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23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第九届)在京召开。本次活动由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办,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支持,主题为高质量走出去匹配高水平安全保障。

在下午举行的“2023全球救援服务论坛”上,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发表了题为《全球救援服务,全球冷暖互助》的致辞。

他表示,未来全球救援的需求和供给将在市场恢复发展中呈现两个特征:一是跨国跨界的救援事件不仅多、而且杂,传统救援服务可能会应接不暇;二是业务多和杂倒逼救援服务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创新,新模式将不断涌现。

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依托“联盟联姻、平台联结”,提供优质的本土化救援服务;二是要汲取被动防控全球疫情的教训,持续强化前置干预,提升风险预防能力;三是要主动走出“金字塔”式的高费用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综合救援服务在日常场景中落地;四是要加快双向救援服务的广泛应用,实现“全球救援服务、全球冷暖共助”。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新浪网、大救星的网友们,

大家下午好!

2016年,大救星创立了江泰全球救援联盟。我担任联盟主席后,首次策划举办了这个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了。

自古以来,数字8就受到全球华人的偏爱,不仅是象征发财的谐音符号,被广泛使用;更因为8是唯一的闭环数字,冥冥之中,与我们一生追求万无一失的境界暗中契合。所以,我对今年的第八届全球救援服务论坛非常重视,也抱有更大的期待。

据我了解,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虽然结束了,但全球救援市场停摆的危机还没有过去,出境人员流动还未恢复到疫前水平,很多机构仍面临业务收入锐减、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困境;一些救援业务的重要枢纽区域,被激化的冲突和矛盾困扰,阻碍了全球救援业务的恢复发展;不少应运而生的救援新需求,突破了传统救援业务的边界,给救援业务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我判断,未来全球救援的需求和供给,在市场恢复发展中将呈现两个特征:一是跨国跨界的救援事件不仅多,而且杂,传统救援服务可能会应接不暇;二是因为业务多和杂,倒逼救援服务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创新,新模式会不断涌现。借此机会,我先谈四点看法。

一是依托“联盟联姻、平台联结”,提供优质的本土化救援服务。新冠疫情的一大“功劳”,是焕发了全人类对健康安全的普遍重视,进而催生了救援服务的新需求、新标准。面对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降低成本、专业协作等救援服务更高要求,几家独大的传统救援市场格局肯定要变,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的联盟化、本地化、平台化的救援服务模式,将逐步发展成为主流模式。所以我一再呼吁,世界各地的救援机构要联起手来,紧密合作,壮大全球救援联盟;并借助平台,联结全球各种类型的服务资源,形成联盟成员本土化服务的新优势。

大救星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与全球200多家不同类型的服务资源,形成全球救援联盟;并依托联盟平台,实现联盟成员之间本地化的服务合作,这也是大救星在疫情期间活下来的制胜法宝。

二是汲取被动防控全球疫情的教训,持续强化前置干预,提升风险预防能力。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死人伤的意外事件总会发生,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才不会“哭天抹泪”。因此,要针对危及生命健康安全的不确定因素,积极推动落实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工作,持续强化风险管控的前置评判和干预。我特别呼吁,专业机构要依托案例库及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各类风险进行模拟分析,以场景化的方式,贴合全过程进行风险识别,最大程度做好风险防范和转嫁工作。

三是主动走出“金字塔”式的高费用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综合救援服务在日常场景中落地。除了传统医疗及旅行援助服务外,要围绕本地社区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健康场景下的各类救援服务需求,持续增加服务供给。像健康管理、运动防护等救治类新型需求,需要专业化的服务;老人、小孩,甚至宠物的临时看护等,也需要我们提供服务;至于家庭维保、清洁服务、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救助类服务需求,就在我们身边大量存在。大救星从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四救十六助”综合救援服务,目前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大众市场的救援服务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四是加快双向救援服务的广泛应用,实现“全球救援服务、全球冷暖共助”。改革开放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走出去、引进来”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救援服务不仅要关注“走出去”人群的“冷暖”,也需要关注“走进来”人群的“冷暖”,真正体现救援服务无国别的服务待遇。为此,国内要加快布局健康管理、医疗直付、出行救援、旅行援助、日常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为国内公民提供完善的服务;国外要对接全球救援联盟成员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为他们在中国境内的客户,提供救援服务支持。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说,就是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畅通境内境外救援救助服务。

今天,有不少国际联盟成员齐聚于此。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谢谢大家,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