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6月9日,由挪威、瑞典和芬蘭共同主辦的“北極挑戰—2023”聯合軍事演習結束。此次演習持續12天,來自14個國家武裝部隊的約3000名軍人和150架飛機參與。值得注意的是,軍演前夕,美國最新一代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抵達挪威奧斯陸峽灣,停留4天后前往北極地區參加軍演。這是美航母時隔65年再次訪問挪威。

專家指出,當前,美國加快與北歐國家、北約盟國的軍事合作,加緊在北極地區的戰略部署,極力渲染“大國競爭”,以爭奪極地資源及戰略優勢,將使北極地區的安全態勢更趨嚴峻。

觸角不斷延伸

在“北極挑戰—2023”聯合軍演舉辦前後,美國與北約在北極地區還舉辦了多場軍演。比如:美國與芬蘭在芬蘭舉行聯合地面演習、美國第六艦隊及北約海軍打擊和支援部隊進行“強大盾牌2023”聯合演習等。

美國的軍事觸角正不斷伸向北極。2021年,美國與挪威簽署軍事合作協議,美國空軍在挪威部署了4架B—1B戰略轟炸機,實現了在北極地區的首次戰略轟炸機部署。2022年,美國陸軍重啓駐紮在阿拉斯加的第11空降師,安排其專門從事北極作戰任務。2023年初,美國空軍首次將可攜帶核彈的F—35A戰鬥機部署至格陵蘭島圖勒空軍基地。該基地位於北極圈以北750英里處,是美軍全球最北端的軍事基地。此外,美國還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開展多場極地軍演。

在外交層面,美國極力加強在北極地區的“存在感”。近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挪威奧斯陸參加北約外長會期間宣佈,美國將在挪威的北極城市特羅姆瑟開設外交站點,該站點將成爲美國在全球最北的外交駐紮點。今年2月,美國總統拜登任命了美國首位北極大使。2022年9月,美國國防部宣佈成立北極戰略與全球復原力辦公室。

“美國對北極地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投入資源越來越多。”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徵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視北極爲戰略要地。早在上世紀80年代,里根政府就出臺《美國的北極政策指令》。2013年,奧巴馬政府發佈《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北極議題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22年,拜登政府發佈新版《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報告》,對未來10年美國“進軍北極”進行了戰略規劃。

據悉,拜登政府的新版北極戰略包括四大支柱:安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經濟發展、國際合作與治理,與四大支柱相配套的還有五項原則:與阿拉斯加原住民部落和社區協商、協調和共同管理;深化與盟友和夥伴的關係;長期投資計劃;培養跨部門協作和創新理念;聯邦政府各部門與機構將基於事實依據通力決策。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向本報記者指出,美國在北極的戰略部署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多領域部署,以軍事部署爲重點,同時在能源開發、環境保護以及合作機制構建等方面着力;二是注重國內機制建設,重視阿拉斯加土著部落和社區,強調國內和國際聯動;三是構建盟友網絡,充分發揮北極地區盟友和夥伴關係的作用。

瞄準主導地位

美國頻繁動作的背後,是北極日益增長的經濟與戰略價值。袁徵指出,第一,北極地區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各類礦產資源。第二,北極和北冰洋有聯繫亞、歐、北美三大洲的最短航線。第三,北極地區的軍事價值日益凸顯。北極上空對部署洲際戰略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有重要意義。

“極地資源爭奪已經成爲域內外大國博弈的焦點。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北極地緣政治地位重要性凸顯。美國在‘大國競爭’思維主導下,試圖進一步構築對俄戰略包圍圈,因而極力強化在北極的政治和軍事存在。”袁徵說。

今年4月,芬蘭正式加入北約。瑞典也已加快了“入約”步伐。分析人士指出,隨着北歐國家向北約靠攏,極地博弈將更趨複雜。

李海東認爲,美國在北極地區加強戰略部署,主要有以下考慮:其一,無論從北極的戰略位置還是資源蘊藏量上說,美國基於“大國競爭”思維,都不可能放棄這一戰略要地;其二,當前各方圍繞北極博弈日趨激烈,美國試圖藉機渲染所謂“競爭對手”的威脅,捆綁更多國家參與極地競爭,爲自己造勢;其三,北極地區是美國全球戰略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了維護和鞏固盟友關係網絡,美國也將北極視爲加強與盟友合作的重要平臺。

拜登政府的新版北極戰略強調,美國除大力增強自身在北極地區的實力和存在外,還將加強與盟國和夥伴在北極安全問題上的合作,在合作進程中,美國將保持“領導作用”。

外界關注到,參與“北極挑戰—2023”聯合軍事演習的14個國家中,除瑞士和正在申請入約的瑞典外,其餘均爲北約成員國。事實上,目前8個環北極國家之中,除俄羅斯外,其餘均爲北約成員國或已提交入約申請的國家。

據外媒此前報道,2022年3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不久,北極理事會中的7個西方國家暫停了與俄羅斯在北極理事會內的合作。不久後,北約在挪威境內及其附近海域舉行了代號爲“寒冷反應—2022”的軍事演習。這是北約近30年來在北極附近舉行的最大規模演習,來自27個國家的3萬餘名士兵參加了演習。

“拜登政府上臺後,強化同盟體系是其對外戰略的一個突出特點。”袁徵指出,在北極地區,美國試圖利用北約這一平臺,加強與盟友夥伴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在北極博弈中建立起復合型的同盟網絡。美國還試圖帶領其盟國在北極地區設立新機制、規則和程序,甚至制定排他性、歧視性標準,爲特定國家參與北極事務設置障礙,以確立自身主導地位和“北極霸權”。

加劇緊張態勢

據外媒報道,對於美國“福特”號航母停經挪威的舉動,俄羅斯駐挪威大使館稱之爲“炫耀武力”之舉,並指出北極地區沒有任何事務需要“軍事方案”或“外來干預”解決。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倡導的極地合作不是開放性的,而是小集團、排他性的,尤其是有意依託北約介入北極事務,這等於引入地緣政治因素,把北極變成地緣競技場,將使該地區的國際合作環境日益惡化。

李海東指出,當前,美國加快在北極地區的軍事部署,將加劇北極地區的大國博弈和軍事化趨勢。美國還不斷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挑起衝突對抗,對北極地區的國際合作及安全穩定都將產生負面影響。此外,隨着芬蘭加入北約,北約與俄羅斯的邊界延長了一倍多,波羅的海到北極的軍事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未來,若北歐國家持續向美國及北約靠攏,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地帶將漸趨消失,北極地區的軍事化傾向將進一步加劇。

“伴隨着北極資源、交通、軍事價值的日益凸顯,域內外國家圍繞北極的博弈正快速升溫。美國在北極地區持續加強軍事存在和資源投入,將加劇北極地區的軍事博弈態勢。”袁徵說。

近年來,緊隨美國的步伐,不少環北極國家甚至域外國家都將目光瞄向北極。2019年美國國防部頒佈《北極戰略》後,加拿大於同年也頒佈《加拿大北極與北方政策框架》。而作爲域外大國,英國、法國則在美國2022年頒佈新版《北極地區國家戰略》的同時,也出臺了各自的北極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英國的首部北極軍事戰略《英國在北極的防務貢獻》要求英軍加強在北極的行動、提升北極相關能力。法國的首部極地戰略《平衡極地:2030年前法國極地戰略》將“討論和協調軍事領域相關問題”等。

“寒冷的北極因軍事博弈日漸‘熱’起來,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在上升,該地區的安全態勢將更趨嚴峻。”袁徵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