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地理和经济版图中,铜山区位特殊、地位重要。环绕中心城区的铜山,是徐州经济体量最大、创新资源最富集的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在苏北各区多年领跑。去年,铜山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27位、全省第9位。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决扛起第一板块责任担当,我们重点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区、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向‘江苏强区’的新目标奋力冲刺。”徐州市副市长、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说。

做强实体经济,夯实“强区之基”

4月下旬,总投资63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一体压铸及3C精密结构件项目落户铜山,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

项目建设现场热气腾腾。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铜山23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不停歇,全力以赴抢工期。光伏电池研发基地基础设施项目(二期)近500名工人加班加点赶进度。“3栋厂房现已封顶,正进行二次结构砌筑,确保每个节点都尽力往前赶。”该项目现场负责人蒋昌伯说。

向强区迈进,必须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今年一季度,铜山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1%;累计签约招商项目30个,总投资达238.7亿元。

作为苏北“千亿区”,铜山不仅做大经济体量,更注重发展质量。从过去的钢铁、化工等产业转型,铜山初步形成工程机械与汽车制造、绿色低碳能源、绿色冶金为主导,安全应急为特色,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为新兴的“312”现代产业集群。去年,铜山“312”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5%。

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铜山实现“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加速、竣工即投产”,不断刷新重大项目投产速度。

紧抓科技创新,奋起“强区之翼”

激活发展新动能,关键要靠创新驱动。坐拥创新谷、安科园等载体,铜山深挖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借助科创“翅膀”在强区建设中飞得更高。

细如发丝的一根一米长蓝宝石光纤,售价高达1万元,仍供不应求。去年,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把该成果转换项目落地铜山。江苏晶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张良说:“计划3年内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力争成为单晶光纤国内领头企业。”

创新链越拉越长,并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深度融合,一个联通20公里内科创资源的科创大走廊正加速形成,助力铜山打造徐州创新“主引擎”。目前,十大高端研发平台集聚成势,近3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飞出创新“雁阵”。去年,华源节水、精创电气、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取得新突破。

铜山提出,今年年内建成5个核心技术领先的研发平台、10家省级以上“双创”平台,重点做强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鼓励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牵头科技重大项目,力争解决更多堵点卡点。抢占晶体材料制备及功率器件、新能源电池及催化剂材料和高端科学仪器等一批创新制高点。

坚持补短为民,筑牢“强区之本”

微山湖上品湖鲜、采摘园里亲子游、园博园内赏春花……“五一”假期,9场文旅活动引来全国游客“打卡”铜山。柳泉镇北村村的楼山湾景区新建教子园、桃园、梅园,既壮大集体经济,又富民增收。北村村党委书记刘广铎激情满怀,“各村都在比学赶超,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文旅市场火热,也得益于铜山在更高层次谋篇布局。今年,仅在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及五环路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带规划建设上,铜山就编制总投资66.11亿元的67个项目。

去年以来,铜山完成142项城建重点工程、82项农业农村重点工程、41项民生实事项目,一批现代化教育、医疗、商业项目竣工,徐韩公路快速路等互联互通工程竣工,绕越高速、二环北路西延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荣获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区。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以经济发展带动民生改善,以公共服务提升民生质量,以生态改善提高民生成色,以精准兜底保障民生底线,以基层善治筑牢民生底板。”龚维芳说,在建设“江苏强区”过程中,铜山将坚定不移惠民生、兜底线、增福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岩 陈彤 通讯员 徐守军 李晨 韩雪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