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亮,王海涛近期对国光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成本端迎来拐点,植物生长调节剂龙头盈利能力回归本真》,本报告对国光股份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0.88元。

国光股份(002749)

报告摘要

国光股份成立于 1984 年,自 1990 年进入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 30余年深耕发展, 现拥有调节剂制剂登记证 87 个,行业占比约 8.6%, 是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此外,公司通过并购形成了国光、双丰、浩之大、国光园林以及鹤壁全丰五大品牌,覆盖经销商超 4500 家,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农业发展驱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提升,百亿蓝海市场待开发。 植物生长调节剂效益高、收效快,是农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下游粮食作物农资需求较为刚性,高附加值果蔬及园林作物需求稳中向好。随着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 2025 中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规模可达到 100 亿元。

原药价格回落叠加自给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迎来拐点。 2021 年以来,原药价格大幅上涨, 严重挤压产品利润。 进入 2022 年下半年,相关原材料价格从高位逐步回落。其中, 多效唑原药和食品级磷酸二氢钾的平均采购价格相比 2022 年上半年分别回落了 7.5%和 8.1%,并在 2023 年得以延续。 伴随主要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 公司盈利能力迎来拐点。

投资建议

国光股份深耕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 30 余年, 现拥有调节剂制剂登记证 87 个, 是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 公司持续进行外延并购对行业进行整合,龙头地位稳固。 2021 年以来,原药价格大幅上涨,重点下游园林客户经营不善导致销量和回款减少,叠加疫情影响公司正常的市场开发,限制了公司近两年的稳健发展。 2023 年以来,相关利空因素均已消除,我们认为公司将恢复到正常运营水平,且前期外延并购的子公司也将逐步产生协同效应,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 EPS 分别为 0.7 元、 0.8 元、 1.1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成本大幅波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延迟;农业、园林政策变化引起异常情况。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海通证券刘威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35.35%,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5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8.43。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88。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国光股份(002749)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