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挑着擔,我牽着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每當歌聲響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也被喚醒。不知不覺,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已陪伴我們近40個年頭了,從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也已經牢牢地印在兩代中國人的記憶裏。

1986版《西遊記》劇照

歷史上,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的故事,無疑是古代重大事件之一。對於西遊人物、故事的“神奇”描述,早在唐代便已陸續展開,只不過有唐一代,對玄奘法師取經事蹟的敘述,仍主要來自法師口述與弟子耳聞,這一部分大多以“遊記”或“傳記”方式呈現,內容較爲完整,性質上則近乎歷史。其中,玄奘法師口述、弟子辯機記錄的《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應是相關著作中最爲直接的一手數據,頗受世人關注。

《大唐西域記》開篇。來源/《四庫全書》

爲今人熟知的明吳承恩小說《西遊記》,是以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與《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爲藍本,編寫出來的中國四大奇書之一。一直以來,人們都很好奇,書中三位隨着玄奘西去取經的徒弟,在歷史上是否有原型?又是何等模樣呢?

民樂童子寺石窟西遊記壁畫中的悟空收八戒

猴行者形象從何而來?

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既不像電視劇中那樣優柔寡斷,也不像《大話西遊》中那般“婆婆媽媽”。

玄奘西行圖。來源/東京國立博物館

他自幼聰穎早慧,志存高遠,10歲便進入寺院,接觸佛教知識,進而背誦佛經,13歲正式出家,進入佛門,系統學習佛教知識。18歲以後,玄奘四處遊學,遍謁衆師,不恥下問,學業精進,被譽爲“釋門千里駒”。

在學習探究佛法的過程中,他發現佛教各派學說互相矛盾,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地論》兩家有關法相之說不能統一,這讓他疑惑不解。而在長安,一位來自印度的僧人告訴他,在遙遠的天竺有一座那爛陀寺,裏面高僧雲集,還有浩瀚的真經。玄奘隨後向大唐申請“西遊求法”,但石沉大海。於是,27歲的玄奘決定“偷渡出境”。

此後,便有了後來玄奘與“孫悟空”的相遇。

9世紀敦煌洞窟壁畫裏的玄奘形象

孫悟空,這一突破傳統中國想象的形象在給人驚喜的同時,也讓人疑惑:其原型到底源於何處?對此,很多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孫悟空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提出這種觀點的學者是胡適先生。1923年,他在《西遊記考證》中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無支祈)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唐代李公佐的《古嶽瀆經》裏有一個經典形象叫無支祈,魯迅認爲,這個形象的一些特徵後來被吳承恩移植到了孫悟空的身上。

1979年,季羨林先生在對《羅摩衍那》與《西遊記》的關係進行辨析後認爲:“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基本上是從印度《羅摩衍那》中借來的,又與無支祁傳說混合,沾染上一些無支祁的色彩。這樣看恐怕比較接近事實。”

對於唐三藏與孫悟空的人物形象,近年來有了新發現。在敦煌壁畫中一共發現有六幅作品關於玄奘取經的故事,都出現了玄奘與孫悟空的形象。

榆林窟第2窟建於西夏,元、清重修,南北側各繪製了一幅水月觀音圖,北側這幅彩繪的水月觀音,技藝精湛,堪稱絕品。更爲重要的是,這幅壁畫中出現了目前所知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玄奘取經圖”,表現了玄奘西行求法時,向觀音虔誠膜拜的畫面。

“水月觀音”,是佛教三十三觀音之一。壁畫主體是端坐的觀音,神態自若,周邊彩雲環繞。畫面右下角,是玄奘和徒弟。雖然整幅畫面,觀音的形象佔據了較大部分,唐僧師徒形象相對較小,但從人物衣着,以及畫面等細節判斷,壁畫描繪的是玄奘取經途中的情景。

在蔚藍的大海岸邊的一塊平地上,一位年輕的漢族僧人,面容豐腴,身披袈裟,雙手合十面,沉靜虔誠地仰着首隔水向觀音行禮。僧人的身後有一位頭戴金環、滿臉猴氣的男人,手搭涼棚,好奇地眺望着觀音,左手牽着僅僅露出頭部的馬,調皮的神態躍然壁上。此畫面表現的就是唐僧取經的故事,青年僧人就是玄奘,猴臉人物就是孫悟空了。

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側-水月觀音之玄奘取經圖(西夏)

隨着考察的推進,專家又在第3窟(西夏)中普賢變左側的一角,發現了唐僧取經圖:在激流滾滾、深不見底的河岸邊,玄奘法師光着頭,身披袈裟,腳蹬麻鞋,目光專注,遙望遠方,彎腰合十做祈禱。緊隨身後的是猴臉,呲牙咧嘴,仰頭望天,雙手合十做禮拜祈禱狀。玄奘身後的白馬迎風而立,馬頭上揚,馬尾低垂,分明是長途奔襲剛到此歇息的樣子。馬背上披着鞍韉,鞍韉上盛開着蓮花,蓮花上盛放着經包,經包光芒四射。壁畫表現的顯然是玄奘師徒從天竺佛國取得真經後,拜別觀音、普賢菩薩,從西天返回大唐長安的場景。

本窟與第2窟以及東千佛洞壁畫中的幾幅唐僧取經圖都比吳承恩寫出《西遊記》的時間早300餘年,是早期圖像版本的“西遊記”。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記錄他在景祐三年(1036)所見揚州壽寧寺經藏院“畫玄奘取經一壁獨存,尤爲絕筆”,這恐怕是文獻記載中最早的玄奘取經圖了,可惜揚州的壁畫早已蕩然無存,如今只留下讓人怦然心動的這一句文字記載。而榆林窟的玄奘取經圖就是迄今爲止發現時代最早的。

榆林窟第3窟東壁南側-普賢變中玄奘取經(西夏)

在東千佛洞第2窟(西夏)南壁西側,也發現了唐僧取經圖內容,畫面中玄奘法師面容平和,鵝蛋臉,有頭光,雙手合十,穿褐色交領僧衣,左肩披紅色袈裟垂至腳踝,露硃紅雲頭履。法師身後行者頭戴髮箍,長髮圓眼,寬鼻下顎淺,閉口但三顆牙齒外露,相貌奇特似猴,身着青綠色圓領長衫,右側開褉,腰束帶,有芾垂下至大腿處,下穿褐色小口褲和麻鞋。他左手抬起,四指攥拳拇指伸出指向後方,身後有一匹褐色馬,背對觀者,頭扭向唐僧一側,馬鬃厚密略卷,馬鞍上空無一物,馬尾長垂至地,中間打結。相貌奇特似猴的形象,應該也是孫悟空了,大聖緊箍也已經戴上了。

東千佛洞第2窟壁畫《玄奘取經圖》

另外,在山西稷山縣青龍寺壁畫“玄奘取經圖”(元代)中也有唐僧與孫悟空的形象。

山西省稷山縣青龍寺“玄奘取經圖”壁畫(元代)

在所有的取經圖中,都有對玄奘與悟空兩個關鍵人物的刻畫。玄奘,大家都知道了,歷史上確有其人,可猴行者是誰呢?

敦煌學學者段文傑研究壁畫後,認爲圖中那個就是孫悟空的原型,名叫石磐陀,是玄奘的大徒弟,就是孫悟空的最初原型。

芮樂偉·韓森在《絲綢之路新史》中也認爲,石姓表示此人來自石國(Chach),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槃陀一名是粟特語Vandak的中文音譯。這是一個常見的粟特名字,意思是某神的“僕人”。

石槃陀,《西遊記》百回本中沒能記載,但我們在元代王振鵬畫的《唐僧取經圖冊》中看到了他的名字,《圖冊》第六幅畫的是“石盤陀盜馬”,只是將“石槃陀”寫成了“石盤陀”。《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的石槃陀並未盜馬,但與馬有關,他到伊吾國就回去了,可是在《唐僧取經圖冊》之後的故事中,他依然存在。

流沙河降沙和尚。來源/《唐僧取經圖冊》

1907年,斯坦因重走了玄奘的這一段路。據他估算,玄奘走了351公里,還發現慧立的記載非常精確,說明石槃陀應該確有其人。而這個意圖謀害玄奘的石槃陀被很多學者認爲是孫悟空的原型之一。“猢猻”和“胡僧”的發音很相像,是不是說最初的猴行者形象,是根據胡僧的相貌發展起來的呢?

豬八戒沙和尚的故事演變

如果石磐陀可能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之一,而那匹老馬似乎就是白龍馬了,那豬八戒和沙和尚的原型又是誰呢?

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沙悟淨的角色原型“深沙神”已經存在。他曾於過去喫了兩次唐三藏的前世,並將他們兩人的骷髏掛於頸上。這世悔改並架橋供唐三藏一行人渡河。但不同於《西遊記》的沙悟淨,“深沙神”並未隨三藏一行人前往西天。

元代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中,沙和尚原本爲玉皇殿前捲簾大將軍,但因帶酒思凡,被罰在恆河做水怪並以河神自居。唐僧過去九世曾往西取經,但都遭沙和尚所食,並將他們九人的骷髏掛於頸上。

元代王振鵬畫的《唐僧取經圖冊》中也出現了他的名字,《圖冊》第五幅畫的是“流沙河降沙和尚”,就有了沙悟淨的形象。

八風山收豬八戒。來源/《唐僧取經圖冊》

豬八戒的形象出現得比較晚,也是在元代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中。

豬八戒原本爲摩利支天部下御車將軍,但逃脫至凡界,居住於黑風洞,並自號“黑風大王”。黑風洞西南50裏處的裴家莊有一女子裴海棠被許配爲北山朱太公的兒子,但裴海棠的父親想悔婚親事,而朱家兒子不敢去與裴海棠相會,於是豬八戒便化身爲朱郎去與裴海棠成親。不同於小說《西遊記》,在雜劇中,豬八戒比沙悟淨晚成爲唐僧的弟子。

同樣在元代王振鵬畫的《唐僧取經圖冊》中也出現了他的名字,《圖冊》第八幅畫的是“八風山收豬八戒”,這便有了“二師兄”的形象。

石盤陀盜馬。來源/《唐僧取經圖冊》

明代《後西遊記》就更有意思了,豬八戒居然有了一位素未謀面的兒子——豬一戒,爲高翠蘭所生。

吳承恩筆下的唐三藏無疑是指唐朝玄奘法師,而豬八戒可不是“好喫懶做的豬八戒”,而是一位本姓“朱”,法號“八戒”的僧人。這名僧人在佛教界的名望,並不在玄奘法師之下,佛界人士都敬稱其爲“中國第一僧”,只是我們一般世人比較難窺其妙罷了,他就是中國史上第一位正式受戒並被記錄於史冊的僧人,也是史上第一位西去求法取經的和尚——朱士行先生。

從考古及文獻記載來看,楊景賢《西遊記雜劇》是個非常系統的西遊故事,也已經出現了很多後來小說中的重要情節,基本人物也已經配備得差不多了。雖然沒有車遲國鬥聖、夢斬涇河龍王、劉全進瓜等內容,但已經有了唐僧身世故事原型、孫悟空偷金丹、蟠桃導致天兵天將前來捉拿的大鬧天宮故事原型、百花羞原型(金鼎公主)、緊箍兒、沙僧歸順、紅孩兒原型(鬼子母用紅孩兒誘惑行人)、鐵扇公主和芭蕉扇,女兒國,還有豬八戒、沙和尚的故事原型等。

從歷史記載來看,陪伴法師西行的大部分時間裏,大抵只有法師一人還有一匹“白龍馬”而已,並沒有小說中的“孫悟空、豬八戒”,更沒有“沙和尚”。

《西遊記》的完成,是從北宋經過元代到明代醞釀數百年後再由吳承恩一手加以改造而成,在原型的基礎上再次創作,從傳說羣中集大成,讓故事內容更爲深刻,所包含的質與量更爲細膩與寬闊。

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和沙和尚”,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一本《西遊記》。

師徒四人不僅可以被視爲人生旅途中的四種態度,還可以包含在四個可以統一爲一個生命體的組成部分中。在現代人的生產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非常多的四人形象,他們身上的品質更是淋漓盡致地融入到現實當中。我們會發現,身邊人有的像唐僧那樣堅定,但內心也少不了那份迂腐,有人選擇像孫悟空那樣敢說敢做,也有人會像豬八戒一樣好色貪喫,但也有更多的人像沙僧那樣埋頭苦幹,沒有怨言。

《西遊記》中的“九九八十一難”是小說虛構的情節,歷史上的玄奘法師卻真實經歷了“千難萬險”,用自己的雙腳一步一個腳印地丈量過西行的萬里長路,不畏寒暑取得“真經”,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堅韌不拔的精神的具體體現。

玄奘西行促進了中國和印度的文化交流,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佛學家,也是一位博學的文化使者。他在印度期間,廣泛學習了印度的語言、文字、歷史、地理、風俗、藝術等方面的知識,並將之帶回中國。他還將《道德經》等中華經典譯成梵文,向印度傳播了中國文化。

玄奘西行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文化探索和交流,它不僅豐富了中國的佛教思想和文化,也促進了中國與印度、中亞等地區的友好往來和相互瞭解。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