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6月10日訊(記者 黎旅嘉) 日前,包括銀河基金、富安達基金在內的一批基金公司宣佈了高管變更情況。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計75家公募基金、券商資管出現了高管變更,變更總人數爲159人。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出現變動的機構分別有20家、19家、47家,變動涉及人數依次爲36人、37人、67人。

不難發現,年內董事長、總經理出現變更的公募基金中,多爲中小公募。而在中小公募高管頻繁變更的同時,不少中小公募旗下基金經理的離任也進一步凸顯了其所面臨的人才危機。Wind數據顯示,年內還有80家基金公司128位基金經理年內離任。其中,中小型公募人才壓力更大,旗下基金經理的離任影響往往也要更大。

從年內中小公募在高管和基金經理頻繁變更的情況來看,基金行業的頭部化效應愈加鞏固。在頭部公司在各大維度取得優勢的同時,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發展已陷入遲滯,而中小基金公司人才流失的現象更值得投資者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眼前的目標並不是如何突圍,而是如何解決生存的問題。

年內公募高管頻繁變更

6月以來包括銀河基金、富安達基金、東吳基金、財通基金在內,多家基金公司均發佈了高管變更公告。

實際上,2023年以來公募基金高管變動依舊頻繁。Wind數據顯示,年內共計75家公募基金、券商資管出現了高管變更,變更總人數爲159人。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出現變動的機構分別有20家、19家、47家,變動涉及人數依次爲36人、37人、67人。從原因來看,基金公司人事變動的原因包括到齡退休、職務調整以及其他個人原因等。

“公募基金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資管機構,高管的變動是比較正常的,主要原因包括股東的安排、個人的職業規劃、公司的經營考覈等多種因素,但大幅變動、超常變動、頻繁變動等異常情況,則值得投資者警惕”。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基金公司在最近半年時間裏人事變動頻繁,包括董事長、總經理等在內的多位高管均發生了變化。

2022年12月,鑫元基金公告稱,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官徐小鋒因工作原因離任,離任日期爲2022年12月9日。2023年3月,公告顯示,鑫元基金副總經理羅傑因個人原因離任,離任日期爲2023年3月17日。新任職方面,公告顯示,2022年12月16日,張鵬飛就任鑫元基金總經理助理一職。2023年2月15日,楊曉宇就任公司首席信息官一職。2023年3月31日,龍藝成爲鑫元基金新任董事長。也就是在近四個月的時間裏,鑫元基金便有5位高管發生變動。

進一步來看,此前羅傑離任鑫元基金副總經理及3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而數據就顯示,羅傑離任的2只權益型基金任職回報均爲負。同時,鑫元基金近一年先後有5名基金經理離任,多於新聘數量,基金經理流失成爲鑫元基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此外,年內“換帥”的基金公司也有經營業績連年下滑。6月6日,富安達基金官網發佈公告稱,新任王勝爲公司總經理。而新任總經理顯然面臨業績考驗。數據顯示,富安達基金已連續兩年業績大滑坡,時隔九年再現虧損,2022年年度實現營收6735.09萬元,淨虧損爲5345.4萬元。

對於富安達業績下滑,南京證券年報公告中指出,主要系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管理費收入及公允價值變動收入有所下滑。Wind數據顯示,富安達基金的管理規模在2021年末曾突破百億,後經歷回落。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整體規模68.11億元。

凸顯中小公募人才危機

作爲人才密集型行業,公募基金團隊穩定和掌舵者實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兩年競爭越發激烈,人才流動越發常態化。整體而言,適度頻率的高管變動對基金公司是好事,但頻繁變動可能會影響團隊的穩定性,不利於公司實力和品牌形象的長期發展。

事實上,年內在董事長、總經理出現變更的公募中,多爲中小公募。與此同時,不少中小公募旗下基金經理的離任也進一步凸顯這類機構所面臨的人才危機。Wind數據顯示,年內還有80家基金公司128位基金經理年內離任。其中,中小型公募人才壓力更大,基金經理流失持續加速。

從基金公司角度看,今年以來融通基金已有5位基金經理離職,成爲今年以來基金經理離任數量居前的基金公司。此外,博時基金、中加基金、中融基金、民生加銀基金、浦銀安盛基金等分別有3位基金經理離任。

博時基金爲頭部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超過80位,因此相比基金經理的總數,基金經理離任率並不高。而對於融通基金、中加基金等部分體量較小的公司而言,基金經理的離任影響相對則要更大。

例如,年初1月12日,恆越研究精選混合、恆越成長精選、恆越內需驅動等5只產品發佈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高楠因個人原因離職。未卸任前高楠所管產品規模仍佔整個恆越基金管理規模的近8成,達到了78.76%。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該基金經理剛剛被提拔爲總經理助理。失去了明星基金經理加持,該公募未來規模與業績表現待考。

事實上,中小公募人才變動率較大既與近年來公募市場的整體發展特點相關,也與所在機構的投研業績以及渠道等方面因素有關。當前行業的券商、銀行等渠道資源明顯向頭部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傾斜,且中小公司往往權益投研團隊基礎相對薄弱、歷史業績不突出,當前投資人的偏好更傾向於行業大品牌、頭部公募。部分中小公募缺乏產品、業績、渠道優勢,影響了新產品的發行,也不利於存量產品擴大甚至維持已有規模。

公募基金行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一方面,一些中小公募存在股權激勵制度缺失的情況,往往會遭遇人事變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小基金公司的發展。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副總經理李雄厚就認爲,應該儘快退出股權激勵的方式,來挽留基金公司的急需人才。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基金公司也開始採取各種措施來降低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帶來的影響,比如,主動壓降明星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從依靠明星基金經理到更加註重團隊作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