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银行存款利率纷纷下调之际,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不能幸免。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以来,柳州银行、桂林银行等多家银行调降大额存单利率。整体来看,中小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仍高于大型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下调大额存单利率,有利于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多家银行加入下调队伍

今年以来,在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不断走低。国有大行的大额存单利率目前已低于3%。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均为2.9%,中国银行5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95%。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略高于国有大行。比如,平安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1%,渤海银行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为3.3%。

中小银行的大额存单也跟着下调。柳州银行在6月底也发布公告称,6月30日对个人大额存单执行利率进行调整。调整后,1年期的个人大额存单执行利率由2.3%调整为2.25%,2年期的个人大额存单执行利率由2.9%调整为2.8%,3年期、5年期的个人大额存单执行利率分别由3.55%、4.05%调整为3.45%、3.95%。

桂林银行于6月21日调整大额存单利率,调整后,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20%、2.80%、3.45%、3.95%,均较此前下调了0.1个百分点。

成都银行6月份下调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5bp至3.25%。

不过整体来看,在揽储压力之下,中小银行的“让利”欲望较强。

对于大额存单的下调,市场认为主要是因为此前其他存款利率已经下调,大额存单本次下调只是跟随而已。下调大额存单利率,有利于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同时,有利于维护银行合理盈利空间,增强银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

利率降低并没有阻挡投资者购买热情,多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近大额存单的咨询量、购买量都在激增。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安全。目前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存款利率不断下滑,能够保本保息的产品,市场上已经非常少见,大额存单是其中一项;二是多数银行的大额存单可以转让,可以抵押,在兼顾流动性的同时还具有流动性高的特性,对投资人来说十分友好。整体来看大额存单是名副其实的“稳波神器”。

某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利率高一点的3年期大额存单基本上都是秒光,如果要参与抢购,还需要满足开户时长达半年等条件。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2022年以来多数银行存款成本率上升,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存款成本率上升,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定期存款占比上升。下调长期存款利率,引导资金向中短期存款转移,优化存款结构是银行的可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发行大额存单2.1万期,发行总量为5.5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这也是2015年大额存单上线以来季度最高发行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储户对大额存单的需求增速远大于大额存单的发行增速。

上市公司加入“抢单”大军

除居民外,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大手笔购入大额存单。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7月6日,2023年已经有178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委托理财公告动态中涉及大额存单。

飞沃科技7月2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使用不超过8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其中,公司已认购5000万元的大额存单,签约银行为浦发银行长沙人民东路支行,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5%,起息日为6月19日,到期日为12月28日。宁德时代近期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7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拟投资的产品为大额存单,持有期限不超过12个月。

以购买手笔最大的宁德时代为例,今年6月末,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7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拟投资的产品为大额存单,持有期限不超过12个月。

东鹏饮料6月15日发布的《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中提到,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公司及其子公司拟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8.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其中4亿元用于投资保本保收益型大额存单。

佛燃能源今年4月也公告,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现金管理产品,如大额存单、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等。

此外赛轮生物、茂莱光学等上市公司也给出了类似公告。

大额存单不仅是单纯的理财神器,也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救命稻草”。 近期有投资者询问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经营现金流大幅减少的原因,该公司回应称,原因之一是2022年大额存单收回同比减少0.8亿元、工资支付现金增加0.5亿元。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随着中长期大额存单利率的降低,会使银行增强对这部分大额存单定价和发行数量的控制。“未来,银行需要使用新的金融产品来满足这部分追逐高收益低风险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这将重新考验银行的客户黏性。因此,银行需要重视并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建设。”

(作者:叶麦穗 编辑:包芳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