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6月13日,中国篮协副主席徐济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归化NBA森林狼队球员凯尔-安德森(中文名李凯尔)一事谈了3个观点:一是这个归化对中国篮球有利;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流程,但目前进展顺利;三是中国篮协对归化持开放态度,不拒绝。报道一出,球迷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对中国篮球关注不多的球迷(以下特指中国足球球迷),可能对李凯尔知之不多,在此略作介绍:李凯尔,今年30岁,身高2米06,具有1/8中国血统;本赛季在NBA场均得到9.4分,有4.9次助攻,投篮命中率为50.9%。

这个水平,在整个NBA到底属于什么档次、是不是真的对中国篮球有利,现在不好下结论。但可以根据资料,与此前曾在NBA效力过的中国球员作一简单比较:孙悦场均0.6分、0篮板;巴特尔场均3.4分、2.5篮板;周琦场均1.3分、1.2篮板;王治郅4.4分、1.7篮板;易建联7.9分、4.9篮板;姚明就不说了。

从这些数据大体可以看出,李凯尔的能力与鼎盛时期的易建联稍好一些,而比姚明之外其他所有人都强很多。或者可以说,李凯尔与姚明之外所有中国男篮球员的水平要高上至少一个档次。也因如此,徐济成在关于归化李凯尔上述访谈中脸上自始至终充满满足的笑意。很可能,某句话差点就喷薄而出了:得此良将,中国男篮至少冲出亚洲不存在任何问题。

相对来说,在归化球员问题上走得更早的中国足协,给人感觉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德性。这话怎么说呢?3点:

第一、中国足协从来没有正面肯定过归化球员

从陈戌源时期的"不大喜欢"、李铁的"不重用",一直到眼下为止,整个中国足协从来没有像徐济成一样,大大方方地对归化球员作过肯定的表态。相反,甚至让人觉得有人还流露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厌恶感。尽管12强赛期间(主要是前期、特别是第4、第5、第6轮),归化球员克服重重困难重作出了非常优秀的表现。

这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当然也严重伤害了归化球员的感情。按理说,12强赛结束了,足协应该对此有一个总结,其中又应该谈及归化球员的表现,对他们的努力应予以肯定和鼓励。但事实上,这只是球迷的一厢情愿。

第二、国家队继续延续没有重用归化球员的传统

本期国家队集训,除了艾克森和蒋光太外,李可、阿兰、洛国富、费南多(德尔加多在此就先不说了)这4名归化球员都没有得到国家队的征召。

很多人或许会说,李可刚刚伤愈复出,联赛出场次数不多;阿兰和洛国富远在巴西,暂时没有必要;费南多嘛,大家都看到了,第11轮替补上场那10分钟的表现,甚至打中甲都让人嫌。

但个人认为,国家队征不征召,与球员是否一定就能参加是两个概念。征召了,是国家队的态度,对球员的能力表示认可。阿兰和洛国富回不来,可以请假;但不征召,让人琢磨、心里忐忑不安:是不是我的能力不行、国家队不需我了?

也许足协与阿兰和洛国富有过沟通,也作了说明。但此事没有公开,表明足协某种心态和管理水平,扭扭捏捏,不如篮协放得开。再说了,李可的能力是个球迷都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得到来自国家队和足协的肯定,说不定对其状态的恢复是一个更好的促进。当然,这么高深的心理学、甚至是哲学问题,足协不懂也情有可原。

费南多稍显特别,在这不妨多说几句。

他的能力绝对不容置疑,但由于长时间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前段时间在泰山队可能也无暇过问,导致其体能和状态均不理想。但谁也不敢说,费南多真的就只能维持目前这种状态、这个水平了。

如果国家队把大名单适当放宽一些、让费南多也有一个接受国家队新教练组考察的机会,这是不是更好一些呢?就算发现问题,还可以给俱乐部提出一些帮助其恢复状态的建议之类。这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为过。毕竟,能够进入国家队的球员不是太多,尽最大努力发现和挖掘球员的潜能,其实也应该是国家队一个职责。

第三、扬科维奇的建队思路还在受陈戌源的影响

扬科给奇的基本建队思路,其实已经让人看得非常清楚了:前锋依赖武磊,最多加一个伤愈复出的张玉宁;中场就凭王秋明等一群能够横冲直撞的"悍将";后卫线,不用多说,照搬海港。

说实话,对于此前的国足而言,这是一个新的思路。但能否行得通,本人持怀疑的态度。还是本人此前曾说过的一句话:扬科维奇现在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

这话怎么说呢?

不说今年,过去两、三个赛季,中超的水平已经低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程度。在此也没必要罗列数据了,就简单作个概括:慢节奏、弱对抗、低战术素养。

之所以王秋明、陈蒲、刘彬彬、巴顿、谢鹏飞等中场球员能够脱颖而出(甚至还有球迷呼吁蔡慧康、买提江进国家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述3个特点。当然,首先声明,这么说,并不是否定球员的努力。

说到武磊,很多球迷、相信包括扬科维奇等国足教练组在内都双眼放光。其实,只要几个简单的数据就能说明扬科维奇的思路是非常危险的:12场比赛,武磊几乎全勤(只差1分钟没打满1080分钟),打入7个进球,目前居中超射手榜次席(比莱昂纳多少3个)。但武磊的状态并不稳定,多场比赛临门一脚、射失单刀的老毛病重犯。有数据统计,武磊一共错失了14次进球机会、几乎场均1.2次。并且,海港的中前场实力明显比所有中超球队高出一筹、更有奥斯卡无与伦比的存在。但到了国家队,这些条件有吗?

一旦武磊这个特点在国家队重大比赛中重现、其他可依仗的前锋如艾克森、张玉宁等又不在状态,或者其他原因缺阵,国家队还能指望谁来摧城拔寨?再说了,上述那个以"悍将"组成的中场,离开了中超这个弱环境而面对实力强大的亚洲强队,还能"悍"得起来吗?

我的意思是说,拼搏精神和体能肯定是要,并且是首要条件。但如果视之为全部,则无疑是在给自己挖坑。

日本队之所以强,是因为人家的人球结合能力、技战术素养已经高出了亚洲其他球队一筹;伊朗、澳大利亚则是力量和技术的相对完美结合;韩国队有超一流巨星,还有体能和意志品质上的优势,并且技术也不差;沙特和卡塔尔是力量、技术和速度的相对均衡。即便亚洲二流的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和叙利亚等,都有个人特点突出的球星,身体力量也有一定的优势。咱们国足与之交手,有胜算的把握吗?

如果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抽一支上上签、万一对手水平发挥不好、状态欠佳之类无厘头之上;或者本人曾说过的,时刻把体脂率挂在嘴边、抬着地磅选球员,结果其实现在就可以预见得到。距离11月份开始的世预赛只有5个月、3次集训时间了,扬科维奇又能把国家队整成一支什么样的球队?万一"强悍的中场"真的被对手一冲就垮,还有别的招数吗?

扬科维奇这个建队思路,源自足协。说白了,还是抗拒归化球员--泛指就是拒绝技术。抗拒的原因,就是足协还在待续陈戌源的傲慢和偏见。说得再明白一点,以目前之足协,无论是"工作小组",还是新领导,真正的"内行"还是高洪波,后面那句话就省略了吧?

第四、结论

不说放眼世界足坛,就是在亚洲范围内,有哪一个国家队是不需要技术而纯粹依赖体能的呢?

上赛季的大连人,凭"压着打"令人津津乐道;本赛季呢?都把自己"压"到倒数第一名、谢晖数度传出要下课了。申花的球员个人能力并不是十分突出,外援更是普通人。但在吴金贵把防守反击战术演绎到极致之下,目前高居积分榜次席、仅落后海港4分,失球数更是比海港还少2个。所有这些,难道对国家队、对中国足协一丝丝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都没有吗?把国家队作为"练帅"的舞台,这个亏吃的还少吗?

这么一说,篮协和足协的管理水平,是不是看得比较清楚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