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远征

2023年2月摄于泰国

在泰国,创办正大集团(中国以外称为“卜蜂集团”)的谢氏家族常年占据着泰国首富榜榜首,是泰国经济领头羊之一。

同时,正大集团也是首批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其在国内的资产布局涵盖了多个产业,在中国平安、中信集团等企业均有持股,还曾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从成立至今,正大集团已有百年历史。官网显示,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45万人,2022年全球销售额约950亿美元。在2023福布斯泰国富豪榜上,谢氏兄弟以340亿美元的身家位列榜首。

如今,新一代接班人逐渐登上了舞台。人丁兴旺的谢氏家族如何保证家族产业长盛不衰?

01

从卖菜种到泰国农业巨头

谢氏家族的产业始于谢易初。

1921年,谢易初找朋友合伙在乡下开了一家作坊式的织布厂,结果第二年就遭遇风灾,投资血本无归。之后谢易初决定前往泰国做菜籽生意——当时泰国的菜种培育技术落后,蔬菜种子大多来自潮州地区,而且因为气候和土壤差异,菜种在泰国只能种植一轮,不可留种再植,否则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加上泰国积极推行吸收中国移民的政策,带着8块银元的谢易初在曼谷卖起了潮州菜种,不久后在曼谷开了一家名为“正大庄”的店铺。

谢易初聘请了族叔谢庆林任“正大”经理,胞弟谢少飞处理事务,自己则专心改良品种。他在中国老家潮州和泰国开设农场,通过人工育种来改良品种,经他改良的菜种环境适应性大大提高,正大庄的生意十分红火。为了保证菜种供应,谢易初还在1940年成为了日本泷井种苗公司的经销商。

然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泰国与中国之间的往来被切断。谢易初前往马来西亚分店,直至二战结束,才重返泰国。在这期间,正大庄的生意一直由留守在泰国的谢少飞打理。

1948年,谢易初再度将正大庄交由谢少飞管理,自己回国专心育种。谢易初回国后,先后担任国营澄海农场技术员、副场长,国营白沙农场副场长等职。

1953年,谢易初的长子谢正民、二子谢大民回到泰国。彼此,谢少飞已经将正大庄的生意壮大不少,在泰国拥有多个生产菜种的农场以及种子研究中心,成为泰国重要的蔬菜种籽企业。

在谢正民的建议下,谢少飞在正大庄生意的基础上,成立了正大集团,谢正民成为首任董事长。之后,正大集团进军了饲料行业,拓展以农业为主的业务。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谢易初的4个儿子谢正民、谢大民、谢中民、谢国民逐步接手正大集团的经营。

02

首批在华投资外商

谢正民做了正大集团5年董事长之后,就将职位让给了弟弟谢国民。

在接手正大集团之前,谢国民11岁的时候回到汕头读书,之后为了学习英语,转学到香港读书。在谢易初的计划里,谢国民学好英语之后,前往澳洲学习农业,学成后帮忙打理家业。但谢国民放弃了留学澳洲,回到了曼谷。

在正大集团,谢国民依旧要从底层做起,18岁的他和学徒们一起做过开门打烊、擦桌子、收钱付款的杂活。而后,谢大民开始开拓活猪出口业务,谢国民负责活猪装船运送。在转运过程中,谢国民逐渐摸索出一套流程,将猪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上世纪50年代末,泰国推行新政策,要对鸡、鸭等禽蛋出口实施管理,并成立合作社公司。在谢国民的争取下,他成为了合作社公司的经理,暂时离开了正大集团。那时候,日、美、欧国家已用上了脱毛机。为了提升效率,谢国民也从日本订购了16台脱毛机。

还未等谢国民崭露头角,不久后由于种种原因,泰国解散合作社,谢国民“被迫”再度回到正大集团。

彼时,谢大民是总经理,除了掌管饲料业务外,还负责农产品贸易和经营工厂。谢国民“回归”后,谢大民卸任总经理,专心负责贸易和工厂,谢国民成为总经理,接手饲料业务。

正大集团的生意越做越大,谢国民开始主导集团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型,邀请专业人才替代家族经营,并定下了一条原则:不准家族子弟进入公司的核心业务农牧行业。

1969年,谢国民成为正大集团的董事长,完成了家族企业的继承。在谢国民带领下,正大集团开启多行业、跨国的发展之路。1987年,正大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在谢国民的带领下,正大集团成为首批在华投资的外商集团——1980年,正大集团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在深圳合资成立了“正大康地”公司,取得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按照协议,正大康地将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饲料加工厂、种猪场、种鸡场、屠宰厂等,深圳提供土地、水电设备等。

此后,正大集团又相继在珠海、汕头领取了“001号”外商营业执照,其农牧业领域的投资开始向全国范围拓展。而今,正大集团在国内的布局已经涵盖农牧食品、批发零售、制药、地产、工业、金融、供应链等行业。

03

新一代接班人

谢国民认为对子女要不计长幼,能者继承家族事业,而华人挑选长子作为继承人的文化,是造成许多华裔富不过三代的主因。

同时,基于谢国民早年间定下的“不准家族子弟进入公司的核心业务农牧行业”,谢氏家族成员们进入家族企业后,并没有直接进入核心业务部门,而是被派往集团旗下海外分公司,或者自己创立新的事业。谢国民的3个儿子谢吉人、谢汉人、谢镕仁分别负责了不同的业务。

有消息称,二子谢汉人是谢国民最早属意的接班人。1997年6月,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引入中国,在上海浦东开了第一家店,卜蜂莲花便交由谢汉人管理。

2004年,谢汉人提出“千日百店计划”,打算在2007年底前投资50亿元,将卜蜂莲花的门店在中国扩至100家。然而卜蜂莲花的发展并不如意,2008年谢国民长子谢吉人接手卜蜂莲花,谢汉人选择离开正大集团核心。

2017年,正大集团发布进行重大人事调整,谢国民卸任董事长和CEO的职务,长子谢吉人接任集团董事长一职,三子谢镕仁接任集团CEO一职。

就此,正大集团完成了第二代向第三代的管理权过渡。

值得一提的是,正大集团旗下的制药业务——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01177.HK)也开启了管理层接班。20世纪90年代初,正大集团布局健康产业,成立正大制药。2000年,谢大民的儿子谢炳将正大制药集团旗下优质资产重新剥离并组建了中国生物制药;同年,中国生物制药登陆港交所

2015年,谢炳的女儿谢其润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生物制药;几个月后,其便成为董事会主席,谢炳退居执行董事。4年后,谢炳的儿子谢承润也从同所大学毕业,成为了执行董事,后一年又升任公司核心资产正大天晴的董事长。2022年7月,谢承润接任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

同时,今年3月,正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股份”)向上交所递交IPO招股书。2020年底,正大集团将国内饲料和养殖业务拆分,并将所持的43家养猪公司重组而成为正大股份,并启动上市计划,但当时并未成功。如今,正大股份终于再度启动上市计划。

在新一代接班人下,拥有众多资产的正大集团在除去集团本身的经营外,也将目光更多地看向了资本市场。

作者 | Fani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文章