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23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佈會(第九屆)在京召開。本次活動由江泰國際合作聯盟、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辦,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支持,主題爲高質量走出去匹配高水平安全保障。

在下午舉行的“2023全球救援服務論壇”上,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席沈開濤發表了題爲《全球救援服務,全球冷暖互助》的致辭。

他表示,未來全球救援的需求和供給將在市場恢復發展中呈現兩個特徵:一是跨國跨界的救援事件不僅多、而且雜,傳統救援服務可能會應接不暇;二是業務多和雜倒逼救援服務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創新,新模式將不斷湧現。

對此,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依託“聯盟聯姻、平臺聯結”,提供優質的本土化救援服務;二是要汲取被動防控全球疫情的教訓,持續強化前置干預,提升風險預防能力;三是要主動走出“金字塔”式的高費用服務模式,積極探索綜合救援服務在日常場景中落地;四是要加快雙向救援服務的廣泛應用,實現“全球救援服務、全球冷暖共助”。

以下爲嘉賓發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專家,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新浪網、大救星的網友們,

大家下午好!

2016年,大救星創立了江泰全球救援聯盟。我擔任聯盟主席後,首次策劃舉辦了這個論壇,到今年已經是第八屆了。

自古以來,數字8就受到全球華人的偏愛,不僅是象徵發財的諧音符號,被廣泛使用;更因爲8是唯一的閉環數字,冥冥之中,與我們一生追求萬無一失的境界暗中契合。所以,我對今年的第八屆全球救援服務論壇非常重視,也抱有更大的期待。

據我瞭解,新冠疫情作爲全球公共衛生危機雖然結束了,但全球救援市場停擺的危機還沒有過去,出境人員流動還未恢復到疫前水平,很多機構仍面臨業務收入銳減、經營困難甚至倒閉的困境;一些救援業務的重要樞紐區域,被激化的衝突和矛盾困擾,阻礙了全球救援業務的恢復發展;不少應運而生的救援新需求,突破了傳統救援業務的邊界,給救援業務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我判斷,未來全球救援的需求和供給,在市場恢復發展中將呈現兩個特徵:一是跨國跨界的救援事件不僅多,而且雜,傳統救援服務可能會應接不暇;二是因爲業務多和雜,倒逼救援服務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創新,新模式會不斷湧現。藉此機會,我先談四點看法。

一是依託“聯盟聯姻、平臺聯結”,提供優質的本土化救援服務。新冠疫情的一大“功勞”,是煥發了全人類對健康安全的普遍重視,進而催生了救援服務的新需求、新標準。面對信息共享、資源共用、降低成本、專業協作等救援服務更高要求,幾家獨大的傳統救援市場格局肯定要變,滿足多樣化服務需求的聯盟化、本地化、平臺化的救援服務模式,將逐步發展成爲主流模式。所以我一再呼籲,世界各地的救援機構要聯起手來,緊密合作,壯大全球救援聯盟;並藉助平臺,聯結全球各種類型的服務資源,形成聯盟成員本土化服務的新優勢。

大救星從成立之初,就開始與全球200多家不同類型的服務資源,形成全球救援聯盟;並依託聯盟平臺,實現聯盟成員之間本地化的服務合作,這也是大救星在疫情期間活下來的制勝法寶。

二是汲取被動防控全球疫情的教訓,持續強化前置干預,提升風險預防能力。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死人傷的意外事件總會發生,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候纔不會“哭天抹淚”。因此,要針對危及生命健康安全的不確定因素,積極推動落實風險識別、風險防範工作,持續強化風險管控的前置評判和干預。我特別呼籲,專業機構要依託案例庫及大數據分析工具,對各類風險進行模擬分析,以場景化的方式,貼合全過程進行風險識別,最大程度做好風險防範和轉嫁工作。

三是主動走出“金字塔”式的高費用服務模式,積極探索綜合救援服務在日常場景中落地。除了傳統醫療及旅行援助服務外,要圍繞本地社區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健康場景下的各類救援服務需求,持續增加服務供給。像健康管理、運動防護等救治類新型需求,需要專業化的服務;老人、小孩,甚至寵物的臨時看護等,也需要我們提供服務;至於家庭維保、清潔服務、糾紛調解、法律諮詢等救助類服務需求,就在我們身邊大量存在。大救星從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四救十六助”綜合救援服務,目前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大衆市場的救援服務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四是加快雙向救援服務的廣泛應用,實現“全球救援服務、全球冷暖共助”。改革開放是國家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走出去、引進來”是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所以,救援服務不僅要關注“走出去”人羣的“冷暖”,也需要關注“走進來”人羣的“冷暖”,真正體現救援服務無國別的服務待遇。爲此,國內要加快佈局健康管理、醫療直付、出行救援、旅行援助、日常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資源配置,爲國內公民提供完善的服務;國外要對接全球救援聯盟成員的服務標準和流程,爲他們在中國境內的客戶,提供救援服務支持。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說,就是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暢通境內境外救援救助服務。

今天,有不少國際聯盟成員齊聚於此。接下來,讓我們聆聽他們的真知灼見。

謝謝大家,預祝本屆論壇圓滿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