介紹稱,“目前我行3年期存款實際執行利率爲3.15%,2年期爲2.65%,這是已經升級利率的產品,存款利息不會再漲,但有其他的福利可以享受。”

“存10萬元額外送200元微信立減金,只要通過微信支付的資金都可以使用。”這位理財經理說道。

存款送禮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儲戶,但這一行爲顯然不被監管所認可。2018年,原銀保監會聯合人民銀行發佈了《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銀行不得采取七種手段違規吸收和虛假增加存款,其中第一項便規定“銀行不得違規返利吸存,通過返還現金或有價證券、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

雖然這種送禮行爲不被允許,但在實際操作中,這種情況卻難以避免。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相較北京地區這樣的一線城市,其他地區通過送禮、返現拉存款的現象比比皆是。

在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於百程看來,雖然銀行整體的存款利率都在下調,但中小銀行因爲實力和品牌等因素在吸儲能力上較大型銀行弱,因此其存款利率較大型銀行利率會有所上浮。雖然銀行存款規模普遍增加較多,但不同銀行和網點之間也會不均衡,一些銀行依然具有攬儲需要,從而在存款掛牌利率下降後,又以返現、送禮等方式變相提升存款收益,不過,這些方式涉嫌違反了以不當手段吸收存款的要求,在當下資金充裕的背景下,並不可取。

銀行吸收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同業負債和應付債券等,但近年來,受存款利率下行、區域位置、物理網點和客戶結構的影響,部分銀行攬儲壓力依舊難解。

據央行最新發布的2023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4月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

未來,銀行如何在降成本和攬儲業務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在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看來,“隨着息差壓力持續收窄,銀行自身也存在降成本的需求,而且監管層也會對銀行的存款利率進行約束,但降成本不可避免會導致存款流失,銀行需要平衡增規模和降成本。”劉銀平進一步指出,銀行的存款競爭類似“囚徒困境”,個別銀行因爲流動性缺口或追求規模進行高息攬儲,很容易帶動其他銀行跟隨定價,再加上銀行的存款考覈壓力也迫使高息攬儲經常發生。所以在下調存款利率方面,監管的作用很大,一方面要求銀行各期限存款利率上限設定不得突破上限,一方面對違規攬儲的銀行進行查處。增額終身壽險繼續蹭熱度

一直以來,銀行存款都是我國居民首選的資金保值增值理財工具。但在利率下行、資管新規打破剛兌的大背景下,部分資金流向了保險,目前市面上熱推的預定利率爲3.5%的人身保險產品中,增額終身壽險產品最受青睞,也成了理財型保險產品的主力。

“最近這類產品確實比較火,連我自己都買了10萬元的增額終身壽險保單,風險低、利率還可以,但保險屬於中長期規劃,不是短期理財,要長期投資纔行。”有保險代理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增額終身壽險能替代銀行存款嗎?它和銀行存款的區別在哪裏?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雲分析,首先,從投資流動性角度來看,增額終身壽險的流動性遠低於銀行存款。其次,從產品屬性來看,增額終身壽險本質上仍然是終身壽險。從理論上來說,其主要的出發點是作爲家庭財富傳承的工具,而並非投資工具。所以,是否需要投保增額終身壽險,不僅看其收益,更是要從自己的需求出發。買保險的出發點是應對風險,是否投保保險以及投保哪類保險,需要從個人所面臨的風險出發。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祕書長宋佔軍也提示,增額終身壽險不能和銀行存款簡單對比,增額終身壽險在前5年是負收益的,大額存單的收益率也是相對較高的。

市場整體進入低利率時代,居民財富如何在保值的前提下獲得收益,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雖然增額終身壽險不能和銀行存款畫等號,但憑藉保本且有一定收益的特點,此類產品的“出鏡率”越來越高。特別是在當前,壽險產品預定利率將下調的消息屢見報端,增額終身壽險也在最近一段時間迎來集中購買期。

增額終身壽險適合哪類羣體?有必要跟風“上車”嗎?

宋佔軍表示,消費者在投保過程中要注意增額終身壽險是一款保險產品,保險產品具有保障的屬性,同時增額終身壽險具有一定的理財屬性,但這種理財屬性必須依賴長期持有,短期退保會遭受本金大額損失。

此外,如果單純從投資收益角度來看,並非只有增額終身壽險能實現兼顧保本和收益。

消費者還需要注意的是,“增額終身壽險複利3.5%”是一些銷售宣傳中經常出現的話語,但這裏3.5%的複利並不是投資收益率,而是保額增長率,增額終身壽險實際收益率和投保年限、金額等有很大關係。增額終身壽險也並非“穩賺不賠”,如果中途退保,只可以領取保單的現金價值。以保險代理人向北京商報記者推薦的某款增額終身壽險爲例,如果第一年選擇退保,只能退回現金價值的45%,損失超過了一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